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逃走的女奴——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丛坤赤   来源: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奔逃   奴性   女性  
描述: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在现代文明的外壳下 ,依然包裹着一颗最典型的封建式的灵魂。她们渴望从现存的生活状态中出逃 ,却又被几千年积累的女性奴性心理所牵绊 ,她对女性心理痼疾的深刻体察与刻画 ,使其小说文本具有独特的魅力
试论清末民初文学中的男性女权主义:以妓女和革命女性的女权意识为例
作者: 纪美云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开明男性   革命女性   妓女   女权  
描述: 近代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韧期,当时的开明男性是这场运动的肇启者和支持者,他们所创作的文艺作品反映了当时女权思想在社会中的传播和部分妇女女性意识的觉醒.妓女和革命女性是当时文本中最具有女权气息的两类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类妇女形象的解析,发掘她?
歌声中摇曳的女人花——流行歌曲中的女性形象探讨
作者: 曾琪   杨菁   来源: 中国科教博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行歌曲   女性形象  
描述: 从古至今,人们都愿意把女人比成鲜花,女人也乐于以此自喻,因此流行歌坛上从早期脍炙人口的《夜来香》到当今主流歌手所吟唱的《百合花》、《女人花》等无一不是以花为媒,勾勒出女性的风情万种,同时也传达了她们对人生和爱情的不同态度,然而,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女人如花,赞美的是女人美丽、芬芳、充满感性的生命状态,遮蔽的却是社会对传统女性被动、依附的弱者地位的认同,揭示的是生存空间对女性意识、身心的伤害和压抑。
《简·爱》女权意识的探析
作者: 胡进   来源: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地位   简·爱   女权意识   形象特征  
描述: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日益发展 ,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从女性的视角审视女性和人的命运 ,堪称一部女权主义宣言 ;试从《简·爱》在英国文学中的地位 ,作者的自身经历 ,女主人公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来分析作品中的女权意识
新“女人经”——现代女性的迷失
作者: 李径宇   来源: 新闻周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事业   家庭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人类学家海伦·费希认为。女人将是21世纪的“第一性”。而在这个世纪之初。女性的首要的任务。仍旧是为自己寻找一个合适的角色定位。以及争取自己该得的权利
当代女作家家族小说女性形象论
作者: 赵欣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男权文化   家族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当代女作家家族小说最重要的意义便是对其中女性形象的“发现”。女作家以独特的性别视角,在男权文化的历史地表之下“发现”了充满欲望与挣扎的女性存在。在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归类中,我们通过对其质量、审美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的把握,得以窥见当代女作家家族小说的意蕴。
论白先勇、苏童的女性世界
作者: 俞春玲   丛坤赤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命运   女性  
描述: 白先勇和苏童都曾以女性形象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文学世界 ,有别于众多男性作家塑造的传统女性形象 ,女性在他们笔下不再是空洞的能指。在对女性生存之痛的共同关注中 ,二者在女性命运舞台的设置上、人性善恶的趋向上以及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又呈现出一些差异。白先勇和苏童用各自独特的笔触描绘着女性世界 ,进而引发对女性命运的关照、对普遍人性的思索
“新好女人”的标准色
作者: 安妮   来源: 时代风采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年人   标准色   追星族   蓝色   头发   新人类   母亲   丈夫   林语堂   现代女性  
描述: 有朋友问我,现在流行“新好女人”的称呼,为什么说新好女人?难道从前的女人不好吗?答案当然不是,旧式好女人不仅好,而且好得很,好得都失去了自我,变得不能再好了!从前的好女人是白色、黑色与赭石色,细心周到地呵护孩子,殷勤近乎带点诌媚地侍候丈夫,弱不禁风的纤细身姿,白嫩的面上少见红晕,细声细气的言谈、小心谨慎的举止是司空见惯的典型女性形象,这是旧好女人的标准两寸照。而在如今,新好女人已扬起红、黄、蓝三原色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
论残雪小说的女性叙事
作者: 姚艳玉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残雪   女性意识   叙事   小说  
描述: 残雪在其小说中站在女性之立场,运用独特的叙事话语,打破传统男性的叙事模式,从而解构了男性高大、威猛之形象,肯定了女性意识。而残雪义无反顾地摧毁传统的女性形象,则可视为对男权意识的曲折反叛和对女性意识的巧妙张扬。
3月8日,何以成为妇女的节日
作者: 孔寒冰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渊源   中国   鲍罗廷夫人   妇女权益   三八国际妇女节  
描述: 国际妇女节的起源和传播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世界妇女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妇女运动这只蹝船蹞是打着国际妇女节这个蹝旗帜蹞启航的
< 1 2 3 4 5 6 ... 115 116 1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