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629 条
-
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
-
作者:
蔡军
来源:
福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
描述:
本文从四个环节概述了女性文学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 ,并结合具体的作家作品简要探讨了女权意识产生发展的状况和原因。
-
复苏的性别──浅谈新时期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发展轨迹
-
作者:
杜思梅
来源: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以“女性意识”为照基点,将新时期女性文学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追求理想爱情;追寻女性自我价值;探求女性世界深层意识。并结合对各阶段各具代表性的女性文学作品的分析,展示女性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及女性内部的心灵世界,籍此阐明新时期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发展轨迹。
-
关汉卿进步的妇女观
-
作者:
邓春玲
来源:
南方论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外
真实
人道主义精神
作家
塑造
妇女形象
关汉卿
意蕴
文学史
女性形象
-
描述: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进步的作家对广大的妇女的命运总是寄予特别的关注和深厚的同情。他们以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丰富的意蕴,精心塑造了一个个真实动人、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在这个艺术长廊中,关汉卿笔下的妇女形象系列,更是独树一帜。他笔下的妇女形象不仅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妇女在封建礼教统治下所遭受到
-
论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下)
-
作者:
陈瑶
来源: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作家
女性意识
陈染
女性命运
女性写作
自审意识
女性文学
个人化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林白、陈染是90年代女性写作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虽然他们的创作起步于八十年代末期。与80年代女作家相比,她们更执着于女性生命的真实,自觉地与男权文化中心话语疏离,坚持以女性话语方式抒写对女性命运的终极关怀,个人化写作是她们的鲜明的特点,个人体验和命运的抒写
-
《北京女报》传递的西方女性形象
-
作者:
赵继红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文化
他者
报刊
女性
-
描述:
《北京女报》创刊于1905年8月20日,是我国第一份妇女日报。《北京女报》中有大量关于西方女性的论述和报道,这些论述和报道构筑起鲜明的西方女性形象。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方法论,具体分析
-
论凌叔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朱晶
来源: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凌叔华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凌叔华的小说以温婉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系列女性形象 ,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 :旧式女性和新式女性 ,向世人展示了世态的一角和高门巨族的精魂
-
女性写作的开拓之路──张爱玲与施叔青笔下的女人
-
作者:
叶玉芳
来源:
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施叔青
中西创作手法
社会历史背景
女人
-
描述:
张爱玲是三四十年代上海“孤岛”时期红极一时的女作家,她的文学创作上承“五四”的女性文学传统,同时也如“落地的麦子不死”(王尔德语)下启了几十年来多位女作家的女性写作,台湾的施叔青便是一例,两位作家的写作在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西写作技巧的共同点下显现出相同相似的特点和不同之处,各为两个时代的女性文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女性写作的开拓之路--张爱玲与施叔青笔下的女人
-
作者:
叶玉芳
来源:
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张爱玲是三四十年代上海"孤岛”时期红极一时的女作家,她的文学创作上承"五四”的女性文学传统,同时也如"落地的麦子不死”(王尔德语)下启了几十年来多位女作家的女性写作,台湾的施叔青便是一例,两位作家的写作在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西写作技巧的共同点下显现出相同相似的特点和不同之处,各为两个时代的女性文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大欲”之后的“大浴”——“大浴女”性别意向解读
-
作者:
谢玉娥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欲
性别意向
大浴
解读
大浴女
铁凝
-
描述:
“大浴女”是铁凝长篇新作《大浴女》的中心意象 ,以尹小跳为主要载体 ,喻指女性在成长、发展和走向成熟的过程中 ,心灵世界的净化、沐浴、洗涤一新。本文从性别的视角 ,通过对尹小跳等女性形象的解读
-
女性文学文本特征的基本范畴界说
-
作者:
刘雪峰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界定
女性意识
特征
文本
女性文学
视角
-
描述:
女性文学文本的界定问题是女性批评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女性的文化特征来看,就是要从多方面的文化作用中去把握女性意识的特殊和独立性,从而对女性文本作出文化上多层面的说明,要确定什么是女性文本,首先要判定女性意识,立场和视角,其次要结合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语言特征进行辨析,再者是要在文本的主题里揭示属于女性的独特的东西,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够对女性文本作出较为科学的判定和说明。
<
1
2
3
...
5
6
7
...
61
62
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