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宋词女性化倾向浅谈
-
作者:
徐波
来源:
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化倾向
女性词
古典诗
士大夫
题材内容
唐宋词
女性化趋势
爱情婚姻
形象刻画
女性形象
-
描述:
词作为一门言情艺术,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中的女性形象多,女性形象刻画精妙。如果我们把它放在整个古典诗的背景下来看,会更加突出。诗作为一门被士大夫奉为正统的艺术,很少写到爱情、相思一类的题材。而词由于被人视为“诗余”,“小道”却反而在爱情、儿女之情的表现上,在女性形象的刻画上,解放了思想,松开了手脚,使宋词呈现出女性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灰姑娘”故事中人类共同的社会价值观
-
作者:
何肖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灰姑娘
社会价值观
男性
女性
-
描述: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流传千年的各种版本的“灰姑娘”故事里 ,包含着人类建立在男权社会基础之上的共同的社会价值观。这一故事确立了男性权力的合法地位 ,规定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位置 ,并且为该社会塑造了一个理想的女性形象———忍耐、顺从、以德报怨、安于天命的家庭妇女
-
池莉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覆盖
-
作者:
西慧玲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莉
小说
女性
-
描述:
池莉虽然不是女权主义者,但在她的小说中有着强烈的女性意识。她试图通过对市民阶层女性的一系列反传统反道德的行为描述,来展示自己告别传统女性形象、凸现女性的破坏性以及彻底否定男权神话的创作意图。池莉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覆盖,使得她的创作在中国文坛上极富个性。
-
谁在塑造广告中的女性?
-
作者:
小月
来源:
中国妇女(英文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月
英文
Charm
have
understand
exploit
女性形象
性别观念
exec
numb
-
描述:
在商业社会中,广告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女性几乎成为了广告的主要代言人。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不同看法,反映出今天人们的性别观念。
-
从《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人物塑造看莎士比亚的女权主义倾向
-
作者:
黎会华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他者
父权文化
女权主义
-
描述:
本文借助女性主义"妇女形象"批评方法分析《威尼斯商人》,发现莎士比亚塑造的女性形象并不是女性主义批评家们所批评的男性笔下两个极端类型:好女人,坏女人;相反,他塑造了反传统的、具有现代思想的女性。同男性形象相比,女性处于主动、中心地位而男性则处于被动、服从地位,因而打破了父权中心,解构了父权社会对妇女的界定,指明了莎士比亚的女权主义倾向。
-
两个性格 两种命运——简·爱和苔丝的形象比较
-
作者:
侯秀杰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宿命
命运
-
描述:
简·爱和苔丝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两个人的不同命运深深地吸引着读者。同样经历了痛苦、磨难、反抗和追求的心灵历程,但最终的命运却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获得了新生,另一个则在不幸的挣扎中遭到毁灭。从她们的言行中,我们注意到,两个人的性格是决定她们各自命运的关键因素。
-
TSE针织设计展露女性体态美
-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际服装动态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系列
体态美
柔软
梭织
女性化
流畅性
设计元素
女性形象
针织服饰
领口
-
描述:
TSE 2003秋冬系列以柔软及华丽的针织服为隆冬增添色彩,设计总监 Richard Chai 延续上一季的概念,强调质感,贴身剪裁及流畅性的设计元素塑造一个婀娜多姿及成熟的时尚女性形象。2003秋冬针织服饰系列强调细节:明线的针织、荷叶领口及花边扭纹设计、女性化的喱士和梭织
-
对草原女性的艺术表现——阿尔毕吉乎的三部剧作
-
作者:
查洪武
来源:
内蒙古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遥远的毡房》
《敖特尔沁咏叹》
阿尔毕吉乎
视听语言
草原女性
电影剧本
艺术表现
《寂寞的女神》
叙事视角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作家创造的女性形象、营造的女性世界,别具风采,引人关注、欣赏、思辨。 阿尔毕吉乎的电影剧本《遥远的毡房》(刊《北园影剧》84①)、《敖特尔沁咏叹》(刊《中外电影》88①)、《寂寞的女神》(95.10),堪称是草原女性题材三部曲。它们凝聚了阿尔毕吉乎数十年的体悟,十余载的心智,体现
-
《聪明女孩不再让步》评介
-
作者:
刘平
来源:
全国新书目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堂
人生道路
柏拉图
女权运动
翻译
中理想
哈特
聪明
女性形象
让步
-
描述:
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乌特·艾尔哈特的精辟分析已经成为经典。在《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一书里,她以柏拉图的名言开卷——我不知道哪条道路肯定能通向成功,我只知道有一条路肯定会导致失败——这就是事事迁就他人。她着重告诉女性朋友,为什么温顺使我们一事无成。她公开否定人们心目中理想的、每个女人所向往的那种温顺、友好、善解人意、谦逊、大方的女性形象,提出:反其道而行之才是正确的道路。坏女孩能来人间,照样能上天堂。该书使乌特·艾尔哈特一举成名,销量突破100万册,被翻译成15种语言。乌特·艾尔哈特是伴随
-
不尽银河滚滚来——中国影星历史画廊(二)
-
作者:
郭述
来源:
电影画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女主角
表演艺术
三十年代
银幕形象
影片
女演员
女性形象
二十世纪
人美
-
描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影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电影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银幕形象,以女性形象占主要地位,男性形象多属陪衬角色。这样,明星的光辉理所当然地体现在了女演员身上。阮玲玉、胡蝶、黎莉莉、王人美就是她们最集中的代表,可以并称为三十年代中国影坛的"四大名旦"。阮玲玉的自杀阮玲玉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影坛的一颗光芒四射的巨星,是一位极具才华的表演艺术家,被国外评论界称誉为"象葛丽泰·嘉宝那样的电影史上的伟大的女演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