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悲悯情怀】搜索到相关结果 12 条
-
论张爱玲创作的悲悯情怀
-
作者:
庄超颖
来源: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悲悯情怀
女性形象
人生本质
-
描述: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作家。她对普通凡人和现实人生有深刻的理解,体恤凡人在新旧交替时代生存的艰难;她自我定位为一介小市民,对市井生活有亲切的认同和热爱,并由此产生对凡人的同情和怜悯。她睿智地洞察人生的本质是追求安稳和谐的生活,由于这追求的难以实现,才显现出人生的苍凉和无奈,对此她感到无限的惨伤。她对女性的生存处境有深切的了解,并因此产生深深的悲悯。
-
卑微而丰赡的小人物:黄咏梅小说论
-
作者:
覃春琼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悯情怀
诗意洋溢
平民视角
小人物
-
描述:
以普通的平民视角,关注现代都市卑微而丰赡的小人物的生活和命运,以诗意的语言,展现悲天悯人的情怀。黄咏梅的小说无疑迥异于90年代以来年轻女作家的"私人化写作"、"身体写作",显示了女性文学的另一种存在。
-
卑微而丰赡的小人物
-
作者:
覃春琼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悯情怀
诗意洋溢
平民视角
小人物
-
描述:
以普通的平民视角,关注现代都市卑微而丰赡的小人物的生活和命运,以诗意的语言,展现悲天悯人的情怀。黄咏梅的小说无疑迥异于90年代以来年轻女作家的“私人化写作”、“身体写作”,显示了女性文学的另一种存在。
-
略论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姜友芝
来源: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悲悯情怀
爱情婚姻观
正直清高的人格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大师,他塑造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几乎每一部小说中至少都有一个突出而鲜明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通过对张恨水小说中女性形象类型,塑造女性形象的艺术手法,女性形象身上寄托了张恨水的人生思想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究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所蕴藏的深层文化内涵,反观张恨水的人生价值立场和人文关怀。
-
女性视角下的悲悯情怀——解读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
-
作者:
张欣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悯情怀
《一个女人的史诗》
女性书写
性别视角
严歌苓
-
描述:
女性作为世界上拥有最细腻情感的生物能够更加完美地诠释悲悯的情怀,女性对外界的任何人群以及事物都存有一种天生的怜悯之情,她们关注世间万物的生活及感受,懂得关心自己碰触到的每个灵魂,也敢于为他人付出,用一颗感恩的心接受来自外界的情绪和状态。作为世界上最为柔和,也最具有震撼力的情感,悲悯的情怀引导女性整个人生的步伐。悲悯的情怀似乎是来自于旷世之中最纯净的感情,能消融尘世中的冰霜。找不到适合的辞藻去解释悲悯的情感,只能借助女性的人物去聆听和感受。女性的柔情似水似乎是对悲悯情怀的最好解释,在女性性格的真实中体会着善
-
命运决定性格
-
作者:
杨根梅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悯情怀
命运
悲剧
理性批判
女性
-
描述:
毕飞宇的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悲剧女性形象,这是因为女性的生存景观和人生命运更接近于生活的本质和生命的真谛。这些女性在欲望中迷失,在相互倾轧伤害中沉沦。本文从人性之恶、传统之羁、现实之累等方面探讨了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毕飞宇秉持着“命运决定性格”的观点,把酿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因素主要归为外在事物,这使他在对女性的批判中总是流露出脉脉温情。创作主体这一写作姿态的彰显得力于小说中叙事技巧的恰当运用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准确描摹。
-
权正生儿童文学中的苦难叙事研究
-
作者:
韩天炜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韩国儿童文学
悲悯情怀
牺牲与救赎
苦难叙事
权正生
-
描述:
以童话故事《小狗便便》、少年小说《梦实姐姐》等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品传世的韩国儿童文学作家权正生(1937-2007),在38年的创作历程里,共发表了长篇童话5部,少年小说4部,大河小说1部,中短篇童话
-
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柳雯雯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技巧
悲悯情怀
中西合璧
白先勇
女性形象
生命经历
-
描述:
白先勇被誉为“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他的短篇小说达到了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小说创作中,他直奔人物和人性的主题,用其艺术的神来之笔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生动逼真、深入人心的女性形象。他的小说表现出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对女性内心世界的关怀和对女性悲惨命运的思索。从白先勇塑造的女性形象来看,自195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开始,他对女性及其生存状态的关注贯穿其小说创作的全程。从对童年记忆中备受传统压抑的金大奶奶、玉卿嫂的真实展现,到年少懵懂时对性意识觉醒的女性福生嫂、耿素棠、玫宝等的关注,到
-
谈苏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欣欣
来源:
剑南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文化特色
秋仪
创作历程
八十年代
悲悯情怀
多重性
苏童
女性悲剧
《妻妾成群》
文学特征
-
描述:
苏童作为一名崛起于八十年代后期的作家,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创作历程.他以自身独特的美学追求,突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并凭借自己的知识才情,编造和虚构故事,以现实人生想象过去人生,创造了很多小说佳作,兼具古典艺术风格与初具现代艺术范型的综合而大气的文学特征,而卓然成为一位小说大家.苏童的小说创作独具个性,其丰富的内涵可以引发读者多层次、多重性的诠释角度。本文试图从目前研究者较少涉及的“悲剧内涵”这一
-
“献身日常要求”的女人
-
作者:
黄丹
黄英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平
生活
男权社会
悲悯情怀
乡村女性
传统女性
形象分析
女性形象
小说
情感困扰
-
描述:
从2004年登上文坛以来,葛水平便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身份定位,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坐标,超越了创作初期的想象与选择,直接步入一个理性的阶段。生长于山西文学厚土上的葛水平,她的文字和这块土地有着相通的信息,那些经历过的往事和听到的故事,都成为了她写作的资源。这些资源集中地表现了社会的潮流、时代的信息和生活的本质,由此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氛围。它和人们的命运、需要,甚至是期待交织在一起,其中有炽烈的情感,有冷静的思考,有实际的行动,从而具有深刻的人生意味。每一个文本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决然不同却栩栩如生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