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评:以许氏《漱玉词》译本为例
作者: 熊婧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清照   《漱玉词》   许渊冲   文学翻译理论   评述  
描述: 李清照(1084─1155)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诗人,婉约派代表词人,其创作的诗词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善于以其女性身份和其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深化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李清照的词集《漱玉词》收录了五十多首词,其各具特色,语言清丽,是中国文化宝库的灿烂瑰宝。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了解丰富璀璨的中国古代文化,很多学者在古典诗歌翻译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不少学者不仅亲自从事翻译实践,而且还就诗歌翻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当今中国的诗歌翻译
托尼·莫里森《秀拉》中主要“男孩”形象解读
作者: 马小雪   来源: 聊城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秀拉》   托尼?莫里森   黑人男性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关于她的小说,评论家往往着眼于从文化批评的视角分析黑人文化与白人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包括种族政治、性别歧视等问题。他们将莫里森的著作置于整个黑人文化背景中,去审视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冲撞,或者是将非裔美洲人独立的文化与白人文化相比较。在大多数关于莫里森《秀拉》的评论中,秀拉、内尔、夏娃这些女性形象被分析的较多。但是,很少的专家学者去关注《秀拉》中的男性形象,并且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事实上,黑人男性是黑人女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
多丽丝莱辛的追寻
作者: 王晓君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正义   幸福   追寻  
描述: 多丽丝·莱辛作为英国战后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生命中充满了对公平、正义、幸福、写作的追寻。如同笔下的众多女性人物一般,莱辛是一位集众多角色于一体的知识女性:活跃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穿梭于各类左翼作家团体,参加品目繁杂的集会……我们试图对社会活动中、个人幸福道路上、自我实现过程中的莱辛进行评析。在对其人生轨迹分类概括的同时,希望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追寻”的本质及影响。 通过研读国内外莱辛研究专著,及对国内研究所处阶段的分析、判断,认识到莱辛研究中存在的偏差与不足。在通读莱辛回忆录、作品的基础上,一位敢于面
黄峨及其散曲研究
作者: 黄艳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散曲   豪放   黄峨   女性文学   离愁悲思  
描述: 黄峨,作为明代著名曲家,作为状元杨慎的妻子,学术界对她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处于起步阶段。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女性创作散曲的并不多,黄峨可以说是闺阁群体创作散曲的开创者。本篇论文以黄峨散曲为切入点,以
周梅春小说研究
作者: 李佩嬬   来源: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梅春   母女关系   城乡迁徙   女性文学  
描述: 周梅春於民國六十四年至九十二年間先後發表了《純淨的世界》、《轉燭》、《夜游的魚》、《天窗》、《看天田》、《黃昏的追逐》、《暗夜的臉》、《蝸牛角上的戰爭》等八部小說,是台灣當代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小說的書寫內容著重對社會現實的關懷,以細膩的筆法描繪人們所面臨的生活問題。其小說觀照社會多層面向,例如兩性婚戀、母女關係、女性遷徙意識、老人安養與兒童教養等,鋪展出不平凡的感觸與內蘊,小說更具有反映時代的意義。本論文計分六章:第一章「緒論」:共分「研究動機與目的」、「周梅春的小說創作」、「文獻探討」、「章節架構」。第
鱼玄机及其诗歌成就
作者: 彭琼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成就   鱼玄机   女冠诗人   史料价值  
描述: 唐代为我国历史上空前强盛时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文化昌盛。如此盛世背景之下,佛教、道教及西方宗教等各种宗教都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冠诗人:她们既是宗教人士,又是诗人。在
发挥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优势促进首都和谐稳定
作者: 暂无 来源: 2010首都综治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妇联组织   社会管理   社会稳定   公共服务   机制创新  
描述: 社会管理工作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七大以来,政府加快了职能转变,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社会管理格局,逐步把部分具体的、技术性、行业性、服务性、协调性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移出来,形成政府调控、社会组织和公民协同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新机制。妇联组织既是党领导下的妇女组织,是党的一个群众工作机构,同时,又具有非政府、非营赢利、公益性、自主性等属性,是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重要力量,是党开展妇女群众工作的主要阵营,具有密切联系妇女群众的工作优势。
攻击方式的内隐偏好与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研究
作者: 杨璟   罗婷   申传刚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内隐性别刻板印象   攻击方式   内隐偏好   性别差异  
描述: 本研究旨在从直接一间接、身体-言语和积极-消极三种攻击方式的角度考察攻击方式的内隐偏好以及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并探讨其性别差异。本研究随机抽取92名大学生(42名男性,50名女性)采用3(攻击方式:直接/间接,身体/语言,积极/消极)×2(目标概念:自我/非我,男性名字/女性名字)×2(性别:男性/女性)的混合设计(其中目标概念为组内设计变量),运用内隐联系测验(IAT)测量内隐偏好及内隐性别刻板印象。
李清照
作者: 陈玉兰   来源: 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南宋   诗词文  
描述: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词人,工诗能文,其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清照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
唐五代商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洪英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代商贾小说   唐五代   商妇   女性形象   女商人  
描述: 据笔者统计,唐五代商贾小说中女性形象主要包括以下两类,第一类是商人,第二类是商妇.无论是商还是商妇,其性格特征中始终都有坚强、强悍.商人重利轻别离,商妇必须要支撑整个家庭,必然会培养出唐代商贾小说中的强悍女性形象,同时唐代商妇的性格特征也是社会思潮的必然表现(女权的强大).
< 1 2 3 ... 231 232 233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