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陈染:破开?抑或和解?
作者: 林宋瑜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大家》   中国妇女   陈染   《与往事干杯》   个人化写作   和解   女性文学  
描述: 林宋瑜(以下简称林):在我的记忆中,中国批评界关于“个人化写作”这个词语最初来源于1996年第1期《大家》杂志王干与戴锦华的一篇对话:“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在这篇对话中,王干把你、林白和海男称为
精神世界的营造与迷失
作者: 高英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世界   王安忆   女性形象   营造与迷失  
描述: 王安忆的创作历时二十余年而不衰,且享有较高的声誉,其创作因总是在暗合当代文学潮流的同时又超乎其外而呈现独特的风貌。对王安忆的创作做整体研究,有助于把握当代文坛的脉络,探索出当代文学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现实困境下的生存意义。本论文试从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着手,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与人物解读,探讨其小说创作中的女性精神世界的营造与迷失,从而对作家的整体创作有所把握。 本论文主要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借鉴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来探寻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得与失。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其精神世界在男女性爱中彰
边缘与颠覆
作者: 方海霞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丽莎白·乔利   边缘与颠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伊丽莎白·乔利是二十世纪澳大利亚文坛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她在世界上最有名的135位性作家中占有一席之地。乔利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闲阶级妇女的生活,尤其是她们的迫切要寻找同性别性伴侣的需要
谁的自恋?谁的欲望?
作者: 徐丽微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恋   欲望   《玉台新咏》   女性形象   雅克·拉康  
描述: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提出了“镜像阶段”、“人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无意识就是他者的话语”等理论。《玉台新咏》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辑录了汉代至南朝梁以女性为题材的诗歌。以拉康关于自恋和欲望的理论读解《玉台新咏》中的女性形象并不是随意的,本论文第一部分就探讨了这一理论分析《玉台新咏》中女性形象的适用性。第二部分依据拉康的理论,把《玉台新咏》中的女性形象主要分开两类来讨论:一是美女。她们以物(团扇、花朵)或他人(比如《日出东南隅行》中的路人)
新中国“铁姑娘”形象生成的历史语境
作者: 徐娟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邢燕子   视觉形象   铁姑娘   塑造   妇女解放   典型   劳动  
描述: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时候,新的从事劳动的妇女劳动者形象就成为新中国国家话语所极力推崇的“新中国妇女”形象。似乎留在观众印象里的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主要是那些意气风发的女性劳动者形象,其中尤以膀大腰圆的“铁姑娘”形象最有代表性。本文试图以见诸于《人民画报》1960年第20期的封面的一张“铁姑娘”邢燕子的肖像照片为入口,通过深入的个案分析,理清“邢燕子”这一典型视觉形象的含义及其生成与存在的历史语境,以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新中国对劳动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建构,来观照新中国视觉
徘徊在彼岸的爱
作者: 何劲虹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理想   诗歌   爱伦·坡   小说  
描述: 本文认为“女性理想”本身并非一个很有新意的概念,但当我们将它放在某一个具体的作家的创作中去考虑时,便会有新的发现。作为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之一,爱伦·坡的影响固然不容忽视;而作为美国文学史上极具争议的作家之一,爱伦·坡在作品、思想、文艺理论等方面的天赋与过人之处更是不容小视。那么爱伦·坡是如何在他的创作中去表现“女性理想”的呢?在爱伦·坡的诗歌中,美丽的女性被送上天堂,而弥留之际的女性在爱伦·坡的眼中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她们的逝去使男性感到空虚,因而去寻求安慰或忘却。男性对女性爱绝对依赖。在男性的
南朝乐府与宫体诗关系研究
作者: 金艳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南朝乐府民歌   艺术风格   题材内容   继承革新   宫体诗  
描述: 南朝乐府民歌吴声西曲对宫体诗的形成并非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宫体诗的形成的确是受到了南朝乐府民歌的影响。南朝乐府民歌这种市井文化,正好迎合了王公贵族的心理,再加上歌舞声伎的传播,宫廷诗人争相拟作,乐府民歌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上层社会,并逐渐为上层阶级所欣赏、接受。 宫体诗虽然继承了民歌中女性题材,却一改诗中的女性形象,宫体诗人笔下的美女退去了朦胧,已然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世间美女。宫体诗中的女子从理想走向现实,从自然美人变为妆成美人。 宫体诗在诗歌内容方面继承了南朝乐府民歌言情的一面,但是这种情是一种娱情,不是
苏青长篇小说研究
作者: 汪贵霞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沦陷区   个性   苏青长篇小说  
描述: 现代作家苏青在四十年代创作了《结婚十年》、《续结婚十年》、《歧途佳人》三部长篇。她小说里的女性形象体现了独特个性特点:一种建立在务实功利基础之上的个人主义的人生取向。受宁波乡下传统思想和三十年代妇女解放运动退潮的影响,苏青小说里的女性在面对婚姻时采取的是消极无为的态度。进入都市社会后,传统思想在新兴的都市背景下受到重大的冲击,在个体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女性走出了家门独立谋生,在爱情领域里也变循规蹈矩为积极主动,但她们所追寻的仍旧是一种稳定的男女关系,而不是浪漫的爱情。这种个性特征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原因
命运决定性格
作者: 杨根梅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悯情怀   命运   悲剧   理性批判   女性  
描述: 毕飞宇的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悲剧女性形象,这是因为女性的生存景观和人生命运更接近于生活的本质和生命的真谛。这些女性在欲望中迷失,在相互倾轧伤害中沉沦。本文从人性之恶、传统之羁、现实之累等方面探讨了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毕飞宇秉持着“命运决定性格”的观点,把酿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因素主要归为外在事物,这使他在对女性的批判中总是流露出脉脉温情。创作主体这一写作姿态的彰显得力于小说中叙事技巧的恰当运用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准确描摹。
伤痛与疗救
作者: 张慧云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疗救   托妮·莫里森   黑人女性   伤痛  
描述: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世界文学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创作硕果累累。自发表第一部小说起,她就一直关注着黑人女性的生存境遇及精神状况,不仅全部小说都以她们为描述中心,而且始终孜孜不倦地为她们探索疗救之道。本文将莫里森笔下出现的众多黑人女性形象贯串起来,从伤痛与疗救的角度入手,力图对此做一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 黑人民族在美洲大陆的历史无异于一部苦难史,它不仅由黑人男性的血泪写成,也溶入了黑人女性的悲哀和不幸。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承受了社会、历史、种族、性别等不同方面的诸
< 1 2 3 ... 153 154 155 ... 199 200 20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