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锦生添花还是狗尾续貂——俄推出《战争与和平》续集
作者: 裘之凡   来源: 教师博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续集   托尔斯泰   罗斯托   俄罗斯文学   战争   和平   线条   推出   女性人物  
描述: 俄罗斯文学中人人热爱的女性人物娜塔莎·罗斯托娃,现在竟变得性感了:“在镜子前顾影自怜的娜塔莎,以欣赏的目光看着自己高隆胸脯间的乳沟、线条完美的臀部和下削的双肩。她又端详着藏在衣服下面双腿的曲线、细小的足踝和高斜的脚背,眼前这女性美叫她也透不过气来。”——这是托尔斯泰笔下的娜塔莎?才不! 俄罗斯最近推出托尔斯泰名著《战争与和平》的续集
美国上下关注学前教育
作者: 暂无 来源: 早期教育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幼儿教育事业   美国企业   妇女运动   国情咨文   州政府   教育重要性   早期教育   托幼机构   学前教育机构   工作人数  
描述: 近20多年,美国由于妇女参加工作人数不断增加,社会上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加之妇女运动的积极推动,幼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各类托幼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1989年白宫与国会先后通过了重要的日托法案。布什在1990年对全国的国情咨文中,把让每个孩子都受到学前教育,做
美国上下关注学前教育
作者: 暂无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幼儿教育事业   美国企业   妇女运动   国情咨文   州政府   教育重要性   早期教育   托幼机构   学前教育机构   工作人数  
描述: 近20多年,美国由于妇女参加工作人数不断增加,社会上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加之妇女运动的积极推动,幼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各类托幼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1989年白宫与国会先后通过了重要的日托法案。布什在1990年对全国的国情咨文中,把让每个孩子都受到学前教育,做
有性别的时代
作者: 骆晓戈   来源: 天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有性   后现代女性主义   男权文化   妇女形象   男女平等   传统女性主义   女性文学   女知青   无性别  
描述: 目前中国正在由无性别时代进入一个有性别时代。 这样说,是因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的“男女平等”被写进了法律,从此似乎不再存在性别问题。于是,有人说中国从此进入无性别时期。最有说服力的无疑是文革期间的八个样板戏中所塑造的妇女形象。她们不仅没有性别,没有爱情,似乎连正常的家庭、夫妻、母子关系都没有了。
科幻与惊艳──画家想象中的未来女性形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妇女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幻   画家   胸像   皮肤   女佣   女性形象   记忆力   妻子  
描述: 科幻与惊艳──画家想象中的未来女性形象①2040年的“美女玛德琳—号”。②对我妻子进行例行“体检”。③用新一代太空金属制做的皮肤省去了护肤的麻烦。④我家女佣记忆力不好。⑤双足电子“鼠”在塑造“大地之母”胸像。科幻与惊艳──画家想象中的未来女性形象...
虎妞的悲剧
作者: 储坚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形象   主体   独特   塑造   老舍   悲剧精神   女性形象   《骆驼祥子》   小说   类型  
描述: 虎妞是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塑造的一位独特的女性形象,是具有悲剧精神的主体。比起小说中的祥子、小福子、老马爷俩这些悲剧形象来,虎妞属于另一类型,更具有独立价值和意义。
向警予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
作者: 莫志斌   胡建红   来源: 求索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救国   民主主义者   中国妇女运动   马克思主义者   妇女解放运动   新民学会会员   马克思主义观   留法勤工俭学   蔡和森   向警予  
描述: 向警予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莫志斌,胡建红蔡和森同志曾这样评价向警予:“以警予的能力说,本来可以担任一般党的指导工作,这是从前党的组织上分配工作的缺点。”“这种评价说明向警予的才干不单纯表现在领导妇女运动方面,她已完全具备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诗情渗透思维——刘成纪《风月无边》序
作者: 翟墨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性思维   美学家   感性   渗透   学术价值   女性学   青年学子   学术性   成功秘诀   诗情  
描述: 1著/学术毋须赖权术。第一本书一定要写得让人看不懂,以后随便怎么写都行。——这是十二年前,我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开始第一本专著写作的时候,看到一位老教授向青年学子传授的成功秘诀。新手应该以全新的面貌开始
王熙凤性格结构论
作者: 张泽芳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熙风   性格系统   《红楼梦》   刘姥姥   性格结构   尤二姐   曹雪芹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要素  
描述: 《红楼梦》的问世,不只是为世人演绎了一部以宝黛恋情为主旋律的封建世家的婚姻悲剧;而且作者以极其酣畅淋漓的笔法描写了一大群形态各异、风姿独具的女性形象,在“使闺阁昭传”的主旨下,谱写了一曲曲女子的赞歌,在“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人物命运中,揭示了这些女子梦起梦破、难圆难续的人生悲剧。从现实意义讲更能引起大家兴趣的恐怕不是小说的主题,而在于作品中所塑造的那些居于悲剧氛围中的人物形象。如果再切近些说恐怕当推作品为世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褒贬不一、
梦醒时分的空虚
作者: 项滨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婚姻家庭   性自由   外国人   时分   女性形象   西方文化思潮   女大学生   年轻女性   音乐教学  
描述: 这几年来,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年轻女性,在商潮滚滚、物欲诱人的情景下,为了追求高档次的享受,常常冲出传统的贞操关隘,投入深受西方文化思潮蛊惑的性自由的王国之中。有的致富心切盲目闯进大城市,东碰西撞迫不得已落入“烟花柳巷”,卖身聚财;有的欲改变婚姻家庭的不尽人意的现状,外出寻爱,终被诸多男人耍弄,落得人财两丢,转游了一圈又回归到当初的原貌。这些现象好在都发生在同文同种的男女之间,改革开放这多年人们已见多不怪了。
< 1 2 3 ... 58 59 60 ... 62 63 6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