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445 条
-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女兵与桂南农村妇女战时成人教育
-
作者:
陈峥
来源:
教育史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日救亡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
女兵
妇女成人教育
桂南农村
-
描述:
1938年11月,广西当局为动员民众而组建了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学生军女兵为动员妇女参与抗战,采取多种方式教育与组训农村妇女,促进了妇女文化水平的提高-9观念的改变,对桂南妇女运动-9抗日救亡起到推动作用。
-
陈慕华妇女解放思想研究
-
作者:
董喆
来源:
广西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慕华
妇女解放
妇女权益
-
描述:
陈慕华(1921—2011),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和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妇联主席,作为中国女性的楷模,值得研究与宣传。陈慕华担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期间(1988-1998),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中国妇女运动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机遇和新的历史任务。陈慕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邓小平妇女解放思想、江泽民妇女解放思想,在十年推动中国妇女运动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妇女解放思想。我国妇女解放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地向前推进,陈慕华在实践中积累了大
-
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研究
-
作者:
王翼飞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清代
女性意识
性别文化
-
描述:
本论文以清代女性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清代女性文学批评是指清代人以作品选本、诗话词话、序跋等批评形式对女性文学所作的批评。本文从批评主体、批评对象和批评形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较全面地描述了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在具体地阐释中将清代女性文学批评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相结合,强调两性之间的关系对女性文学批评的影响作用,借助女性主义理论重新审视清代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和性别文化。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即绪论、正文与余论。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清代女性文学批评发生的时代背景展开论述。通过对社会思想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变化
-
城市职业女性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研究
-
作者:
于洋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职业女性
人际关系
主观幸福感
-
描述:
所谓职业女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女性是指在社会中从事某种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的女性,它既包括女工、女干部、女性知识分子,也包括农村妇女。狭义的职业女性是相对于农村成人妇女而言的,指在城镇里专门靠从事某种工作以取得生活来源的女性。本文所指的职业女性为狭义概念的职业女性,不包括家庭主妇。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门,在社会中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成为职业女性。如今在我国的大城市,可以说绝大部分处于工作年龄的女性都是职业女性。她们不仅要扮演职场角色,在家庭中的传统角色也仍然是她们最重要的社
-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侠故事及女性研究综述
-
作者:
高慧芳
来源:
云梦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侠
传奇
小说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侠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占有独特的一席之地,无论是传奇、话本还是戏曲,女侠在各类文体中都有着经典形象和文本故事。从20世纪初以来,对于女侠故事的研究,基本上从女侠形象、性格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角
-
中国女性的自我赋权与女性主义的发展困境
-
作者:
王萌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主义文化
中国女性主义
集体主义文化
女性文学
-
描述:
父权制对于女性的统治压迫,是母系社会之后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历史事件,就此意义上说,西方女性主义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崭新视角,中国女性主义由此出发对于中国历史文本中男权意识的揭示确发人深省。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历史及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都不尽相同,将西方特定历史阶段的女性主义理论普遍化,并由此评判中国历史,这样很容易陷入殖民主义的陷井,从而遮蔽第三世界中国女性的真正处境。在这里,中国女性主义构成了一个足资分析的文本。
-
从女性主义翻译视角看《达洛维夫人》译本的女性诗学
-
作者:
尹钰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伍尔夫
达洛维夫人
女性主义翻译
女性诗学
-
描述:
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翻译视角出发,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Mrs. Dalloway(《达洛维夫人》)的两个中译本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的语境为例对两译本中的女性诗学建构进行分析评估,探讨独具特性的女性文学文本的翻译和译本评判问题。对比分析围绕选取的12个典型例句或段落展开,将译例根据适当的翻译策略选择分为三组,分别为忠实的传达、合情的叛逆和诗化的再现,三者看似冲突,实则可以用女性主义翻译观的“写作方案’’标准进行统一。通过分析,本文指出女性主义诗学的构筑效果主要取决于对原文的研读深度和译者自身的女性意识两个
-
雪域高原上的“女神”时代:当代藏族女作家汉语小说论
-
作者:
郑洪娜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历史
精神困境
当代藏族女作家
女性心灵
-
描述:
民族女性文学一直在主流文学与男性话语霸权的夹缝中艰难前行。1990年代中后期,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藏族女作家登上文坛,力图通过小说创作,摆脱民族女性文学双重边缘的尴尬地位。以央珍、梅卓、格央、白玛娜珍、尼玛潘多等为代表的藏族女作家,开启了藏族文学的“女神”时代。民族身份与性别身份的双重视角,使她们的小说既浸润了鲜明的藏文化色彩,又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一方面,在民族传统与现代文明发生激烈碰撞的当下,她们执着于对藏民族历史的书写。“边缘性”的尴尬位置,促使她们将目光投向民族历史中的“边缘地带”。在反思民族痼疾
-
1990年代以来台湾女性纪录片导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李露赢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导演
台湾纪录片
1990年代
女性形象
-
描述:
表现的是女性导演与所展现的女性形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女导演通过纪录自己来探讨对自我形象的认知,也会通过再现她人的“故
-
浅谈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之繁荣
-
作者:
贾文文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
十九世纪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女性作家,开启了“女性文学”的时代。本文主要探讨了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繁荣的原因和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和其作品,然后浅谈十九世纪女性文学对于后世所产生的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