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在边缘的弱者: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印象
作者: 朱丽丽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戚润物   20世纪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文本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女性身体  
描述: 被称为众语喧嚣的时代的20世纪90年代即将从我们的眼前滑落,女性写作是其中一道鲜亮的景观,它的蔚为壮观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女性写作在这个众语喧嚣的时代的声音是什么?每一个弱势群体或相对处于边缘位置的群体所耿耿于心的目的都是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女性写作也不例外,它所处的弱势的边缘状态,固然成就了其独特的别具一格的写作姿态,因为“妇女写作会这样活跃和兴旺,是和她们所处的边缘位置有关系的”①,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女性写作又总是呈现出一种二元的背离状态;一方面是对于一切不公正与不平等的反抗与决绝,另一方面是挥洒不去的
解读全球资讯网上的台湾女性网站:由网站论述表现看性别与科技之关系
作者: 林宇玲   来源: 妇女与两性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化的方法   网际网路   论述分析   网路空间   女性网站   性别化的科技  
描述: 場機制的左右,營利屬性的女性網站較占優勢,其不但物化女性形象,也將性別議題納入商業體系之內。其次,從技術面來看,大多數的女性網站受到傳統性別觀念的影響,將網站建構成簡單的粉(紅)色領域,因而複製了宰制的意識型態。但科技無法完全地控制使用者,仍有拉子網站等意圖突破其侷限,讓科技能為婦所用。
宗教意识·道德情结·圣经方式——英美女性文学再认识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宗教意识   文学传统   女性主义批评   秩序   实践指导   当代   女性文学   男性中心  
描述: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语言、心理、文化角度解构男性中心的意识形态,达到建立女性自身的价值标准的目的,理论界呈现多元开放趋势。其中英美女性批评强调用女性的经验来质疑文学传统,批判男性权威意识,在女权运动中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但其女性经验充满着批评现实秩序和理性思辨的意识,时常流露出否定现存一切意识形态的过激态度,”从而“陷入人本主义的陷阱”。法国女性主义批评“赞颂女性生命中巨大的创造力和操纵语言的能力,
广告:岂止“吸引”那么简单?——商业广告女性形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
作者: 王珅   来源: 粤海风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文化理想   男性文化   男性消费者   文化信息   特写镜头   深层文化内涵   男权意识   男性视角   洗发水  
描述: 广告不仅传递商品信息,同时还传递文化信息。当前中国电视商业广告中频频出现女性形象,我们从中可发现广告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广告中常见的女性形象年轻貌美,出众的五官和形体在摄影机特写镜头的刻画下显得迷人、性感,是镁光灯的焦点与男性目光追逐的对象。女性肌肤频频暴露,配合着手指象征性的轻抚和自我陶醉的表情,成为广告商为刺激受众的观感兴奋点而广泛采用的技法之一。
刚柔并济的凯瑟琳·巴克莱——试评海明威笔下的理想女性
作者: 岑伟   来源: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海明威   女性   理想人物  
描述: 海明威作品中的主人公多为“标准男人” ,评论界也倾向于接受“海明威不会塑造女性人物 ,甚至对女人抱有歧视态度”的观点。本论文通过对《永别了 ,武器》中凯瑟琳·巴克莱这一角色的分析指出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并不仅仅是处于被动地位的道具 ,凯瑟琳就是一个立体的刚柔并济的理想人物。
从理想走向现实:女性文学的衍进——张洁与池莉小说比较谈
作者: 黄静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理想   女性文学  
描述: 本世纪 80年代后期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世俗文化的兴起 ,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随之变得愈来愈实际。与之相应 ,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也逐渐从对理想的追寻走向了对现实的确认。女性文学的这一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爱情婚姻观 ,人生价值观 ,男女两性关系。张洁与池莉是这一转变的两个代表作家
关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编撰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女性文学史   研究思路   研究视角  
描述: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的编撰工作自 80年代中后期开始起步。迄今为止 ,影响较大、集中代表了学术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的 ,当属《浮出历史地表》和《2 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两部史著均具有开创性 ,同时也都存在局限和缺憾。今后在撰写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时 ,当注意在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的进一步拓展 ,二是研究方法的开放与包容。
非政府组织话语及其对中国妇女组织的影响
作者: 仉乃华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   中国   非政府组织   妇女组织  
描述: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是随着中国成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东道主而进人中国的。当中国首次派出妇联去参加一个非政府论坛的地区筹备会时,第一个引起争议的问题就是妇联是否是“真正的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作为对否认妇联是
撕裂虚幻神话,仿真现实人生:论池莉“崭新的眼睛”关注下的女性
作者: 雷明俐   来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现实主义   池莉   母亲   爱情   婚姻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自 8 0年代中期以来 ,女作家池莉的小说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于她使用“崭新的眼睛”撕裂了长期以来由众多的文学作品所虚构出的美好人生和理想生活的神话 ,仿真出了她眼中真实的生活。从池莉崭新眼睛关注下的女性形象中 ,我们可以看出她对母亲、爱情、婚姻等问题的真实认识和态度
女性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误置:评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作者: 李爱红   来源: 平顶山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情感   集体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通过林白《一个人的战争》的文本分析 ,揭示女性文学由“五·四”时期发展到 2 0世纪 90年代之后出现的一些偏差———由于缺乏真正的个体人格独立和人道主义的大背景 ,被误置为一种消解女性 ,最终消解个性的文学 ,由此落入传统的男权文化的陷阱
< 1 2 3 ... 30 31 32 ... 54 55 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