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006 条
-
自由恋爱与拒绝婚姻
-
作者:
王萌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恋主题
女性文学
自由恋爱
拒绝婚姻
-
描述:
20世纪20至40年代,女作家笔下的婚恋题材,常常表现出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而对婚姻则表现出明显的拒绝和排斥。在她们看来爱情往往和反对封建伦理道德、维护个体的尊严相提并论,凸现女性的主体意识。同时,她们又意识到婚姻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女性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在婚姻中两性不平等的关系没有被彻底改变之前,当女性还有可能沦为性工具和生育机器的时候,必然会有一些女性为了事业而拒绝婚姻。在她们看来,只有事业的成功才能确保自己的人格独立。由于两性不平等的关系迄今为止也没有彻底改变,因此女性批判和拒绝的声音此起彼
-
莱斯利·马蒙·西尔克:美国印第安文化的歌唱者
-
作者:
翟润蕾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
生态女权
地域文化
土地
自然
女性
-
描述:
本文研究莱斯利.马蒙.西尔克,一位被收录进《诺顿女性文学史》里最年轻的女作家。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西尔克的作品以及评论界对她的评价,旨在强调西尔克作为美国印第安女作家的独特身份。第二部分研究西尔克的著名短篇小说《黄女人》。文章使用生态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试图探究及评价西尔克作品中自然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女性寻找身份时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旨在证明在对西尔克这样的美国印第安作家进行研究时,不应将研究的视角局限于印第安文学,他们对于自然文学乃至整个美国文学的贡献都是需要重新估量的。
-
重读《简·爱》
-
作者:
王文惠
来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神秘恐怖
恶棍英雄
女性哥特小说
-
描述:
作为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哥特文学的经典代表,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曾被看成一部灰姑娘式的浪漫爱情小说.文章从当代女权批评关于女性哥特文学的理论立场出发,借助福科的权利话语理论,对这部现代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进行重读.文章通过对小说中恐怖神秘的氛围描写、人物塑造的哥特式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小说<简·爱>在讲述一个传统爱情故事的外表下,揭示了女性本能而不妥协地要求反抗男性社会权利话语并挣脱男权控制,在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
-
论博客与传统媒介中的形象塑造—从性别角度探析
-
作者:
黄钰琴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博客
男性形象
传统媒介
性别差异
女性形象
-
描述:
男性和女性是不可能回避的性别界定,所以在传统媒介研究领域中,媒介塑造的男性形象、女性形象成为研究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以往研究者的结论中更多的是批评的声音,他们认为这些由男性主导的传统媒介操纵着传播的符号代码,因此传媒中的女性形象按照男性的意愿去塑造,并沿袭了一套对女性极其不公的刻板陈见方式,将女性物化为一种物质享乐或弱者形象符号,男性则常以理智、客观、擅长抽象分析的强者形象出现。传统媒体节目制作到播出要经过重重的传媒“把关人”筛选,因此媒体出现的男性和女性形象更多是他人的建构模式,误读和片面是必然的。而
-
端木蕻良小说中的性别意识探究
-
作者:
刘菊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端木蕻良
性别意识
人物形象
自然意象
-
描述:
甘当男性附庸的不自立生活态度,歌颂赞美了山野女子善良柔美而又自主刚强的生活价值取向,体现出端木蕻良“柔中有刚”的女
-
美丽的生命尝试
-
作者:
董学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裔女性
双重价值
内在性与超越性
话语权
-
描述:
当代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的名作《女勇士》,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体现华裔女性在多种文化和社会背景中进行生命尝试和人生探索的作品。本文依据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分析
-
揭開「家中天使」的假象:從易卜生《娃娃之屋》到吳爾芙《出航》
-
作者:
廖珮婷
来源:
东吴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維吉尼亞?吳爾芙
女性意象「家中天使」
《娃娃之屋》
女性的家庭與社會地位
女性想像旅行
亨利
《出航》
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期
易卜生
-
描述:
本論文主要在探討與比較亨利.易卜生的戲劇《娃娃之屋》中的女主角諾拉與維吉尼亞?吳爾芙的小說《出航》中的主要人物芮秋,在其想像與真實旅行中尋求自我身分認同以及探索女性對自我的想望,並從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期西方社會文化中流行的女性意象「家中天使」探討傳統女性的家庭與社會地位。諾拉與芮秋都展現出異於一般十九世紀的傳統年代裡柔弱女性的堅毅特質。在《娃娃之屋》中,歷經家庭經濟危機與發現丈夫自私殘酷的人格後,諾拉從一位天真的妻子蛻變為決心離開家庭,獨立生活於現實社會中的女性。芮秋在《出航》裡,從她自英國倫敦航行到南美
-
A Study on Faulkner"s Views on Southern Women as Reflected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
-
作者:
暂无
来源:
聊城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myth
and
culture
of
Faulkner
Southern
history
William
ladyhood
women
-
描述: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约克纳帕塌法”系列小说不仅追溯了美国南方的变迁史,而且深刻地探索了当今西方世界的历史变革和处在这种变革中的西方人的精神危机。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展露峥嵘,也正是从那时起,威廉·福克纳小说因其史诗般再现了美国南方历史传奇和南方淑女神话,吸引了众多女权主义批评家,成为他/她们争相研究的对象。在福克纳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似乎都是反面形象:冷酷的母亲、堕落的女儿、心若毒蝎的恶
-
从社会性别视角解读《觉醒》中的性别对立
-
作者:
李梅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性别对立
《觉醒》
两性和谐
萧邦
-
描述:
《觉醒》是美国现实主义女作家凯特·萧邦(1850-1904)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婚外恋的故事,以女主人公投海自尽为结局。发表于1899年,出版不久即被列为禁书,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得以重见天日,并被尊为美国女性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过人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离经叛道、追求个人自由与独立的女性形象。 国内外关于该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女性主义。本论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切入,对传统性别机制中的社会性别刻板模式的主体行为和公私领域划分的客观环境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揭露造成男女两性关系疏离、对峙的主要原因,并试图探求
-
萧红和姜敬爱的小说比较
-
作者:
朴孝真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小说
儒教文化
萧红
姜敬爱
-
描述:
本论文比较了30年代在文坛脱颖而出的中韩两国的代表女性作家.萧红和姜敬爱的女性小说。比较分析了她们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两位作者通过作品和人物想要表现的深层意义,揭示了创造这种女性人物的个人以及社会原因。 萧红和姜敬爱都是30年代登陆文坛的女性作家。姜敬爱(1907.1944)出生于黄海道松花的一家贫穷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在贫困中长大。韩国30年代代表女性作家.姜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