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反思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诗歌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   文化反思   中国古代思想   女子   总集   《诗经》   作品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历史悠久,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即可见到若干女子的作品.然而,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古代女性创作的成就确实是难以与男性作家相比并的,与这种情况相联系,过去对古代女性文学的研究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今天看来,这种研究还是有不少工作可做。本文就试图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背景上,对女性文学创作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
作者: 高华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施叔青   台湾人   龙应台   李昂   女性题材   曾心仪   生为女人   陈若曦   社会政治制度  
描述: 台湾女性文学一般指女作家描写女性题材的作品,亦是中国女性文学的一个分支。海峡两岸尽管社会政治制度不同,但女性都经受着来自共同的传统文化长期积淀形成的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势力的影响。因而,台湾女性文学和内地女性文学有相通之处。而由于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形态、政治制度诸因素,台湾女性文学又
女性文学“雄化”之我见
作者: 吴黛英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隐形伴侣   张抗抗   对产生   性文学   后期作品   创作动机   男人和女人   女诗人   张洁   张辛欣  
描述: 关于女性文学的“雄化”问题,已引起了评论界的注意。近年来,涉及到这一问题的文章日渐增多。但大多数批评者对此持否定态度。即使是一些对产生“雄化”现象的种种原因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的文章,在
理想人格:女性文学的美学内涵
作者: 彭子良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危机   美学内涵   女性意识   评论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问题   理想人格   女性文学   发展趋势   语言学  
描述: 凡关心女性文学的人都不能不注意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女性文学创作正在悄然消失,另一方面关于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评论却热热闹闹、沸沸扬扬。有人甚至认为在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批评热后会出现女性主义批评热。我们且不管是否会出现这种批评热,单就目前的评论现状、评论气氛来看,它的热度就与女性文学的创作实绩,尤其是发展趋势不相称。张洁的《他有什么病》和谌容的《减去十岁》已经没有了对女性问题的着意思考,而张辛欣的创作也大有改弦易辙之势。对此,我们应该思考,这是女性文学由于自身的伴生性危机而带来的消亡呢,还是由外来因
当代广西壮族女性文学概览
作者: 朱慧珍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广西壮族   女作家   手法   壮乡   少年   主旋律   人到中年   作品   女性文学  
描述: 对于女性文学,文艺界有各种界定,我这里说的女性文学专指由女性创作的文学。广西壮族女作家一是年轻,二有活力。本文将评介的,除韦银芳已人到中年,其余四位(黄琼柳、李甜芬、岑献青、陈多)均是三十出头的年青人。她们虽然从七十年代末刚刚起步,但她们凭着自己的毅力、热情和才华,创作了一批引入注目的诗歌、小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反思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反思
女性文学批评的特色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女性文学批评   人际关系   兄弟姐妹   审美   女子   男子   文艺思潮   朋友   理论态度  
描述: 王绯在《女性文学批评:一种新的理论态度》(《当代文艺思潮》1987年5期)一文中指出: 男女两性在对理论、审美、政治、社会、经济,诸序列次序是不同的。男子一般对理论、政治、经济的关注和兴趣高于女于,女子对审美、社会的兴趣多高于男于,她们更注重人际关系,重视父母亲子的情感,兄弟姐妹的情感,夫妻的情感,朋友的
一个神秘的“怪圈”——女性文学的女性心理探幽之一
作者: 于青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词风   男作家   历史回溯   使人   在同一地平线上   女性心理   张洁   柳倩   刘索拉   张辛欣  
描述: 每一个熟悉女性文学的读者都能真实地感觉到:不管女性文学如何越来越从她原来狭小的天地走向广博的世界,无论女性文学如何洋溢着事业女性的独立人格的种种热情,在女性文学的字里行间、词风文气里,总是弥漫着一抹温湿的雾气。这雾气朦朦胧胧、模模糊糊,使人觉出一种女性心理不安定的“失重”。当我们把视角再向昨天的历史回溯时,便很惊奇
女性文学研究的新开拓--评《女性主义文学》
作者: 姚一风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文学批评理论   女性性别   双性文化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   人格   父系   审美价值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没有人怀疑文学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没人不相信女性文学批评理论或角度与方法的全新。但,寻求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新价值,《女性主义文学》(孙绍先著,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尚属捷足先登。它把“女性文学”推而广之为“女性主义文学”,提出“双性人格”的文学世界的走向,这不能不说是对“女性文学”研究的一个贡献。《女性主义文学》从考察父系文化对妇女的压抑与摧残入手,叙述了中国女性文学的艰难历程,
补白:女性文学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补白:女性文学论
< 1 2 3 ... 33 34 35 ... 37 38 3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