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307 条
-
批评话语视角下经典童话的性别研究
-
作者:
王晓敏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词汇层面
经典童话
句法层面
批评话语分析
-
描述:
本论文利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安徒生的三个经典童话进行了分析,属于社会性别研究,旨在揭示其中性别表征的差异,以及暗含的性别偏见。 社会性别与语言领域的批评家们做了大量研究,以揭露语言中所暗含的性别歧视,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男女不平等的现状,从而为实现男女平等做出贡献。这些研究否定了传统的男女权力关系,而批评话语分析主要关注社会权力的滥用、控制和不平等现象,两者具有共通点,因此,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批评话语分析可以用来为性别研究的目的服务。然而,对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做一下回顾,我们发现,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空白。
-
英语学习词典中的政治正确
-
作者:
范莎莎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语学习词典
语用信息
政治正确
例证
释义
-
描述:
受20世界下半页美国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和黑人运动的影响,美国的自由派认识和激进分子提出了“政治正确”原则,力图为长久以来受压迫和不公正待遇的妇女和少数派人士声张正义。由这一原则引发的政治正确运动先后在60年代和90年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进入21世纪之后,这股推行“政治正确”的运动之风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有加强的趋势。 受“政治正确”运动影响,人们极力推行使用政治正确的语言。用“他”泛指男女的用法已被“他”或“她”所替代。词典编撰者开始收录政治正确的语言并对其做详尽的注释和说明。本文试着对“政治
-
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研究
-
作者:
杨亚庆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根源
语言风格
性别
差异
-
描述: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妇女运动的兴起,吸引了许多学者研究女性使用语言的特点。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形成了女性语言学这门新的学科。一些著名学者如莱科夫(Lakoff)、齐默曼(Zimmerman)、韦斯特(West)、亨利(Henley)等追溯了语言性别差异的社会根源,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重点逐渐转移到了交际中的语言风格方面,力图在更高的层次上较为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语言使用和性别差异的关系问题。本文建立在前人的方法和理论之上,试图通过研究,深入探讨人们在交际时体现出的性别差
-
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巧合性死亡探析
-
作者:
游牡利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教观
巧合性死亡
小说创作
乔治·艾略特
道德主题
女性主义
-
描述:
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英国四大女性作家之一,但是不同于其他三位女性作家,艾略特的小说涉及的范围超出了女性狭窄的生活视野,而且往往带有深刻的道德主题和深刻的哲理性,并因此被后人誉为“严肃小说”。艾略特
-
The Stud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Jane Austen's Sense and Sensibility
-
作者:
黄秀丽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智与情感》
合作原则
修辞
礼貌原则
会话含义
-
描述:
简·奥斯汀是英国为数极少的著名女性作家之一,在她一生中共完成了六部长篇小说,而《理智与情感》就是其中较为经典的一部。关于世界经典女性文学作品《理智与情感》的研究可谓不胜枚举。中外学者分别从奥斯汀对婚姻的看法,对理智和情感的态度,对女权主义在作品中的应用,以及她的语言风格和叙述技巧等做了全面的研究。可是系统地研究并剖析《理智与情感》里颇为丰富的会话含义,以此欣赏人物对话并挖掘人物性格和作者的写作动机则不多见。本文正是这样的尝试。 对话是文学创作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和基本手段。奥斯丁在创造人物对
-
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对欧洲成长体小说的继承与创新
-
作者:
潘文一
来源:
聊城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成长
叙事策略
继承
欧洲成长体小说
创新
-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的黑人女作家,被誉为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之母。《他们眼望上苍》是赫斯顿的代表作,因其对美国黑人生活及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微妙揭示而赢得普遍认可,成为美国大学中黑人文学与妇女文学的必读作品。小说在许多方面继承了欧洲成长体小说的传统特征,并在很大程度上对之进行了超越与创新。本论文在梳理欧洲成长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析赫斯顿在创作中对这一小说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三章。绪论介绍了作者赫斯顿及其作品;详尽地梳理
-
佐拉·尼尔·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喻指
-
作者:
苏鑫
来源:
宁夏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喻指
佐拉·尼尔·赫斯顿
《他们眼望上苍》
-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1981-1960)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重要人物之一。 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这部作品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重新挖掘,引起了 评论界极大关注,被誉为黑人文学、女性文学和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许多 文学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的女性主义主题、叙事策略、形象丰满的人物和诗化的语 言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 在众多的批评资料中,很多批评家都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研究这部作品。很少 有人用喻指理论对此小说进行过研究。因此,本篇论文主要依据小亨利·路易 斯·盖茨的喻指理论,对《他们眼望上苍
-
志烈秋霜,心贞昆玉:刘淑《个山集》研究
-
作者:
刘李英
来源:
华东交通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淑
刘淑英
《个山集》
-
描述:
明末清初鼎革之际,世事纷攘,外遭异族侵扰,内有农民起义。民族危难时,仁人志士誓死抵抗,其间,涌现出一批气节卓著的女子,她们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坚定的报国信念,在危难时挺身而出,御敌沙场,如秦良玉、沈云英、毕著、刘淑诸女子,而后两者尤其又以能文能武、文章韬略兼擅而名于后世,严迪昌先生在《清诗史》中把她们归为“女杰型诗人”。刘淑(1620—1658?),生于文章节义世家,幼承庭训,不仅饱读诗书、博通经史,而且长于兵法、剑术。清军攻占家乡吉安时,刘淑有起兵之举。故而其光辉闪耀处,不仅在于文学上的才华横溢,更在于
-
《审判》中女性形象及情感关系
-
作者:
马斐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夫卡
情感关系
女性形象
-
描述:
《审判》是卡夫卡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里,卡夫卡刻画了与主人公有关系的三位女性。虽然这三名女性笔墨不多,但是对于主人公的命运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这三名女性的功能相似,主人公分别向其寻求帮助,但是最后都不免失败。种种形象都有卡夫卡现实感情的影子。
-
广告中这样的女性形象不妨多一些
-
作者:
李娅莉
来源:
电视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科技产品
电视广告
社会精神文明
代言人
中这
笔记本电脑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
描述:
以前出现在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花瓶型的,二是贤妻良母型的,三是从属附庸型的。而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女性在广告中的形象正在改善,地位也逐步上升,甚至以往由男性垄断的高科技产品中也出现了女性的身影,如HP笔记本电脑就以国际著名女设计师为代言人……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