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新感觉派文本的“尤物叙事”
作者: 乔以钢   孙琳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感觉派   都市   隐喻   尤物叙事   女性  
描述: 新感觉派作家借助以物化修辞和妖魔化倾向为特征的"尤物叙事",拟想出一批具有现代品质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女性形象构筑了充满悖论的两性关系,她们既是作者笔下被物化、魔化的对象,又对文本中的男性构成支配性力量。形成这种悖论关系的深层原因来自"尤物叙事"中"女性-城市"潜在的互为隐喻。其中不但体现了叙述人的性别身分,更体现出特定历史环境中作家对都市现代化的复杂心态。
文学艺术家的心理定势
作者: 梁安全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与肉   花园街五号   文学艺术家   陆文婷   古典戏曲   崔莺莺   杜丽娘   文艺现象   林黛玉   心理定势  
描述: 在新时期的艺苑里,人们惊讶地发现,《灵与肉》《绿化树》《花园街五号》《乔厂长上任记》和《故土》等一大批作品,都隐含着我国古典戏曲和小说的“才子淑女”或“英雄才女”的传统格局;同时,人们还发现,当代的陆文婷、童贞、冯晴岚和袁静雅等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的体态神韵和精神气质与古代的崔莺莺、杜丽娘和林黛玉很相似。如何解释这种文艺现象呢?有的论者指出,这就是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瑞士精神病学家容格所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的具体表现。但笔者认为。上述的文艺现象与容
1940年代延安文学中的妇女问题
作者: 李振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贤妻良母主义”   妇女问题   抗战   性别  
描述: 1940年代延安由反对“新贤妻良母主义”而展开的一系列讨论,从表面上看好似由女性立场出发并试图改变女性困境,却在不自觉中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女性的独立与解放、女性境遇的改变、现实进行的妇女运动,都被赋予了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全民抗战”。唯有在“全民抗战”基础上进行的妇女解放才是有可能的,才是具有合法性的。
国民革命时期两湖地区的妇运组织者研究
作者: 李里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民革命   两湖   妇女运动组织者   社会动员  
描述: 1926—1927年,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推进,两湖地区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妇女运动。这场运动对于当时两湖地区社会震动极大。然而,研究者们习惯从中共与国民党的政策与路线等问题来考量这场运动,从而忽视了探析运动组织者所属的社会群体。本文旨在从社会群体视角出发,对她们的社会动员重新审视。当时的妇运组织者是以知识女青年为主体的女性革命者。与男性革命者相比,她们缺少社会群体的有力支持,所以更多地依赖政党的权威。当这种上层权威丧失时,她们将面临社会的更大排斥。
《向警予年谱简编》的补遗
作者: 何先义   何先培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日   补遗   妇女周报   妇女运动   女工   罢工   蔡和森   女国民   年谱简编   向警予  
描述: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今年第一期上发表了戴绪恭同志的《向警予年谱简编》(以下简称《简编》),该文简明扼要,读后颇受启发。不过,我们感到《简编》尚有不足之处。其中关于向警予烈士的某些重要的历史事实,其历史背景说明不够,并漏编了向警予烈士的一些重要的活动,个别的地方还有弄错了的。为了更准确地编好革命先烈的年谱,现提出来,与戴绪恭同志商榷。一、关于某些活动的历史背景
推广社会性别意识,促进女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女性学学科建设与社会性别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女子学院召开
作者: 胡桂香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学院   社会性别意识   社会性别研究   女性学   推广   湖南省教育厅   学术研讨会   学科建设  
描述: 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十八大报告之际,为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推广社会性别意识,促进女性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2012年12月7日,“全国女性学学科建设与社会性别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女子学院召开,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湖南省教育厅、宣传部、社科联等部门领导共计80余人参加会议。
弗吉尼亚·伍尔芙对中国当代女作家的影响
作者: 罗婷   崔海妍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响   弗吉尼亚·伍尔芙   中国当代女作家   女性主义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现代英国著名作家和女性主义先驱,她对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尤其是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和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伍尔芙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开启了中国女性潜藏的女性意识和欲望,引发中国女性对自身经验和生存处境的思考和审视,促进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繁荣。
弗吉尼亚・伍尔芙对中国当代女作家的影响
作者: 罗婷   崔海妍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现代英国著名作家和女性主义先驱,她对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尤其是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和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伍尔芙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开启了中国女性潜藏的女性意识和欲望,引发中国女性对自身经验和生存处境的思考和审视,促进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繁荣。
论中国大陆关于西方性别诗学的研究(1985-2005)
作者: 万莲子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的西方性别诗学研究   中国性别诗学   译介  
描述: 中国的西方性别诗学研究可从两个层面来认识,一是翻译介绍的,一是评析阐释的。这两个层面的工作,是全球化视域里自然会发生的异质文明之间授-受或受-授互动的文化生态情形。近20年来中国真正能够集中体现他山之石学术思维拓新效应的,莫过于有一定代表性的西方性别诗学译介、论评的专著。这些关于西方性别诗学的论著,都集中指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论意义上,因此,当仅仅以此反观中国大陆性别诗学现状时,西方女性主义的标杆高高竖立,也就毫不奇怪。这是其所长也是其所短,长处在于对西方语境的执著,力图显出传输链条上的原生态的真
性别理论视野下的多元对话―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述要
作者: 孟庆澍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2005年10月15日至19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河南大学文学院与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在开封、洛阳两地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围绕女性文学研究的转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等问题,展开了切实而深入的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