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寻找被逐者的精神家园──试论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意蕴
作者: 范志忠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精神家园   新时期   母亲神话   父权社会   父权制度   父权文化   女性创作   弗洛伊德   女性形象  
描述: 寻找被逐者的精神家园──试论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意蕴范志忠西方女性电影及其理论,产生于西方的后现代文化语境。1971年发行放映的四部纪录片《成长中的女性》、《珍妮之珍妮》、《三生命》和《女性的电影》,标志着女性电影实践的开始;其后,诸如劳拉·穆尔...
寻找被逐者的精神家园(试论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意蕴)
作者: 范志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 电影、电视艺术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精神家园   新时期   母亲神话   父权社会   父权制度   父权文化   女性创作   弗洛伊德   女性形象  
描述: 寻找被逐者的精神家园──试论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意蕴范志忠西方女性电影及其理论,产生于西方的后现代文化语境。1971年发行放映的四部纪录片《成长中的女性》、《珍妮之珍妮》、《三生命》和《女性的电影》,标志着女性电影实践的开始;其后,诸如劳拉·穆尔...
批判与扬弃: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怎样在中国确立的
作者: 宋兆静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妇女问题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妇女参政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主义者   非马克思主义   妇女运动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五四时期  
描述: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从传播到作为完整思想体系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艰难的过程。当时,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立的主要有三股势力;一是压制女性的封建礼教的妇女观;二是资产阶级女权主义;三是无政府主义的妇女解放观。以李大钊等人为代表的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其他进步人士所承担的首要使命,就是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行批判与扬弃。
广告=商品+美女?——谈广告设计中女性形象运用原则
作者: 李中榜   来源: 公关世界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百事可乐   商品   消费行为   运用原则   广告主题   现代广告   香皂   广告设计   性感广告   女性  
描述: 从理论上讲,没有哪位广告设计人员会认为“广告=商品+美女”这一等式无条件成立,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不少广告设计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应循了这一等式。他们试图借女性卓绝的风姿,不凡的气质,艳丽的容貌,优美的身段来增强广告画面的吸引力,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显示商品带给人们的利益和塑造商品出类拔萃的形象。然而,事实却常常与愿望相左,那千篇一律的浓妆艳抹,令人生厌的牵强附会,莫明其妙的搔首弄姿,忘乎所以的喧宾夺主,实在叫观众大倒胃口,而那种以女性的“性感”来刺激和吸引人的做法更是令人作呕!事实上即使是一向被我们看成是
女性神话的重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简论
作者: 罗婷   来源: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父权制   女性神话   女性经验   当代西方   女性主义者   女性文学传统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颇具革命意义的、全新的文学批评模式。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概括论析了西方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风貌:一是解析男性本位的神话;二是建构女性文学的王国;三是理论上的反思。
文采其人其事:浅论《时代女性论稿》的写作特色
作者: 张伯海   来源: 冀东学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代女作家   贞贞   写作特色   山东大学中文系   形象美   文学研究界   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女性文学研究   时代女性  
描述: 文采同志的名字,对现代文学研究界来说,已不是个陌生的名字。新时期以来,他先后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初探》、《中国现代女作家论》、《高兰评传》等学术著作,最近又出版了《时代女性论稿》。同时在国内的报刊上,也常能见到他的论文发表。在女性文学的研究领域内,他是个有成就的学者。 由于文采是我大学时代的挚友,对其人其文我似乎了解得多一点。记得在50年代初,我和文采就读于山东大学中文系,那时他留给我突出的印象:一是对文学嗜爱得要命,尤其醉心于浪漫气息浓厚的文学。读古今中外名著时,他常常将自己融进到作品中去,并能
《三言》与《红楼梦》妇女主题之比较
作者: 王引萍   来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婚姻观念   封建社会   《三言》   《红楼梦》   悲剧命运   曹雪芹   女性形象   冯梦龙   婚姻制度  
描述: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晚明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编著的集话本、拟话本之大成的三部集子。《红楼梦》是清代著名的满族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巨著。虽然两书的内容丰富多样,作者的民族不同,生活的时代各异.《三言》的艺术成就也不能同《红楼梦》相比,但两书都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从多种的角度,描绘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生活和命运,敏锐地发现和反映了女性身上所存在的优良品质。这使两书在妇女主题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比较研究它们的相似之处,不仅可以看到《三言》对《红楼梦》的启发和影响,而且
1995年,世界妇女相会在北京
作者: 傅旭   胡晓梦   来源: 科技文萃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世界妇女运动   全国妇联   内罗毕   联合国   妇女地位委员会   非政府组织   组委会   筹备工作   女性  
描述: 首都北京,东单路口。从早春到金秋,一幅巨大的广告牌夺人眼目,上书一行大字:迎接’95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 画面上,七色彩虹托起一个青春女性的形象,透着一分潇洒,一分豪迈,她的秀发被风轻轻吹起,眼角眉梢,蕴含着向往和渴望。在她的下方,绘有“联合国妇女十年”的标志;一只白色的鸽子振翅飞翔,象征着和平与发展,两支平行的白翎喻意着平等。 与此同时,首都的机场路、前门、海关大楼,一幅幅广告牌正以视觉形象告诉南来北往的人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
市场经济中的妇女工作探析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组织   自我发展   领导干部   经济建设   自我积累   计划经济体制   妇女干部   妇女工作   经济实体   场经济  
描述: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研究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妇女工作新机制,是当前妇女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妇女工作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沿用多年的传统妇女工作,与市场经济要求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具体表现为: ——思想观念保守僵化,思维方式静态求同。凡事听指示,等政策,靠“红头”,要保护。对事物静态不变的分析多,动态发展的分析少;直线单向的思维多,辩证多元的思维少,习惯于和过去比,容易满足;求同思维多,求异思维少,缺少创造性思维,习惯于照本宣科,步人后尘。思维上的依赖性
《静静的顿河》中的一组妇女形象
作者: 王冰冰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伟大的史诗性悲剧作品,其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早已为世界所瞩目。但以往的文学评论界多注意的是对中心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的分析,而忽略了反映哥萨克妇女在历史风云中遭遇的妇女形象所体现出的历义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事实上,《静静的顿河》中对女性命运的描述,为这部作品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是小说内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极不容忽视的。 本文从此出发,分析作品中生活在麦列霍夫家周围的一组女性形象--个性解放型的阿克西妮亚,贤妻良母型的娜塔莉亚,浪漫、放荡型的妲丽亚、伟大的母性的伊莉妮奇娜和人
< 1 2 3 ... 17 18 19 ... 34 35 3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