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逃走的女奴——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丛坤赤   来源: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奔逃   奴性   女性  
描述: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在现代文明的外壳下 ,依然包裹着一颗最典型的封建式的灵魂。她们渴望从现存的生活状态中出逃 ,却又被几千年积累的女性奴性心理所牵绊 ,她对女性心理痼疾的深刻体察与刻画 ,使其小说文本具有独特的魅力
尹雪艳:是“死神”还是“精灵”?
作者: 张园园   来源: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研究   白先勇   女性形象   尹雪艳  
描述: 一直以来,评论界都把白先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中的主人公尹雪艳看成幽灵、死神或是精灵,但透过小说文字的表层我们会发现,她不是能够把人们推向死亡的幽灵、死神,也不是迷人的精灵,尹雪艳有着难言的苦楚和悲惨的命运。本文试图从这一个角度去解读尹雪艳,发现她既作为尘世中的一名女性又作为一个弱者的悲哀与痛楚。
同为“没女”,不同命运——简·爱和苔丝人物形象比较
作者: 赵若纯   来源: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没女”   气质性格   爱情观   反抗方式   创作心理  
描述: 本文以现代没女现象为切入点,重新审视19世纪英国文学中简.爱和苔丝两位女性形象,试图从性格气质、爱情观念、反抗方式、作家创作心理等四个方面的差异,来诠释简.爱和苔丝同为没女而命运迥异的深刻原因。
“妻妾成群”的建构与解构——评张炜五部长篇小说的两性叙事模式
作者: 宋桂花   来源: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妻妾成群   男权   两性叙事  
描述: 本文从两性叙事的角度来分析张炜作品中的“妻妾成群”模式 ,以此评价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 ,并在其叙事模式的发展演变中寻找两性和谐相处的契机。
三个不幸家庭的反抗女性——安娜、娜拉、蘩漪比较
作者: 胡勇   谢敬钧   来源: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娜拉   安娜   女性形象  
描述: 由于性情、阅历、文化、修养、人格等不同 ,因而每个人对婚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家庭成员和睦的基础 ,不在阶级 ,也不在贫富 ,关键在于家庭成员人性上能否相容
从《长恨歌》看王安忆与张爱玲
作者: 周怡   来源: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长恨歌》   城市与人   王安忆   悲剧意识   女性形象与两性关系  
描述: 近来评论界总是将王安忆和张爱玲这两位女作家放到一起进行比较 ,本文试图从王安忆的获奖小说《长恨歌》出发 ,在其对城市与人的书写、对女性形象和两性关系的描绘、对悲剧人生的体味这三个方面将之与张爱玲作比 ,从而揭示出两位作家的异同来
论劳伦斯笔下的叛逆女性
作者: 葛丽娟   来源: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劳伦斯,在英国诸多作家中,是极富有才华而又颇具特色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大部分以女性为中心,如《虹》、《恋爱中的妇女》、《误入歧途的女人》、《可爱的夫人》等,数不胜数。因此,在他的笔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女人形象,组成了一个丰富的女性世界,而且对女性的刻画是入木三分,颇见功底。众多的女性形象引来评论者们的各种分析评价.有从原型批评人手,认为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形象显现出男性本位神话中的女性原型:大母亲、悍妇和睡美人;亦有从精神分析理论出发,探讨劳氏作品中的“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等。另外,有一类是诸如“大母亲
读梁凤仪的财经小说
作者: 王建新   来源: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回归   女主人公   香港中文大学   女作家   梁凤仪   生意兴隆   文学创作   香港社会   财经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梁凤仪,香港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小说先后风靡港台,随后在内地引起“旋风”式的轰动效应。她曾获1991年香港最佳作家奖,她还是全港书局公认的最受欢迎的三大作家之一。笔者遗憾的是未能读到梁凤仪的全部作品,但在读过她的十余部小说后,已深受吸引并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一读梁凤仅的财经小说,最初的感受是从内容到形式都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梁凤仪生于1949年,1985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后,在香港商界和金融界任职。1989年她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出版小说、散文五十余部。“生意兴隆通四海,文思澎湃达三江”,“出世复
关于高校妇女组织工作的新探讨
作者: 李燕   来源: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校   探讨   妇女工作  
描述: 分析了当前高校知识女性群体的特点、思想状况以及时代对她们的新要求 ,论证了在新形势下 ,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实现高校妇女工作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新突破。
“高潮”过后的反思——关于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王建新   来源: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90年代的中国文坛有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出自女性作家之手,呈现出独立的女性意识(“现在的女性意识就是要求女性从附属的地位站到主体的地位,要求女性反抗过去的意识形态话语,说出自己的声音”)的觉醒。最有影响、最先锋的女作家,如诗人翟永明、伊蕾,小说家陈染、林白等,她们的诗歌、小说给文坛带来了冲击,刺激和引发了大批女诗人、女小说家的创作。1995年伴随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风斗正健的女才子从书成批出版。女性文学(“所谓女性文学,一般指女性作者以呈现女件意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