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报纸的性别话语建构及内在冲突
作者: 张桂芳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报纸   消费主义   性别话语   女性人物  
描述: 女性报纸为了突出自己的性别特色,在四个层面试图建构具有女性特质的性别话语:其一,色彩、版式的女性气质;其二,大量的女性人物报道;其三,以女性需求为目标的内容设置;其四,女性视角与女性话语方式.在具体策略上则注重性别化运作,颠覆男女"看"与"被看"的关系,突出女性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责任感,用女性专家的声音纠正弱势女性的刻板形象.尽管女性报纸努力建构统一的女性话语体系,但女性主义、男权意识与消费主义的纠结,导致其话语内部仍然存在着冲突.如何解决这种冲突是女性报纸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男性视野下的女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海   男性视野   解析   女性形象  
描述: 近年来王海 从不同的角度,关注着婚姻家庭中女性的生存状况。她笔下所刻画的女性形象,都是按照男性视野和男性的心理期待、性别恐惧来展开想象的。王海 作品中的女性,间接地满足了男性的欲望期待以及对男性文化秩序的重构。
孙犁女性描写的特点
作者: 李中华   来源: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描写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孙犁   蒲松龄   文学园地   文学史   女性形象  
描述: 很多男性作家善于写女性,很多女性作家善于写男性,而且,文学史上好像有这种规律:男性作家赞美的女性形象容易在文学园地里大放光芒,受到人们的关注.例如,蒲松龄以巨大的热情描写的青玉,曹雪芹描写的林黛玉、薛宝钗,冯梦龙极力称赞的杜十娘等,都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倾诉与咏叹:王安忆的女性世界
作者: 王蕾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孤独   欲望   王安忆   女性  
描述: 王安忆通过描述女性在欲望、情感等方面追求主导性地位的努力,从而想要获得与男性平等和谐的地位及关系,却最终走向了失败,陷入了孤独。本文通过对王安忆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与分析,欲探寻从开始的抗争到最终的认同,作者展现的对女性生存现实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理想与追求。
陀思妥耶夫斯基女性观刍议
作者: 万冬梅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陀思妥耶夫斯基   女性问题  
描述: 俄国19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家日记》中,塑造了一系列的问题女性形象,并借此表露出自己对当时社会存在的许多问题(如,女性问题、犯罪问题等)的观点。其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女性观充满了矛盾性,尤为引人关注。
呐喊的勇士:析汤亭亭的《勇士》
作者: 罗琛   罗曼   来源: 黑龙江史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呐喊   文化碰撞   传统   华裔  
描述: 汤亭亭是美国华裔文坛中最具影响的优秀作家之一。她的成名作《勇士》描述的女性人物用自己独特的呐喊方式反抗传统的迂腐和现实的不平等。文笔创造手法独树一帜。作者本人也就是在两种文化碰撞下磨砺而成为一位勇敢的华裔女性勇士。
维吾尔族妇女“恰依”初探
作者: 徐黎丽   李智环   玛丽亚·雅绍克   来源: 民族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   维吾尔族   “恰依”  
描述: 恰依为维吾尔语,其词意相当于汉语的定期聚会。如今越来越多的维吾尔族妇女走进定期举办的恰依,通过聊天、诉苦、互助而结成真诚的友谊,表现形式则与维吾尔族传统的饮食和歌舞密切结合。这种集娱乐与互助为一体的民间妇女组织在现代维吾尔族妇女生活中大放异彩,具有不可替代的现代家庭及社区价值。
浅析“界同时进化”思想
作者: 问俊玲   来源: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时进化   女界   进化  
描述: 近代以来,中国的有志之士为寻求妇女解放道路,提出了许多新思想。五四时期的界同时进化思想,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它不仅在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女性主义立场视野下的女性主义翻译观
作者: 董海琳   来源: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境遇   女性主义翻译观   女性主义立场  
描述: 女性主义立场论力图消灭包括性别压迫在内的一切压迫和等级制度,建构一种真正解放的知识论。女性主义翻译家认为,女性生理和女性经验决定了她们特有的与男性不同的观察视角、思维方式以及写作风格,也就是说,女性作品具有明显的女性意识。众多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者特别是女性研究者都在努力地摆脱圣经中那根"多余的肋骨"的阴影。
女性的编织:新版电影《画皮》的女性主义视域分析
作者: 郑磊   来源: 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皮》   形象分析   女性主义  
描述: 关于蒲松龄的聊斋小说《画皮》,至今已经被不同时期的不同导演拍成了不同特色的电影。我们拟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主要分析著名导演陈嘉上执导的新版《画皮》,并从三部老版电影《画皮》与新版电影的比较角度,对新版《画皮》中的三位性形象进行分析,进而概括出了完好型、男人婆型、主体自我型三类女性形象。
< 1 2 3 ... 19 20 21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