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546 条
-
文化的悲剧——康妮和菊豆比较
-
作者:
孙颖
来源: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人物
悲剧
小说
-
描述:
文章从灵与肉的分离、绝望的反抗、文化的隐喻三个层次,把康妮和菊豆两个悲剧女性形象置于具体的文化背景下,对她们的命运进行探讨,认为她们的悲剧是文化酿造的苦果
-
不同国度 相同命运——德·瑞那夫人与安娜·卡列尼娜比较
-
作者:
贺凤来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瑞那
列夫·托尔斯泰
卡列宁
司汤达
渥伦斯基
长篇小说
《安娜·卡列尼娜》
相同命运
女性形象
《红与黑》
-
描述:
德·瑞那夫人是法国作家司汤达长篇小说代表作《红与黑》中塑造得较鲜明的一位女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三大长篇小说之一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同名主人公。两位大师笔下的这两位女性
-
应该抵制的包装
-
作者:
黄玲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境遇
女性作家
女作家
精神生产力
出版商
女性写作
商业行为
男权中心文化
女性文学
男性眼光
-
描述:
曾几何时突然发现,我们步入了一个“包装”的时代,礼品被包装,名人被包装,连说话的声音也可以包装得面目全非。现在,女性文学也难逃被包装的宿命,正一步步沦为出版商赚钱的工具。我们只要大致看一下近几年来女性文学作品出版的几种《丛书》所取的书名,就不难认同这个有些令人尴尬的结论。可以说这几年相继上市的几套大型女性文学丛书,均是在男权中心文化的操纵下出台的,是男权社会男性眼光赏玩的结果。“红罂粟丛书”由著名作家王蒙出马担任主编,书名是对女性最恶毒的诅咒。“红罂粟”者,妖艳而迷人的花,集美艳与毒性于一身。这个书名反映
-
崇高美的艺术追求:论谢冰莹的散文创作
-
作者:
李夫泽
来源:
求索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谢冰莹
封建势力
日记
散文创作
“女兵”形象
作品
崇高美
女性文学
艺术追求
《女兵自传》
-
描述:
谢冰莹,现代著名女散文家,湖南新化人,早年曾与陈天华、成仿吾被称为湖南新化“三才子”。陈天华以《猛回头》、《警世钟》风行于世,唤醒国民灵魂;成仿吾独树文艺批评大旗,以异常勇猛的气势,在文坛上刮起一股
-
<< 红字 >> 中的性别与想象
-
作者:
秦秉玉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想象
霍桑
双性同体
性别
-
描述:
本文旨在探讨《红字》中的想象与性别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红字》是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纳森尼尔·霍桑最优秀的作品,以十六世纪清教统治下的美国殖民地为背景,讲述海丝特·普琳与牧师狄梅丝代尔之间的爱情悲剧。通过塑造海丝特这一具有反叛精神、追求自由与幸福的女性形象,霍桑展示并鞭挞了清教社会中宗教势力对人,尤其是对女性的压抑和摧残,揭露了女性所处的不平等地位,并对女性的权力和地位进行了思考。在小说中,海丝特以其独特的方式对清教社会进行了抗争。从小说开始至结尾,她胸前夺目的红字,如同燃烧的火焰,象征着她顽强的生命
-
梅里美的《卡门》赏析
-
作者:
郑欣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本论文致力于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来分析普罗斯佩·梅里美的小说《卡门》。通过对卡门之前的现实生活中的和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简要说明,通过对卡门这一人物的说细周致的分析,阐述了曾一直激动着无数读者的心灵却没有了到付诸明晰的语言的使梅里美的《卡门》战胜文学的大浪淘沙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借助于这一角度,重读《卡门》,我们发现卡门的生命力在于她向惯于把女性围囿在一个被动的,惰性的,次要的并隶属于作为人类生活主宰的男性的世界的和读者提出了挑战;在于她努力摆脱奴化女性的陈规,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而生活,意志强烈,敢
-
从白玉兰到仙人掌:浅谈张洁创作的美学风貌的嬗变
-
作者:
朱小锦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文学评论
知识女性形象
创伤心理
小说
张结
-
描述:
张洁是现、当代中国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本文探讨张洁创作的美学风貌的嬗变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由传统到现代;二、既传统又现代,既非传统亦非现代;三、从白玉兰到仙人掌。本文认为,探索张洁小说作品对美的生命的追求和知识女性形象的演变,能使我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
文人情诗的男权文化特色
-
作者:
袁韵
来源:
青年思想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价值取向
女性美
南朝文人情诗
男权社会
男权文化
文化传统
爱情
男尊女卑
女性形象
男权主义
-
描述:
从独尊儒术的现代到程朱理学的宋代一千多年中,儒家思想占据着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儒家的男尊女卑观念作为支配两性关系的核心观念,成为整个封建伦理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以这一观念为核心形成的男权文化传统,渗透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情感方式、审美意识、道德价值取向的各个方面。在男权主义的统治和奴役下,女性的自主权利和自我意志被抹煞和剥夺,人格和尊严遭
-
王少媛表演艺术散论
-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演程式
女主人公
表演艺术
当代意义
人物的塑造
传统剧目
新编历史剧
人物情感
莆仙戏
女性形象
-
描述:
15年前(1984年),王少媛还只有18岁。当时,鲤声剧团排演新编历史剧《晋宫寒月》,仅5年艺龄的她十分“不幸”又无比幸运地得到了剧中的主要角色——女主人公骊姬,一个敢爱敢恨、情感炽烈、性格复杂的女人,一个充满历史和异族风情又具有当代意义的人物。凭藉良好的悟性与不懈的努力,她对人物的塑造呈现为一种充溢灵气的直觉式表演。由
-
从异国起始的战友情:周恩来与蔡畅
-
作者:
魏海鹰
来源:
党史纵横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中南海
邓颖超
“四人帮”
蔡畅
妇女运动
李富春
周总理
周恩来
战友
-
描述:
蔡畅是新中国的妇女领 袖,第一任全国妇联主席,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 蔡畅和周恩来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相识了。当时她的哥哥蔡和森、嫂子向警予、丈夫李富春以及蔡畅本人,都同周恩来并肩战斗过。周恩来对蔡家母子一同留法的事迹早有所闻,也十分钦佩这个革命家庭。那时周恩来同志是中共旅欧支部书记。他对同志一片热情,待人诚恳、亲切,受到在法同志们的敬爱。蔡畅
<
1
2
3
...
48
49
50
...
53
54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