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472 条
-
论《接骨师之女》中的华裔美国女性身份建构
-
作者:
王伟
来源:
长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身份
接骨师之女》
种族身份
美国华裔女性
性别身份
社会身份构建理论
-
描述:
谭恩美作为华裔美国女性对美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小说关注了华裔美国女性在美国生存的艰难处境,因此在华裔美国文学界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根据社会构建理论着重探讨谭恩美小说《接骨师之女》中的美国华裔女性的性别身份、文化身份及种族身份的建构,具体分析身份缺失的原因,并根据相应的观点提出解决方案。论文第一部分重点阐释了小说《接骨师之女》中华裔女性的性别身份建构。社会构建理论认为,社会赋予女性的形象和观点都是源于父权社会对于女性的偏见造成的,而这种偏见被男性固化和扭曲,最终形成一种想象中的现实,因此,打
-
个性与和谐:女人的圣杯:劳伦斯三部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郝红玲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个性
圣杯
女性主义
和谐
-
描述:
劳伦斯是二十世纪最优秀但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在为数不多的关于劳氏女性观的研究中存在着是与否的分歧:有些人认为劳氏是站在女性的角度进行写作的,而有些人的意见则恰恰相反。但是,不管争论如何激烈,本文认为简单地将劳伦斯定为男性沙文主义的或者是反对女性主义的是不公平的。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本文对劳伦斯三部小说《儿子与情人》、《恋爱中的女人》以及《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中的女性人物进行分组分析,不受时间以及小说本身的限制而单单从女性的利益出发,从而提出在这三部作品中劳氏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刻画了三组不同的女性人物形
-
斯达尔夫人的女性意识探析:《苔尔芬》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张云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斯达尔夫人
女性意识
《苔尔芬》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斯达尔夫人是法国19世纪初才华横溢的女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本文主要借鉴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状况对斯达尔夫人创作中的女性意识进行分析,以达到对其作品和女性意识准确、深入的把握与定位。 在引言部分,首先简要概括总结了国内外斯达尔夫人的研究情况,并提出了本文的写作角度。 正文部分主要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述。主要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及其主张、女性主义批评与女性意识两个方面来介绍。 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之一。主要以斯达尔夫人的论著《论文学》为依托,
-
淑女的叛逆:论简·奥斯丁女性意识的双重性
-
作者:
崔娃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双重性
奥斯丁
成因
-
描述:
化习俗上深受男性的全面压抑。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简·奥斯丁作为“反对当时小说中女性感情潮流的唯一女作家”,显现出难能可贵的、在父权文化看来是大逆不道的女性意识。然而,奥斯丁并不是现存社会
-
台湾妇女团体的长青树--台湾省妇女会(1946-2001)
-
作者:
吴雅琪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团体
台湾省妇女会
台湾妇女
妇女工作
-
描述:
臺灣省婦女會成立於1946年,2001年改制為中華民國婦女會總會,至今仍存在。就其發展歷程觀之,該會是戰後臺灣第一個合法成立的省級婦女團體,亦是目前會齡最長的婦女組織。該會組織結構、參與成員及工作與
-
女性自我的重构:以女权主义视角解读魏雷娜•斯苔芬的作品《蜕皮》
-
作者:
王梦馨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身体意识
性别歧视
女性话语
女权主义
性觉醒
-
描述:
魏雷娜·斯苔芬是德国当代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尤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第二次妇女运动中,斯苔芬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德国乃至全世界女性在人类历史上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和剥削压制,坚定不移地为女权主义摇旗呐喊。1967年魏雷娜·斯苔芬以小说《蜕皮》蜚声文坛,该书一经出版便轰动一时,好评如潮。该作品也是其写作风格的典型代表,取材源于自身的真实经历和体验,以自传体的方式诉诸笔端,同时致力于追求女性写作在女性话语和女性美学方面的建构,对女性写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魏雷娜&m
-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本中的母女冲突主题书写
-
作者:
曹妮娜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题
文本
母女冲突
女性
-
描述:
在以往的文化体系中,代际关系主要关注父子关系,表现为男性长辈与下一代男性之间的差异、冲突和沟通,在这种由社会习俗所匡定的代际关系框架中,作为女性代际关系的母女关系往往被忽略。中国现当代女性文本中的母女冲突研究是一个较新的领域。新时期以来,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对此虽作过一些富有成效的研究,但仍然存在一些疏忽不足之处,尤其是对中国现当代女性文本中母女冲突所凸显的文化意义,没有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文通过划分五四时期、三四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这三个历史时期,对现当代女性文本中母女冲突主题写作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详
-
辽宁女性文学批评的生成与发展
-
作者:
康艳
修雪枫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发展
生成
-
描述:
辽宁的女性文学批评参与了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的同步性发展,同时也与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具有类似的文化逻辑。面对丰富的女性作家创作和西方理论的引进,女性文学研究者个体性的思考必将深入到女性意识探求的领域,如何来确立女性的主体性激发了辽宁女性文学批评的生成。不同的学术成长经历和个性品质也注定了辽宁女性文学批评实践的丰富与精彩。
-
辽宁女性文学批评实践的多面向
-
作者:
康艳
修雪枫
来源:
石家庄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诗性
女性文学批评
口述史
-
描述:
辽宁的女性文学批评参与了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的同步性发展,同时也与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具有类似的文化逻辑。面对丰富的女性作家创作和西方理论的引进,女性文学研究者个体性的思考必将深入到女性意识探求的领域,如何确立女性的主体性激发了辽宁女性文学批评的生成。不同的学术成长经历和个性品质也注定了辽宁女性文学批评实践的丰富与精彩。
-
对萧红笔下女性的生存状态的审视
-
作者:
郑家蔚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中,萧红始终坚持以女性视角和女性意识来观察和审视人生,注重从生和死、心灵和肉体等多重折磨层面书写中国广大女性的生存真相挖掘了女性悲剧命运的重要根源,她对女性生存命题的思考和探求,是同时代真正自觉、清醒、独立的女性声音。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生死场》中的女性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