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性别偏好对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 余红心   来源: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偏好   影响   人力资本存量   研究  
描述: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作为经济生产的投入要素之一,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发挥出人力资本存量的直接效应。在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表现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进而提升了劳动生产率,最终引起各部门产出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关系着人口素质的提高,关系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源头活水”。与此同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男性性别偏好突出,男性的人力资本投资远高于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在已有关于性别偏好与人力资本关系的研究中,集中
辛夷坞小说及其文学效应研究
作者: 欧冬春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效应   特色   辛夷坞小说  
描述: 2013年,随着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大热,原著小说作者辛夷坞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作为“80后”女性作家写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作者辛夷坞从原本一个低调、知名度不高的网络作家一下子受到广泛的关注。辛夷坞的小说以描写青春为主题,其小说中特有的“温暖中带有悲伤”的风格使得她在网络中已经滥觞的青春小说中脱颖而出,以“暖伤青春”的独创小说类型在小说界占据了一席之地,小说的特色鲜明,赢得更广泛的喜爱。同时随着小说出版和电影的推广,一时间引起了网络与现实生活中包括电影改编在内的十分轰动的文学效应。辛夷坞作为广西的“
走向经典——铁凝作品传播与接受研究
作者: 王晓娜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教育   经典化   文学史   铁凝   文学奖  
描述: 研究铁凝作品的经典化,梳理铁凝作品的传播与接受的过程,借此来一窥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经典化的复杂情况,是一个颇具价值和意义的命题。关于铁凝作品在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是如何走向经典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前经典化时期的构建。1957年出生的铁凝自1973年发表处女作《会飞的镰刀》到1984年底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成为作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理事。铁凝在早期取得的成绩,除了铁凝自身的创作才华和农村插队期间所获得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河北优秀老作家徐光耀、孙犁等人对后辈作家的大力提携和引介也是极其重要的;
道家思想对朝鲜朝许兰雪轩诗歌创作的影响研究
作者: 付晶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许兰雪轩   诗歌   道家思想   影响   朝鲜朝   研究  
描述: 许兰雪轩,是写入文学史的朝鲜朝著名的女诗人。她从小学习汉字和汉文学,受中国古代诗歌影响至深。她一生命途多舛,创作了200多首诗歌,其诗歌在朝鲜和中国都得到了广泛传播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载于《兰雪轩诗集》中的许兰雪轩的诗歌为中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影响研究、文本研究和跨学科的研究等方法,以道家思想影响为切入点,对其诗歌创作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历史、政治、文化、家庭及个人婚姻生活等方面阐释其诗歌创作的背景;从道家思想影响的角度去剖析许兰雪轩的诗歌创作,包括道家的文学观和哲学观两个方面。从有无相生的辩
《红楼梦》中雅集及其文学创作研究
作者: 蔡培青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雅集   《红楼梦》   文学创作  
描述: 18世纪中叶,我国出现了一部描写封建大家庭乃至整个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伟大作品——《红楼梦》。自建国以来,学术界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和诗词曲赋的研究越来越多,对《红楼梦》中雅集及其文学创作活动的整体关注却较少。同时,亦有不少研究成果涉及对《红楼梦》中闺秀才媛结社赋诗等女性文学创作的研究,但真正把雅集及其文学创作活动作为一个专题研究对象的成果却不多。本论文就是对《红楼梦》中雅集及其文学创作研究做一番初步的尝试,希望通过对《红楼梦》文本的细读,从雅集的视角,加深对《红楼梦》文化内涵的挖掘,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原创文学网站的媒介社会学分析——以晋江文学城为例
作者: 牟丽蓉   来源: 湖北民族学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晋江文学城   作者情况   受众状况   媒介传播效应  
描述: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日益成为人们娱乐、交流、学习的常用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网站顺应网络发展的趋势,不断壮大自身。原创文学网站作为专业网站的一个构成部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渐成长为文学传播的重要载体,占领了文学阅读的半壁江山。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文学生产、销售、出版、传播的机制,而且带来人们消费方式、阅读习惯、接受心理的重大变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本文立足媒介社会学理论框架,以女性文学网站晋江文学城为例,从作者、受众、传播内容及传播效应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
性别操演理论视域下的身份认知研究
作者: 李雅哲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身份认知   种族身份认知   朱迪斯·巴特勒   性别操演  
描述: 作为近几年兴起于西方的性别研究的重要一支,性别操演理论对改变人们关于性别本质的深层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990年朱迪斯·巴特勒在《性别麻烦》中首次提出了性别操演理论,其根本目的在于解构性别的本体概念,同时将性别建构为流动性的和过程性的身份。不论是在性别研究领域,还是在女性主义文学领域,性别操演理论均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本论文旨在探索运用性别操演理论分析性别、种族、文化等边缘身份话题的适用性,同时借用《紫色》、《骨》、 《孙行者》、 《中国娃娃》等美国少数族裔文本研究性别操演理论在文学文本
德吉卓玛研究
作者: 拉毛卓玛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品格   德吉卓玛   诗歌   散文  
描述: 本文围绕蒙古族藏文女作家德吉卓玛的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和文学创作过程,对她的人品、作品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研究。德吉卓玛,1967年生于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智合茂乡一个普通牧民家庭,1990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大学毕业后,先后从事教师、秘书和翻译工作,担任河南县妇联主席、宣传部部长等职务,2004年考入青海省党校社科专业研究生班攻读硕士研究生,现任青海省黄南州纪检委常委。她自小热爱写作,凭着对写作的热爱与努力,于20世纪80年代正式步入藏族文坛。她步入文坛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方兴未艾,知识界大量翻译和介绍外域作
从《图雅的婚事》到《白日焰火》
作者: 石雪   来源: 首届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民族寓言女性形象西方视角独立电影  
描述: 2014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电影年",64届柏林电影节对中国电影来说更是一次盛会。一部《白日焰火》囊括了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这两个最重要的奖项,这在中国电影中尚属首次。回溯上次中国电影斩获金熊,还是2007年王全安导演的《图雅的婚事》。本文将两部分别夺得金熊的并且能够代表中国独立电影较高水平的影片放在一起,对两部电影所反映的社会变化、被阉割的男性以及女性形象的转变和西方视角下的中国电影
论秦淮八艳与金陵十二钗的联系与影响 读《红楼梦》有感
作者: 曹瑞冬   来源: 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应征论文论文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秦淮八艳   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   秦淮文化   曹雪芹   南明  
描述: 书中占有那样不寻常的位置,这决不是毫无因由的。由此不能不让人想到曹雪芹自身的情感生活。[1]同时也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曹雪芹耳濡目染甚至亲身经历的秦淮文化。相距曹雪芹时代最近的,也是秦淮文化最辉煌时期的是明末
< 1 2 3 ... 203 204 205 206 20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