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73 条
-
家园的寻觅与言说:当代女性文学主题研究
-
作者:
赵树勤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家园的寻觅与言说:当代女性文学主题研究
-
性别与想象力-新世纪中国女作家长篇小说创作片论
-
作者:
王曦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性别与想象力-新世纪中国女作家长篇小说创作片论
-
《裸体吃中餐》中华裔美国女性身份建构的和谐模式
-
作者:
华福翠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裸体吃中餐》
母系小说
身份建构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裸体吃中餐》中华裔美国女性身份建构的和谐模式
-
《中国妇女》英文月刊报道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嬗变分析--以1857年--2005年杂志封面文章为解读对象
-
作者:
高勤芳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中国妇女》英文月刊报道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嬗变分析--以1857年--2005年杂志封面文章为解读对象
-
中国现代戏剧个性解放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蒋亭亭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中国现代戏剧个性解放女性形象研究
-
清代闺秀诗人才名的确立和传播
-
作者:
张聆雨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出版史
阅读史
清代文学
才名
闺秀诗人
-
描述:
清代女诗人数量之多、诗作之丰富为历代之最,同时知名度较高的女性诗人也多于前朝。明清妇女文学兴盛背后隐藏的社会、文化意义和内涵,已经得到研究者较为充分且多样的阐释。本文的关注点侧重于清代著名的女诗人,如黄嫒介、席佩兰、沈善宝等,她们的文学知名度是如何通过著述的出版和闺秀间的阅读而建立和传播的。由于出版和坊刻的兴盛,明清以降,女性作品集相较于前代,数量激增。众多女性作品的出版流传,得益于来自文人学者、家人的奖掖支持或女性自我意识的鼓动。本文分析地方志中对才女的著录情况,并以女性诗集为切入点,以《美国哈佛大学哈
-
徐坤小说论
-
作者:
邵敏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作品风格
中国当代文学
小说作品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徐坤
-
描述:
上世纪末,女作家徐坤及其作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面貌。作为“女性主义文学的新觉醒”,她的名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力求对徐坤的小说作品作较为全面的思想和艺术分析,着重剖析徐坤小说的文化意义以及作者基于女性主
-
论樋口一叶文学中的“个体性”和“关系的现实性”:以《晓月夜》《十三夜》《自焚》三作为中心
-
作者:
赵冰冰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个体性
关系的现实性
樋口一叶
《晓月夜》
《自焚》
《十三夜》
-
描述:
在日本文学史上被称为“明治紫式部”的女作家樋口一叶是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早期开拓者之一。她的作品主要关注社会、家庭、自身三重束缚下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着重考察了其三篇代表作品《晓月夜》、《十三夜》和《自焚》,在充分把握文本写作的时代背景和语境的基础上,尝试从“个体性”和“关系的现实性”这个视角出发来阐释文本,希望能丰富国内学界对樋口文学的研究,并起到一定的裨益作用。樋口一叶塑造的女性形象与其自身生活经历休戚相关,三部小说从不同程度上代表了作者女性意识的懵懂觉醒和对女性独立意识的探求和
-
文化资本与打工妹城市生活世界的建构
-
作者:
朱虹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资本
城市适应
打工妹
-
描述: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离开村庄,象潮水般涌进城市、进入工厂,成为举世瞩目的社会流动现象。在这气势磅礴的“民工潮”中,流动中的农村女性,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被称为“打工妹”的农村年轻女性,作为社会身份与社会性别双重弱势的群体,成为了社会学视野中女性研究的... >> 详细
-
论具体语境下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大乘佛教的挑战》的翻译实践为中心
-
作者:
李雨萍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学术文本
语境
翻译策略
-
描述:
《大乘佛教的挑战》)。该文本由本人翻译、南京大学赵仲明老师校译,即将于中国香港出版发行。接受到翻译该文本的委托后,笔者对该文本的具体内容做了初步了解。该翻译文本属于学术文本的范畴,是一部论文与短评的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