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 】搜索到相关结果 1494 条
论延安时期蔡畅对马克思妇女解放思想中国化的贡献
作者:
莫志斌
来源:
湘潮(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日统一战线
全国妇联
延安时期
蔡畅
中国妇女运动
劳动妇女
妇女解放思想
抗日根据地
妇女干部
妇女工作
描述:
蔡畅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的领导者,她也是国际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1935年底,蔡畅经长征到达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再到延安工作,在延安的八年,她以马克思妇女解放思想作指导,紧密结合抗战时期中国妇女运动的实际,深入探讨战时中国妇女的解放与妇女运动的发展问题,提出了颇有创见的思想观点。与此同时,她又结合自己的思考,切实执行战时党的妇女工作政策,从而对马克思妇女解放
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中的漂泊意识
作者:
翟瑞青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漂泊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中国新文学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中,一直有一种无所归依的漂泊意识,而且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呈现特点。如果把女作家的漂泊意识放置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可以发现其独特的意义与个性价值。在漂泊意识产生的机制和表现形态方面,女作家与男作家显然不同。女作家更加敏感于自身的性别特点,在抗拒男权中心文化的过程中,她们一直在寻找或者建构着自己所存在的文化,发掘女性长期以来被男权文化遮蔽了的个体生命意义。女性文化建构的过程是女性作家不断地向自
一个人的战争——从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语言谈起
作者:
赵仕蕾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波伏娃
王安忆
女性话语
《烦恼人生》
陈染
不谈爱情
张洁
女性写作
林白
描述:
一、导火索二十世纪对于置身中国的女性来说,是一个动荡与彷徨,颠覆与重建的时代。西方的女权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西蒙·波伏娃和伍尔夫的作品和理论,如《第二性——女人》,《一间女人自己的屋子》等对女性写作产生了直接又深刻的影响。二、短兵相接的三个阶段新时期女性话语权力的呼唤清晰而大胆,急切而焦灼。80年代初的一些女作家似乎摒弃了女性的精致细腻,以自己的“雄性”显示出锐不可当的气势,意欲与男人一决高下,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周桃桃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元化解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女性形象
性别观
描述:
高中阶段是学生由青少年转变为成人的过渡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性别观的关键时期。女性形象作为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高中生社会性别观的形成。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来审视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第一章对女性作者、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进行统计分析,对女性数量偏少、缺乏时代感、多是悲剧结局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第二章主要从多元化解读这一角度来解读女性形象,对在不同文化视角和国别、时代下的女性进行比较分析,在多元
严歌苓小说改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陈佳星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影元素
女性形象
女性关怀
严歌苓
描述:
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开始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热潮。严歌苓、莫言等作家的小说纷纷被改编后搬上大银幕,并且多次获奖。本文主要对严歌苓小说改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严歌苓小说改编电影中女性形象十分具有独特性,从电影《天浴》、《少女小渔》、《金陵十三钗》和《归来》可以看出,她善于把中女性角色放在生存环境、时代背景下,描写这些女性形象在政治困境和异国困境中怎样对于情爱和母爱进行平衡。影片中的女性形象都拥有中国最传统女性的吃苦耐劳,“地母性”的品格,事事以丈夫、儿女、家庭为主,从未有过自己
改革开放以来电影中女性拯救形象的研究
作者:
张阳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意识
女性拯救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朗索瓦·特吕弗曾说过:“电影是女性的艺术。”纵观国内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皆以不同的姿态呈现在大银幕上,她们对电影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并在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有所变动,社会格局也随之变迁,这对中国女性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不同于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旧思想,一大批优秀的女性形象映入观众的眼帘。她们受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逐渐摆脱父权制度下的妻母形象,在女性意识的觉醒中下开启新的模式,更以拯救者的姿态出现,对陷入困境中的男性进行救赎,或是通过争夺女性话语权,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父权制下奥斯丁小说的中老年女性角色研究
作者:
饶丽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中老年女性
简·奥斯丁
女性主义
描述:
作为十九世纪的知名女作家,简·奥斯丁擅于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幽默的笔触描绘周围的小世界。奥斯丁的小说尽管题材狭窄、情节简单,却能够在简单的场景中塑造出经典的人物角色。本文以奥斯丁小说中的中老年女性角色为研究对象,探讨父权制下女性地位低下的根源,深入分析父权制在性别角色、婚姻选择、教育权以及财产权方面对女性的歧视以及奥斯丁作为女性主义作家在女性意识方面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奥斯丁通过对中老年女性的形象塑造展现了其在女性意识和自我意识方面的觉醒。论文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引言部分,简单介绍简·奥斯丁及其作品。通
女性主义视角下新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研究
作者:
杨丽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媒介形象
角色定位
第一夫人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由西方女权运动发展而来,自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作为一种批判方法,女性主义迅速冲击了其他人文社科类学术研究,新闻传播学自然也不例外。<br> 随着媒介的发展,媒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媒介逐渐成为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来源,媒介也成了社会价值观的映射。女性主义与新闻传播学的结合,其研究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媒介中的女性形象。“第一夫人”是一国女性的代表,其形象代表了一个国家广大女性的生存发展状态,其媒介形象代表了社会的女性观念。通过研究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及其变化,试图剖析其背后
叙事形式与性别意识:莫里森小说《恩惠》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作者:
谢梅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女性主义叙事学
《恩惠》
性别意识
叙事形式
描述: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2008年发表的第九部小说《恩惠》叙述了北美殖民地初期一位黑人母亲“卖女 为奴”的故事。与忽略文本历史语境的经典叙事学不同,《恩惠》是一个由特定的历史阶段、性别、种族、阶级
近5年来国际女性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及知识基础可视化分析
作者:
开滨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热点
文献共被引分析
女性研究
多维尺度分析
知识图谱
知识基础
描述:
基于多维尺度分析和文献共被引分析对Web of Science引文索引数据库中近5年来女性研究领域的7101篇文献的研究热点和知识基础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聚为5大类别,分别是女性主义研究、性别研究、女性社会研究、女性暴力研究、女性心理研究,其中性别研究居于核心位置,将其他部分有机结合了起来。该领域的知识基础中包含13篇关键文献,较好地代表了该领域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