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761 条
-
意义的赋予与意义的承载
-
作者:
姜山秀
来源:
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文化
角心人物
距离
-
描述:
川端康成的多部小说有一种相同的叙述方式:以男性作为角心人物,而角心人物同现实之间,同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之间又存在着双重距离,男性是意义的发现者与意义的赋予者。女性及女性美成为意义的载体。本文从叙述方式入手,分析川端康成的男性形象在他作品中的地位与价值,并探讨其文化意蕴。
-
水浒:一个失衡的世界
-
作者:
饶道庆
来源: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阴暗
缺陷
《水浒传》失衡
-
描述:
《水浒传》所描绘的世界是个失衡的、倾斜的世界 ,具体表现在 :男女的失衡 ,向男性倾斜 ,是 个男性的世界 ,女性形象大多被扭曲、异化 ;食色的失衡 ,向食倾斜 ,英雄不亲女色但暴吃暴饮 ,直至吃人 为乐 ;忠义的失衡 ,向忠倾斜 ,为了忠义可以不仁 ,为了忠也可以不义。《水浒传》表露了中国文化、道德和 人性中的缺陷和阴暗的一面。
-
时代的镜子 历史的演变——章秋柳与陈白露之比较
-
作者:
蒋莲
来源:
攀枝花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主义
《蚀》
《日出》
妇女解放
章秋柳
人道主义
女性形象
陈白露
-
描述:
妇女解放是新文学的传统主题,本文从章秋柳、陈白露两个文学人物的分析入手,探讨妇女解放走过的艰难历程.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只有与革命群众运动相结合,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献身于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才是唯一光明的出路.
-
随笔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安门
往回走
卫生学
随笔
社交礼仪
羞耻心
女性形象
《纽约时报》
方向感
低成本
-
描述:
约稿的绝招 某报副刊版有五个编辑:女浅浅、女秀秀、女小曲、男小刚和我。我们的头儿对名人的“裹脚布”通通放行,对新人的作品打回去重改五遍,最最重要的是,我们是竞争上版,所以如何用千字50—100元的低成本去吸引著名作者,是每位编辑夜夜失眠的原因。于是,各村都有了各村
-
的姐的姐,你好吗?
-
作者:
暂无
来源:
车世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
出租车
乘客
谋生
张丽
司机
女性学
丈夫
开车
男人
-
描述:
如今女性驾车成了都市中的一种时尚,但是作为一种谋生职业——女司机还是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尤其是那些开着出租车在路上飞奔的的姐,更在人们心中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值此3·8国际妇女节之际,我们谨以此文献给这些马路上的铿锵玫瑰,用我们最直诚的语言轻轻问一声——
-
原始与文明——徐坤与池子建小说比较
-
作者:
朴钟淑
来源:
东方论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朴素
真实
野心
都市知识分子
和谐
农民
-
描述:
在当今女性文学中,徐坤与池子建的小说无疑是令人注目的。徐坤以表现都市知识分子见长,池子建则努力展现天真朴素的农民。但在她们的小说中,都表现出了北方女性特有的阳刚之气。对她们的小说进行分析和比较,将有助于揭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特有的审美品质。
-
色彩诊断 风格转型 美容美发业第三次流行风暴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科学美容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咨询
诊断
人工
行风
流行
抢购
美容美发业
中国
行业
女性
-
描述:
时下,色彩咨询.这个风蘼欧美,日本的女性扮靓技巧,正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在全国迅速淹行开来,全国各大新华书店里,西蔓女士著的《女性个人色彩珍断》一书被抢购一空,普通百姓们在欣喜万分的同时,后悔穿错半生,专业人工恍然大悟,发现原来这种先先进“色彩技术’对扮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当年,美国,欧洲掀起色彩诊断风暴时.给所有女性形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
徐帆与冯小刚“合作”的幸福生活
-
作者:
常艳春
来源:
现代妇女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楚剧
冯小刚
戏剧学
大撒把
志趣相投的人
丈夫
夫妻关系
女性形象
赴京求学
话剧院
-
描述:
喜欢徐帆,除了她的戏演得好,更重要的是认为她有“味道”:有人说她“温柔、聪慧,还带点儿古典女子的慵懒,是中国观众心目中理想的女人形象”。校园里,大学生们选她为“最受欢迎的女演员”;网络上,网民们评她为最典型的城市白领女性的形象……其实,徐帆不仅仅会演戏,还特会生活。有人说,她与冯小刚导演的合作不仅是合作了影视,更是合作了幸福.
-
赵一曼,你是我的亲人
-
作者:
倪良端
来源:
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下工作
20世纪
工作时
女英雄
妇女运动
领导工作
周恩来
党组织
三·三一惨案
宜宾县
-
描述:
20世纪50年代初,电影《赵一曼》在川南宜宾上映,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的形象深深地感动了观众。一位年逾半百的妇女格外激动,银幕上的赵一曼的某些细节,引起了她的注意,勾起了她对自己寻访多年未果的胞妹李坤泰的思念。 这位妇女名叫李坤杰,大革命前就入了团入了党,参加过宜宾妇女运动的领导工作,重庆“三·三一惨案”发生后,曾辗转自贡、泸州、合川、重庆、成都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6年
-
男性作家的文化视角--中国现代叙事文学性别文化视角研究之一
-
作者:
罗雪松
来源: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文化视角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端期,由于"人的文学"的倡导,影响和制约着现代作家看取人生和表现人生的视角.本文针对男性作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对女性命运所采取的态度,来讨论他们文化视角的特征.
<
1
2
3
...
60
61
62
...
75
76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