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格调高雅 诗意浓郁——论《战争和人》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朝红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的塑造   心理视角   作家   对比描写   女性形象塑造   抗日战争时期   作品   诗意浓郁   缙云山   寒山寺  
描述: 当代著名作家王火的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战争和人》(包括《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三部曲),是一部共一百六十余万字的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广阔历史生活画卷的长篇巨作,是新时期长篇创作的重要收获。本文拟对《战争和人》中女性形象的塑造,集中地作一些粗浅的论述,以期对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从一个新的角度加以透视和描述。
从“他世界”到“她世界”:《边城》与《鬼魅丹青》之对比研究
作者: 张巍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自然空间   女作家   地理空间   建构世界   时空相关   女性形象   迟子建   翠翠   文化意蕴  
描述: 不可置疑,每个作家在创作中都试图建构一个"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作者的想象与回忆。文本中创造的地理空间,不仅是一个自然空间,"这个空间与古老的传统、与过去的时空相关联,也与人类的未来相关联。他的人物穿行于这个世界之中,体现出独特的文化意蕴。"①作家沈从文在小说《边城》中,大量讲述了湘西苗族的生活习俗,甚至通过道听途说的苗家故事,复原了一个"文化湘西"。而身处北国的女作家迟子建,则以黑土文化为背景,创造了一个自己
论林白的创作转型及其女性创作路向
作者: 刘阳扬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叙述者   生存困境   林白小说   海红   私人化写作   女性创作   女性写作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无疑给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女性欲望的细致描写使她迅速成为了"私人化写作"、"女性主义"的代表作家。她的大部分作品都具有浓烈的自传性色彩。从《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致一九七五》等作品开始,林白尝试把地域和历史等更宏大的主题引入创作视野之中,这一尝试在《妇女闲聊录》中达到了极致。林白采用看似散淡闲聊的新颖文体,原生态地展现了村妇木珍的自然生活,这部作品"像一株野生的植物,蓬勃、顽强,它自己拔节,按照自己的
从人格美学视角再读严歌苓小说《第九个寡妇》
作者: 李有亮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体人格   女性美   穿越性   葡萄   乡村女性   别尔嘉耶夫   女性形象   严歌苓   小说   历史潮流  
描述: 一、个体人格:因阻断而穿越在关于严歌苓的众多评论中,有一位研究者的发见对本文颇具启示:"严歌苓并不试图去构建新的历史叙事,而是在人和历史的遭遇之中寻求一种对抗异化的穿越性的精神。"①依我看,这种"穿越性精神"的内在支撑,正是她们坚韧而弘豁的个体人格。概观严歌苓的创作,扶桑、小渔、小菲、王葡萄、多鹤、小环,这些女性无一不是在与无比强大的历史潮流、政治运动、人生苦难、自然灾祸的对抗中放射出这种"个体人格"的耀眼光辉,以及女性独有的生命美感。就个人之
怀疑论者许地山
作者: 马玉红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家   基督宗教   怡情   商人妇   苦乐   基督教思想   集大成之作   许地山   《小说月报》   卷第  
描述: 《商人妇》《缀网劳蛛》《玉官》被称为许地山基督徒小说的代表作,《商人妇》原载1921年《小说月报》第12卷第4号,《缀网劳蛛》原载1922年《小说月报》第13卷第2号,而《玉官》则原载1939年《大风》旬刊第29至36期。许地山的基督宗教信仰很独特,《商人妇》《缀网劳蛛》历来为人所称道,《玉官》更有学者称之为集大成之作,在这三部小说中许地山塑造了三位颇具有异域情调、传奇色彩的基督徒女性形象。
贾平凹小说中“女性崇拜”的精神意蕴——以《秦腔》《古炉》《带灯》为例
作者: 刘利侠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俗中人   贾平凹小说   深层意蕴   生存状态   夏天智   早期小说   二十一世纪   女神崇拜   精神意蕴  
描述: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贾平凹就因其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美好女性形象而被评论者认为具有“女性崇拜”的倾向。可以如此说,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崇拜”意识贯穿其多年来的创作,且随着小说主题的日渐厚重,体现出日益丰富的精神内涵。以下,笔者拟以贾平凹二十一世纪初期先后推出的《秦腔》《古炉》《带灯》三部小说为例,对其“女性崇拜”的深层意蕴略加探究。一、童年记忆中的母性之爱有论者将贾平凹笔下的“女性崇拜”称之为“女神崇拜”。其所以称为“女
是性的扭曲毁灭了她们:论蘩漪、曹七巧的性悲剧
作者: 陆汉军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蘩漪   毁灭   个性魅力   性悲剧   周朴园   扭曲   变态心理   女性形象   周萍  
描述: 在现代文学史的浩瀚长河里,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构筑起了一座绚烂而永不褪色的虹桥,每一个女性所具有的个性魅力,成为了这座桥中坚实而又重要的部分,都散发着独特
《飘》中之斯嘉丽性格分析
作者: 张旸   赵清丽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女作家   时代背景   经典名著   生活   性格分析   内战   女性形象   小说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英文小说《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创作的经典名著,中文含义为"随风而逝",于193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描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代背景下的小说。作品中的主人公斯嘉丽是小说中最光彩照人、生动鲜活的角色之一,性格具有多面性,她既平凡普通而又非同寻常。她平凡普通,是因为她如同众多少女的性格一样,热情开朗、多情浪
论苏童小说的女性书写
作者: 金铎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男权文化   苏童   中国当代文学   女性书写   人性弱点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小说  
描述: 苏童在谈及自己的文学创作时曾经说过"男性作家逃避对女性刻画是懦弱",因此,女性始终是苏童小说中最重要的创作视域之一。在苏童的笔下,女性世界是一个独异的存在,既不具备传统文学所赋予的贤妻良母等多重光环,亦不同于80年代初期陆文婷式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知识女性,苏童笔下的女性常常是阴暗扭曲的、不断重复着人性和命运的悲剧,呈现出中国当代文学独特的文化景观。
男权秩序中挣扎的女性类型
作者: 贾浅浅   张晓倩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现实存在   女性价值   社会秩序   文化秩序   贾平凹   男权秩序   男性文本   女性形象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贾平凹的探索历程中,女性这一社会群体是其不能回避的现实存在。研究女性在男权社会秩序中的现状,一方面要"内省"式的分析女作家的女性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内涵,另一方面,女性在男性文本中的
< 1 2 3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