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307 条
-
80后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初探
-
作者:
陈静丽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责任意识
80后
主体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80后女性文学是随着社会转型而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主题内容呈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特别是转型期女性的发展更是天翻地覆的,女性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并不断增强。80后女性文学的自我意识非常明显,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新时代女性的主体意识的张扬,但是,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作品中的女性主体意识的张扬是理想化的,而且在社会转型中,女性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发生巨大的转变,80后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未必能够得到正确的发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女性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视角,对80后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进行研究,挖
-
无穷动:一种有关女性主义的文化现象
-
作者:
阮素丹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元对立
无穷动
女性形象
文化现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宁瀛的<无穷动>在大众媒体和学术领域掀起了有关女权和女性主义的大讨论,影片透视出一种女性主义的文化现象,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反映.片中的人物颠覆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她们代表的是当下成熟的知识女性鲜活的生命个体.在女人无穷动的欲望背后,隐藏着女性主义理论的无穷涌动.
-
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解析
-
作者:
高合顺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叛
完美
海明威
女性形象
中性化
-
描述: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杰出代言人,海明威在美国文坛上的杰出地位和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毋庸置疑。学术界一致认可海明威塑造了众多打不垮的"硬汉"形象,但对他作品里的女性形象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依据文本,深入挖掘,全面解读,可以发现海明威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真实而形象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况,其作品中既有完美的女性形象,又有反叛的女性形象;既有中性化女性形象,还有升华的女性形象。
-
白人文化冲击之下的黑人女性身份危机
-
作者:
李照冰
马庆霞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危机
黑人女性
白人文化
-
描述: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杰出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1931-)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展现了白人文化主导下的审美价值观对黑人女性的精神戕害,探索了黑人女性身份的困境及出路.本文在性别、种族和文化等多重视域的关照下重点对作品中的佩科拉等几位典型的黑人女性形象进行剖析,从反面说明了黑人女性的健康发展之路,同时也为日趋复杂的黑人女性身份困境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和解决途径.
-
略论二战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
作者:
高惠蓉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
继续教育
女子教育
教育平等
-
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在数量上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但其特征和轨迹相比二战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男女同校教育制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实施,曾经作为女子高等教育领头羊的美国女子学院出现了数量和规模上的大幅缩减。女性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的逐步普及,使女性研究生教育和学术地位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此外,女性继续教育的理念也在这一时期推出并发展成熟。
-
男权视域下的女性启蒙:以《伤逝》和《创造》的比较为例
-
作者:
张凤辉
来源: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启蒙
思想启蒙
男权意识
-
描述:
五四时期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妇女解放和婚姻自由,尤其把恢复女性人格、提高女性地位、反抗礼教对妇女的压迫作为妇女运动的重要课题。鲁迅在1925年创作了著名的反映知识分子婚恋悲剧的小说《伤逝》,茅盾在1928年创作了以小资产阶级婚姻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创造》。通过对两部小说中的知识分子比较,揭示在男权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女性启蒙的艰难和女性获得解放的真正出路。
-
拒绝母职:中国现代女作家革命书写主题探微
-
作者:
张凌江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革命
左翼文学
书写
父权制文化
五四时期
中国现代
现代女作家
-
描述:
与母职的扞格与博弈。拒绝母职彰显了投身革命的女作家去女性化的反性主义的激进写作姿态,表现了现代女性在追求自由解放的历程中自我的扭曲、分裂与变异,它隐含的依旧是父权制文化强加给女性的内在的厌女症。
-
从书写女性童话到直面现实的创作—论杨映川的小说
-
作者:
覃春琼
梁慧艳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映川
直面现实
女性童话
小说
-
描述:
杨映川、贺晓睛,凌洁等“70年代生”女作家以不俗的文学品质和创作佳绩崛起。尤其是杨映川,更是成为“中国文坛一个亮点”。由书写女性童话到直面现实寻找女性出路,由过分渲染男女两性对抗到表现女性对男性的宽容理解甚而拯救,杨映川在21世纪众语喧哗的女性写作中无疑是独树一帜的,她的小说也显示了女性文学的别一种存在。
-
从反抗到和解:解读《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父女关系
-
作者:
王星莉
席绪慧
来源:
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女关系
妇女主义
爱丽丝·沃克
-
描述:
爱丽丝.沃克是杰出的美国黑人文学及女性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在其近作《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爱丽丝.沃克叙述了一个关于爱和宽恕的故事:由于父亲借父爱的名义对女儿行使所有权,致使父女形同陌路。经过一系列的努力,父女终于实现精神上的和解。本文以父女关系为切入点,展现了父女和解的历程以及爱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
-
在疯癫中追寻华裔女性文化身份:解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中“疯女人”形象
-
作者:
刘笑飞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疯女人”
文化身份
父权
种族歧视
病理
-
描述:
汤亭亭是美国文坛中最杰出的华裔女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女勇士》是美国华裔文学乃至整个美国文学的里程碑。这部小说自发表后在引起美国公众浓厚兴趣的同时,也掀起了无数的争议。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这部作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