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献给青年斯 的祭礼
作者: 海男   来源: 山花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约主持人   王安忆   花园里   陈染   王干   林白   张辛欣   铁凝   当代女性文学   告诉我  
描述: 特约主持人王干主持人语:海男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小说家,她与陈染、林白三个构成了“晚生代”小说家中“新三巫”,她们与王安忆、铁凝、张辛欣三位老三届之巫正好形成一种呼应与对应的关系。她们构成当代女性文学的两股潮汐。海男原本是诗人,“新三巫”都是由诗转向小说的,诗性的泛化与女性的凸化构成了她们小说的“新状态”特征。“新状态”原本与诗脉相通,接通女性之络后便更加状态化了,亦如河流日夜奔流。海男的小说是奔流的小说,是诗性与女性的双重奔流。这种奔流混沌而杂乱,辉煌而喧嚣,对我们以往的语言逻辑和阅读习惯是一种示威和挑战
我校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妇女学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理论   妇女学   妇女问题   研究中心   妇女解放运动   女性学   女教职工   作用与地位   参政议政   现状分析  
描述: 我校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妇女学研究我校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于1993年11月19日成立。中心成立以后,迅速积极地开展了各种学术讨论会及科研活动。中心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妇女理论研究学术论文发表会,分别以“以新的姿态去迎接妇女的新文化”、“论《当代朝鲜族女...
与“择男录取”论理
作者: 霍娟娟   来源: 成人高教学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男轻女   理工科院校   领导干部   乌鲁木齐市   女学生   女生   女青年   女性学   录取线   女大学生  
描述: 与“择男录取”论理霍娟娟"重男轻女",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项重要的"精神遗产"。这项遗产传了数千年,直到今天,有些人捧在手上,奉为"国宝",视为"家珍",爱不释手。前一阵子,看到报刊上有幅漫画,小品文抨击生育上的重男轻女,诸如一个女同志生了个女婴,...
丁玲回故乡
作者: 罗永常   来源: 人事与人才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产主义   师范学校   桃花源   国民党   丁玲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懂得人生   方竹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共产党  
描述: 1982年10月23日。 清晨,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在省、市文化部门的领导及作家、诗人的陪伴下,跨进了桃源师范学校。尽管已进入深秋时节,但整个校园郁郁葱葱,秋兰散发出缕缕浓郁的清香。老太太注视着宽敞整洁的校园,自言自语地念叨着:“变了,一切都变了!”如同女儿回到阔别已久的娘家,双目怎么也不够用。她,就是当代杰出的女性、文学巨匠丁玲。
倍受歧视的台湾妇女
作者: 京阳   来源: 黄埔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团体   性骚扰   台湾   数据显示   就业环境   生产线   女性学   主要表现   受歧视   统计资料  
描述: 据台湾妇女新知基金会、晚晴协会、基层妇女劳工中心、女工团结生产线、女性学学会及亚洲终止童妓协会等民间妇女团体指出,台湾妇女倍受歧视,主要表现在下列七个方面:(一)据近两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台湾共有三千多名未满18岁的少女被人口贩子贩卖成为雏妓。(二)据报道,在台湾,鉴于女性之各类性骚扰、性暴力层出不穷,令妇女无法享有免于恐惧之自由。(三)台湾的重男轻女观念仍根深蒂固。自1990年至1992年,头胎男婴与女婴的比例是110:100,第3胎及第4胎则是129:100。此项数据显示,每年至少有7000个女婴因性别
台湾新女性主义的高扬:谈《女强人》中女性意识的特质
作者: 温潘亚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男性文学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强人   女性自我   长篇小说   男性视角   女权主义文学   台湾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区别于男性文学的根本标尺,它既受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精神生活等因素的影。向与制约,又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衍进而不断充实发展。台湾80年代新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朱秀娟,在她的长篇小说《女强人》中建构了一种独特的女性意识,它既不囿于女性文学“寻找男人”或“雄化女人”的框架,又跳出“阴柔美”的男性视角,不弱化女性,既有女性自我的复归与生长,又努力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与升华,体现出对传统女性的淡化和对新女性主义的高扬。
赵玫:写作是自我的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花(上半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状态   女性作家   自我意识   女作家   文学传统   文艺思潮   文学创作   写作   西方   女性文学  
描述: 赵玫:写作是自我的事
独特的戏剧美学追求──白薇剧作论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清阁   访雯   苏斐   白薇   戏剧冲突   人生悲剧   戏剧美学   戏剧创作   袁昌英   游友基  
描述: 独特的戏剧美学追求──白薇剧作论游友基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戏剧创作比较薄弱。较著名的剧作家仅有白薇、袁昌英、赵清阁、杨绛等数名。白薇以剧作登上文坛。1926年4月,陈西滢在《现代评论》"闲话"中介绍了两位女性作家,其中一位是当时"几乎是谁都知道的冰...
台湾女性文学的新突破--简评“百万小说征文”首奖作品《失声画眉》
作者: 澹台惠敏   来源: 张家口师专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失声画眉》   文学评论   “百万小说征文“   台湾女性文学  
描述: 1990年,台湾文坛上空骤然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青年女作家凌烟以其长篇小说《失声画眉》一举成为台湾自立报举办的百万小说征文得主。此事当即轰动了整个台湾, 进而又波及到大陆文学界,故而值得对此做一番探讨。
《静静的顿河》中的一组妇女形象
作者: 王冰冰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伟大的史诗性悲剧作品,其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早已为世界所瞩目。但以往的文学评论界多注意的是对中心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的分析,而忽略了反映哥萨克妇女在历史风云中遭遇的妇女形象所体现出的历义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事实上,《静静的顿河》中对女性命运的描述,为这部作品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是小说内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极不容忽视的。 本文从此出发,分析作品中生活在麦列霍夫家周围的一组女性形象--个性解放型的阿克西妮亚,贤妻良母型的娜塔莉亚,浪漫、放荡型的妲丽亚、伟大的母性的伊莉妮奇娜和人
< 1 2 3 ... 43 44 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