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307 条
-
168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意识
-
作者:
伍艳萍
来源:
大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奥斯丁女性意识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feministliterature)与女性文学(women's liter-ature)不同,前者是女权运动的旁支,凡反映妇女在男权社会的困境、挫折以及奋斗的文学作品都是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奥斯丁用现实主义手法,直接地反映出女性在家庭空间的困境.她凭借自己的"女性经验",真实地描画出属于女性性别的想象与女性性别的历史.奥斯丁的作品里表现出女性主义文学初期的特征.她通过既顺从又叛逆父系文学准则,绵里藏针地取得了女性文学的伟大实绩.她的作品具有鲜明而独特的女性意识.
-
关锦鹏电影女性意识探究
-
作者:
别蓉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同性恋身份认同
女性意识
关锦鹏
自我救赎
-
描述:
作为香港男性导演中唯一以女性作为一贯题材的导演,关锦鹏以其柔媚、细腻的古典美学电影风格塑造了众多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及不同个性的女性形象,这使得他被称为“女性主义导演”,其电影亦名为“女性电影”。在其电影创作中,关锦鹏往往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关注女性生存状态与悲剧命运,传达了对女性深切的关怀与悲悯之情,表现了独特的女性意识。然而从本质上来看,这种独特的女性意识其实是关锦鹏在追寻自身同性恋身份认同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对于真正女性意识的想象与模拟,因此往往有着某种局限性,缺少对现代女性精神中追求女性独立自主意识,
-
经元善与中国女学堂的兴办
-
作者:
赵丽华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女学堂
经元善
兴女学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
-
描述:
发展的情况。戊戌政变之后,受“救亡图存”时代主题的召唤,中国早期的女权运动产生并发展起来。兴女学和不缠足运动是此项运动的两项主要内容,是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切入点。正如陈东原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
-
论美国的第二次女权运动
-
作者:
冯颖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妇女
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运动
-
描述:
美国女权运动有着200年左右的历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世纪60年代以前,女权运动围绕选举权而与废奴运动相结合;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与禁酒运动相互渗透;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女权运动以独立的社会力量胜利获得选举权;20世纪60年代在民权运动的带动下以争取男女平等为主要目的的第二次女权运动兴起。美国的第二次女权运动也称为美国当代妇女运动,是美国妇女为获得与男性真正平等的权利而进行的再次努力,也是继第一次女权运动后对妇女地位和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再思考的产物。与第一次女权运动相比较而言,以
-
五四妇女解放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确立
-
作者:
李卫
亢凤华
来源:
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确立
妇女解放运动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五四时期
-
描述:
五四时期开创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纪元,这个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相比之前任何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最大的不同在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经广泛传播后成为妇女运动的重要指导。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最大的特点是要求把妇女解放同社会解放联合起来考察,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传播、发展并孕育了其最终的确立的土壤。
-
病之花:论中国新时期女性小说的“病女”形象
-
作者:
李矜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病女
女性小说
隐喻
诗学
-
描述:
“病女”是女性文学中一个“常态化”的艺术形象。作为女性写作的重要主题,它不仅承载着还原女性生存真相,为压抑、缄默的“第二性”立传的使命,还负载女作家观照现实,探究自我,确立女性话语权威的愿望。虽然
-
幻影中的女性:苏曼殊诗中之女性研究
-
作者:
侯如绮
来源:
东海中文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苏曼殊
匮乏
女性形象
-
描述:
苏曼殊的作品在塑造女子形象时,不管是在表现女子的感情、以及女性外在形象的描写上,都倾向於同一类型女性的写作。她们虽然在创作上出现的时间各不同,但是大多都是沉溺於愁情,外型柔弱而楚楚可怜;而也因此这些诗作被视?是「价值不大」的绮艳之诗。然而,如果以此局限的角度观看苏曼殊这些作品,将无法了解如苏曼殊此一作家复杂的艺术心灵。
这些女性在作品中,多半能够带出僧人苏曼殊在爱情与修道之间的心理挣扎,这种特殊的身世经验与自我坦白的诚实写作,是他写作的一个特点。我们除了从此中感受到苏曼殊诗作中的真诚与特殊性外,也发现苏曼
-
人与性:女性自我的真实镜照——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女性观照视野
-
作者:
肖南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思想
真实
中国古代文学史
文学作品
观照
女性自我
人的文学
现代女性文学
-
描述:
从表现人的角度说,文学是“人的文学”.作为人的“半边天”,女性的文学也应是“人的文学”的“半边天”。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由于众所周知的封建社会思想、文化、礼教、伦理等方面的禁锢,女性作家屈指可数,反映女性的文学作品不多,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
-
女性意识的混沌与觉醒:试论英美女性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的发展演变
-
作者:
窦芳霞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女人
女性意识
混沌
觉醒
英美女性文学
-
描述:
疯女人一直是众多女性作家所钟爱和关注的形象。英美女性文学的疯女人形象从《简.爱》的伯莎.梅森到《黄色墙纸》的我再到《秀拉》的秀拉,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中,经历了被禁锢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奋力解除禁锢从黄墙纸后爬出来的疯女人和不屈不挠将疯狂进行到底的疯女人三个阶段。疯女人所走过的从被禁锢到完全独立,从他者到自我的疯狂之路,正是女性自我意识由混沌到觉醒、由蒙昧到成熟的发展演变过程。
-
从女性服饰的变化看中国女导演电影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
作者:
陈郦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影
女性服饰
身体
女性主义
-
描述:
一代一代的女性导演在中国电影史上彰显着不同的成就和意义,为女性主义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的华丽篇章。现如今研究群体性电影,第六代电影,独立制片电影等等的电影中。都包括有女性导演。我的这篇论文将国内大部分女性导演全都集合在一起,以历史为主轴,以电影为文本,从女性服饰的变化为切入口,来看看女性导演是如何利用电影这个媒介如何从电影中女性形象、文本结构以及文化控制上的性别差异等方面入手,来揭示惯常的摄影机、演员和观众的传统关系及电影叙事模式和结构背后人们习以为常的父权制文化机制下女性被压抑的事实,进而瓦解电影对女性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