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064 条
-
美国1906年《纯净食品和药品法》出台的推动因素研究
-
作者:
张燕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威利
纯净食品和药品法
妇女组织
扒粪者
罗斯福
-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时,掺假食品和药品横行美国市场,肆意威胁着美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掺假食品和药品的盛行不仅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危害和损失,而且也是食品和药品行业以及美国政府的信誉受到巨大损害。随着公众对国内食品和药品现状越来越不满,美国妇女和妇女组织最先对食品和药品问题发起攻击。她们通过自身努力,竭力调查和研究食品与药品的掺假情况及其危害,并不断向政府施压,敦促国会通过联邦纯净食品和药品法。随之,“黑幕揭发运动”中的“扒粪者”开始全面报道药品和食品掺假和危害的详细情况,在全国掀起了纯净食品和
-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许鞍华电影
-
作者:
廖梅清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电影
许鞍华
人文关怀
女性主义
-
描述:
从影三十多年,许鞍华执导和创作了二十四部影片。其影片类型丰富,风格多样。本论文集中研究除惊悚悬疑片、武侠片和鬼怪片以外的十九部剧情片,以社会性别为研究视角,分析和探讨许鞍华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视域下对两性关系的描写、两性形象的塑造以及主题意蕴的书写的不同特质。虽然在许鞍华的电影创作历程中出现了创作视域、视角并不统一的复杂现象,但其作品贯穿始终的精神内涵是人文关怀。许鞍华从人性的角度探讨男性和女性的个体命运,其表现的价值判断准绳,是人文主义,而非女性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许鞍华大部分电影表达了比较温和的性
-
谭恩美小说的创伤性研究
-
作者:
杨欢欢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伤
谭恩美
文化差异
族裔身份
-
描述:
谭恩美的小说通过对中国故事的记叙、母女关系的描写,表达了她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寻求融合与平衡点的祈求,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尊重与和谐的夙愿。而近年来华裔女性文学也逐渐成为推进中西文化交流、古今文化承接的重要文本。虽然国内外对谭恩美小说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从创伤症上对其小说进行整体性的研究还存在着缺失,该论文试图以此为切口着手分析其作品中的创伤性。除去研究综述与结语,该论文一共有五个大的组成部分:第一章对创伤理论及心理创伤进行了简要略述;第二章具体描述谭恩美长篇小说中人类和生态的创伤症状,以及这种创伤
-
《性别化的社会》(第一章)翻译实践报告
-
作者:
吾音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案例分析
翻译实践
性别差异论
-
描述:
本次翻译任务是Michael Kimmel教授单独撰写而成的一本外国著作,英文名为The Gendered Society,笔者将其标题译为《性别化的社会》。该书完成于2011年,由美国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484页,共有十三章,有两位同学共同翻译,其中笔者负责翻译第一章部分。在中国社会步入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旧思想和传统,男女不平等现象依然存留于我们的潜规则中。社会的进步必然使女性学研究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讲求社会公平和
-
苏雪林浙地时期的民俗生活及其相关影响
-
作者:
屠俐丹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雪林
文学
信仰
民俗生活
浙地
理性
-
描述: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女作家,苏雪林作为五四女性文学开拓者之一,跨越一个世纪,历经一百零四载,杏坛执鞭近50载,笔耕近80年,作品65部,逾2000万言,被称为“学林人瑞”、“最后的五四人”。这位集作家、学者、画家、诗人、教授于一身的文化老人,受传统文化、五四新思潮以及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不仅著作等身,建树颇富,更以思想面貌之复杂与文化品格之独特而著称于世。在一个人的思想发展过程中,早期阶段的力量在其后成长中有着各种势力的表现形式,尤其对艺术家来说,童年时期的深刻印象在其以后的发展中更有着极
-
小川洋子的小说研究——以其独特的文学元素为中心
-
作者:
余瑶瑶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元素
小川洋子
特征
意义
-
描述:
小川洋子(1962-),出生于日本冈山县冈山市,现为日本现代女性作家的代表人物。1984年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文艺科毕业,后进入川崎医科大学秘书室工作,两年后辞职,正式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1988年小川洋子凭借《扬羽蝶受伤时》获得海燕新人文学奖,自此跻身文坛,成为日本现代文坛最受青睐的女作家之一。迄今为止,小川洋子共出版小说及小说集30余部,随笔、对谈集等15部左右。1991年至2013年,先后凭借《妊娠日历》、《博士最爱的方程式》、《梵天的埋葬》、《米娜的行进》、《小鸟》等作品分别摘得第104届芥
-
托尼·莫里森《家》的空间政治和身份建构研究
-
作者:
李淑琳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
身份建构
空间三一论
种族
性别
-
描述:
美国著名作家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迄今已发表十部小说,并引起了世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莫里森主张好的艺术必须是政治的,她是第一位从黑人内部反思黑人生存状态的作家,并把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带进了西方文学的主流与中心。莫里森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学者从各个理论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和研究,大量的评论和专著也相继出版。目前,中国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莫里森早期的作品,对于后三部作品《爱》、《慈悲》、《家》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小说《家》的中文版本于2014年11月面世,因其出版不久,更需要大量的研究来解读其丰富
-
张爱玲《金锁记》异化翻译评析
-
作者:
王慧平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异化翻译
自译
《金锁记》
-
描述:
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她在很多作品中都塑造了富含人生悲剧命运的女性文学形象。她把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传奇》,而她的身世本身也是一部苍凉哀婉而精彩动人的女性传奇。她是20世纪文学史上少有的可以自由纯熟地运用双语写作与翻译的作家。作为作家,张爱玲声名远扬,赢得了文艺界学者们及多国读者们的高度赞扬,《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许多批评家的赞誉,傅雷先生把这篇小说视为中国文学的巅峰(傅雷,2005:53);夏志清教授则称之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夏志清,2
-
陈璻戏曲研究
-
作者:
张锦秀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璻
女性作家
民国戏曲
-
描述: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女作家陈璻的戏曲创作作宏观的研究和分析,以全面把握和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存状态及其戏曲创作实践。绪论部分首先简述了陈璻的大致生平经历及其作品的研究状况。作者的生平经历是建立在实际资料的掌握与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其作品的研究则主要从其人、作品及曲作的曲史意义三方面综述了陈璻研究的大致状况。总体上,有关陈璻及其曲作的研究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陈璻生平及交游的基本情况。本章主要以文献研究为基础,注重考证女作家生平及辑录其同时代和后人的评论,客观地还原
-
《大公报》对吕碧城“晚清启蒙女性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基于对报人英敛之与吕碧城的社会关系研究
-
作者:
刘宝珍
张帅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与传播
吕碧城
英敛之
《大公报》
晚晴启蒙女性形象
-
描述:
《大公报》从1902年由英敛之在天津创刊至今日继续在香港出版已有113年的发展史,堪称中国报界最长寿之星。当今的报界及学术界对《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知者甚多,但对"《大公报》第一任女编辑"吕碧城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