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源氏物语》中以为名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孙萱智   来源: 速读(上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源氏物语   悲剧   女性形象  
描述: 《源氏物语》的写作者紫式部因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思维特征,对“”这一意象情有独钟,如源氏正室夫人葵姬、源氏情人夕颜等等许多女性形象都是以为名的,同时也被作者赋予了相应的涵义,本文选择了代表上中下
歌声中摇曳的女人——流行歌曲中的女性形象探讨
作者: 曾琪   杨菁   来源: 中国科教博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行歌曲   女性形象  
描述: 从古至今,人们都愿意把女人比成鲜花,女人也乐于以此自喻,因此流行歌坛上从早期脍炙人口的《夜来香》到当今主流歌手所吟唱的《百合》、《女人》等无一不是以为媒,勾勒出女性的风情万种,同时也传达了她们
平原上的小草——李佩甫小说中“”的意象分析
作者: 张艳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隐喻   女性形象  
描述: 是美好的意象原型,也往往成为女人形象的代表植物,在李佩甫的小说中,这点得到了继承而且生发出新的意义,那些美丽而脆弱、易污的村姑就是弱质的花朵,但是,这些花朵又是豫中平原上的小草,开得美丽,开得卑微,开得生机勃勃。
”的意象与女性美的追求
作者: 胡克俭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红楼梦》  
描述: 曹雪芹不仅把大观园描绘得花团锦簇 ,而且大量运用的意象和立体的、多面的、精雕细镂的笔法 ,活灵活现地刻画了众多的女性形象。
花中第一流——李清照词作中女性本体意识与意象
作者: 刘敏   潘贵渝   张丽丰   杨泳江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一流   本体   意象   女性  
描述: 其女性艺术特质及审美取向的意象:、雁、舟……尤其是""这个意象出现得特别多。在李清照目前所存的五十余首词作当中,就有四十余首词或多或少地渗透着花的影子,其中有梅花、桂花、海棠、菊花、梨花
:中国古代女性生命的隐喻
作者: 陆咏梅   来源: 郑州师范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历程   生命价值   生存隐忧   女性  
描述: ,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意象,因生长历程、形态神韵、功能价值与女性相近,成为象征女性生命形态、生存状况、生命价值最贴切的比喻,隐含女性社会价值缺失、人格缺陷的文化色彩。
论《红楼梦》中的意涵与作用
作者: 吕皓渝   来源: 国立中山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节   《红楼梦》   环境   女性人物  
描述: 、親耳所聞與親身經歷過的繁華與沒落。而在全書細節的描繪中,可發現作者寫花之細膩與豐富,充分顯示出其對於中國文化
穿过意象的森林-《他们眼望上苍》和《最蓝的眼睛》中的意象对比研究
作者: 朱佳静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象派       房子   意象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1891-1960)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先驱、小说家、黑人民间传说收集研究家、人类学家,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活跃分子。《他们眼望上苍》(1937)是她的代表作。托妮•莫瑞森(Toni Morrison, 1931-)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93)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是20世纪最为杰出的黑人女作家。《最蓝的眼睛》(1970)是她的第一本小说,自问世以来,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黑人女性作家中的佼佼者,她们
试从比喻的分析看女性修辞
作者: 刘娟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喻体   女性外貌   喻词   比喻   本体   艺术语言  
描述: 艺术语言中辞面常常只是一个外壳,辞内则常常超越这一外壳,实现意义的扩展和延伸,“艺术语言”就是在超越了“理”的同时实现了完美的自然回归,应着人类本性,情感的表达冲出了“定法”的束缚,在语言世界中还人类一个自由的表达空间。比喻就是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比喻在对本体,喻体,喻词三个基本元素的灵活运用上是所述事物的传达更容易理解,更明了,鲜活。看到那些女性外貌描写的精彩语言,我们会发现素以为丰富的普通语言是如此惨白乏力,但在比喻的巧妙运用中却能使对立的特性不再对立,理性与感性,灵魂与肉体的和谐皆呈现与于一副副面容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