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性差异”理论视角下陈染女性主义书写研究
作者: 魏佳慧   来源: 长安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染   依利加雷   女性主义   性差异  
描述: 陈染曾经获得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这是评论界以及文学界对她在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的极大肯定。在创作的十几年中,陈染一直以特立独行的姿态游离于主流文学的边缘地带,她自觉地远离宏大叙事,用灵动细腻的女性笔触坦诚地讲述着女性的生存体验,直面当代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境与难题。陈染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女性创作者,她的写作会同一些女性主义写作的理论模型构成互相阐释的关系。本文将陈染的女性主义创作同被誉为法国女性主义批评三驾马车之一的吕西?依利加雷(Luce Irigaray)的性差异理论相结合,
山崎丰子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以《系家族》为例
作者: 向想   来源: 全文版(教育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崎丰子   《女系家族》   女性形象  
描述: 山崎丰子,是日本战后社会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了研究《系家族》中所出现的女性形象,选取三个比较有特色的女性人物分别是长女藤代、姨妈芳子及父亲的情妇文乃,对她们处理男女关系的行为进行详细分析,最终得出山崎丰子所推崇的女性形象。
论《少女小渔》中“残缺”的男性形象
作者: 琚倩云   周春英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残缺”   《少女小渔》  
描述: 严歌苓作为一位著名的海外华文女作家,塑造了一大批跃然纸上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刻画了一些颠覆传统认知的男性形象。本文对《少女小渔》进行文本细读,将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分为身体残缺和心理残缺的两种类型,分别探索其残缺的特质,从而揭示作品中“残缺”男性形象的设置意义。
论《少女小渔》中“残缺”的男性形象
作者: 琚倩云   周春英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残缺”   《少女小渔》  
描述: 严歌苓作为一位著名的海外华文女作家,塑造了一大批跃然纸上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刻画了一些颠覆传统认知的男性形象。本文对《少女小渔》进行文本细读,将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分为身体残缺和心理残缺的两种类型,分别探索其残缺的特质,从而揭示作品中“残缺”男性形象的设置意义。
女性视野中的成长书写——解读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
作者: 钟声   来源: 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   聂华苓   《失去的金铃子》  
描述: 《失去的金铃子》是一部成长主题的小说。从生命成长、情感成长及精神成长三个方面对聂华苓的这部代表性作品进行解读,可以看到作家笔下女性人物的成长模式,并认识到其成长意义。
莎士比亚笔下的新旧时代女性
作者: 王桂梅   来源: 新丝路(下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菲利亚   考狄利娅   鲍西亚   新旧时代女性  
描述: 莎士比亚的戏剧,之所以家喻户晓经久不衰,离不开戏剧内容的包罗万象,更离不开它所承载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其三部戏剧中三个女性人物,分析她们所具有的时代特征。
近代上海女性文学的嬗变及特点
作者: 段继红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嬗变转型   近代上海   女性文学  
描述: 近代上海是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流的桥头堡,是经济文化的重镇,是名人荟萃的集散地,亦是中国女性文学由古典向近代嬗变的阵地,她们在文学艺术上的杰出贡献,成为海派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十世纪初女性启蒙文学的兴起
作者: 张文   来源: 人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晨报副刊》   女性文学  
描述: 孙伏园接手《晨报副刊》编辑工作后的四年里,《晨报副刊》结束了李大钊编辑时代所带有的的强烈政治色彩,开始转型为纯文学副刊。该时期,《晨报副刊》发表了一系列受五四新文化影响的女作家创作的作品,具有极强的启蒙和开创色彩。
十九世纪女性文学的创新探索
作者: 辛文文   来源: 东方教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乔治·桑作为十九世纪女性文学的开拓者,在她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以其思想的不 断超越和艺术形式的不同流俗,占据了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对法国后期女性文 学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乔治·桑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史聚焦了数量众多的男性作家,如斯丹达尔、雨果、巴尔扎 克、福楼拜等,在这群星闪耀的文学殿堂中赫然出现了一个拥有男性名字的女性作家,其声名响彻整个十九世纪并绵延至今,这便是乔治·桑。
清代小说中的女性想象
作者: 唐妍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想象   男性话语   女性角色   易装   女性空间  
描述: 本篇论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小说(以清代前中期小说为主)中男性作家对女性的想象性描述的研究,还原清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实存,即男性作家的想象性建构。回到文本重新思考男性作家为女性"代言"的真实目的,以及这一"代言"背后所隐藏的作者个人的自我想象与家国想象。除绪论外,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围绕"记忆、想象、历史"这三个关鍵词展开,以"纪实性"忆语体散文与幻想型虚构作品为例,探索"想象"的内涵。想象是一种认知和了解世界的方式,通过对个人记忆或是集体历史的筛选、过滤乃至重构,来建构"我"所认识的世界。解读想象即能解读
< 1 2 3 ... 53 54 55 ... 148 149 1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