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山东师范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43 条
-
论海明威在《伊甸园》和《永别了,武器》中对社会性别和身份的关注
-
作者:
赵迎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身份
双性共体
-
描述: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以其简练、克制的“男性”写作风格和对男性的追求、观念、气概的生动描写而闻名遐尔。在过去有关海明威的文学评论中,大多数涉及品评其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成就,风格技巧,以及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形象。但近些年来,文学研究中对男女性别角色的探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海明威作为一位重要的作家在其小说中表现了社会性别的多样化与复杂性,因此他的作品为社会性别的研究提供了广阔而丰富的文本领域。本文将把海明威本人及其作品置于社会与文化的大框架中,探讨他们与社会性别重新建构的关
-
突围与陷落
-
作者:
宋瑞彩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佳人形象
才子佳人小说
文人心态
-
描述:
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才子佳人小说研究综述,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二十世纪前,呈现出两种趋势,同类小说家们大多赞成才子佳人小说进步的思想内容,而往往不满于艺术上的粗疏与幼稚。与之相反,社会上的评论家以及此后的小说家却把矛头指向了才子佳人小说较为进步的思想内容,这是因为争取婚姻自主的观念违反了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封建婚姻观念。二十世纪以来,文学史和小说史对才子佳人小说由忽略不提到列专节进行评论,才子佳人小说越来越受到重视。专题论文主要是从文人心态、婚恋才情观念、女性形象、大团圆结局以及才子佳人
-
约克纳帕塔法世界中的女性书写
-
作者:
张显凤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福克纳
女性书写
女性
敬畏
-
描述:
福克纳创造了规模宏大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也塑造了生活于其间的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她们以数量的众多、个性的鲜明、所处社会阶层的广泛以及命运的诡异多舛等特征构成了一个极富特色的女性王国。本文通过对“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主要作品中的女性书写的全景式梳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福克纳的女性书写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女性观的基本特征做了论述。同时,还对影响福克纳女性书写及促成或影响其女性观的诸多因素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根据作家对不同年龄和特定身份的人群所持的不同态度,论文第一部分将这些女性分为“形形色色的青
-
融入野地
-
作者:
冯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家园
大地
融入野地
民间
-
描述:
本文试图论析的是张炜小说创作中所呈现的立足大地的民间取向,从三个方面(分三大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力图通过对张炜小说创作做出一个全面的描述以展现作家拥抱大地的民间情怀。此处根据张炜审视民间角度的转换,将其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此前的评论没有明确提出依据其民间视角的转换来分期。张炜早期基于个人的成长阅历、自我感情倾向,而非自觉的民间意识不经意间走进乡土民间世界,以女性形象展示乡土之美,以男性的思考维护着民间道义。以前的论者不曾把《一潭清水》、“秋天”系列与“芦青河时期”的作品划归在同一时段、并置在
-
从生命本体到自我价值追求的幻灭
-
作者:
李金杰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哈代
人性
女权主义
生命本能
身体
爱情
-
描述:
本文从生命本体论角度,把哈代“威塞克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作为一个系统加以观照,从而揭示她们自我价值追求的动因、途径和悲剧结局的产生及其原因。创新之处在于抛开个案研究法、性格分析法、单纯社会学批评法的束缚,大胆地从生命本真(或说生命本能)及其指向(即通过追求爱情幸福实现自我价值)这一角度分析哈代小说中的女性群体,不妨认为是一种新的尝试。因为,既然“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福柯语),那么,文学的问题也未尝不可以作此尝试。从研究视角、理论方法上说,这为解读哈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乃至同一时期英国女性题材的
-
文化阐释:茅盾“时代女性”创造新论
-
作者:
周宁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代女性”
创作模式
创作心态
文化心理
茅盾
-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系列中,茅盾早期创作的“时代女性”形象群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不仅体现了“大革命”失败后作家“幻灭”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且蕴涵了男性作家丰富的文化心理,同时寄寓了作家的政治理念。
引论部分简单回顾以往关于茅盾“时代女性”的研究成果,介绍本论文写作的兴奋点、意义、目的等。
论文主体部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部分,“时代女性”形象的创作模式。
20年代的茅盾在小说创作方面还只是一个新手,但是,他在人物塑造的技巧方面却显得娴
-
宿命中的悲剧
-
作者:
刘亚飞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道德
《德伯家的苔丝》
宗教伦理
宿命论
-
描述:
的批评,哈代宣布他从此不再写任何小说了。1928年1月11日,哈代在多赛特郡逝世,骨灰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
-
二十世纪女性文学中的“上海书写”——以张爱玲、王安忆、卫慧为例
-
作者:
刘秀芳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间
“上海书写”
日常生活
“上海书写”的美学
-
描述:
无论是作为一座发达的现代都市还是作为一段繁华的历史旧迹,上海本身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存在。众所周知,上海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长期的强势地位,这除了它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和它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话语叙述对上海的强力推广和开发,给上海以外的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上海作为“东方的巴黎”,对于梦想通向现代化都市生活的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而在20世纪女性文学成功的“上海书写”中,有三位作为阶段性代表的人物:张爱玲、王安忆、卫慧。这三位女性的小说,创作背景多为上海,笔下的
-
论王韬的文言小说
-
作者:
党月异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言小说
文化转型
王韬
全球文化观念
-
描述:
关于王韬的研究,近几年来是个热点,从解放前至今共有144篇研究论文,专著
有三部。研究范围涉及王韬的生平、事业、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伦理思想、史学
思想、商业思想、外交思想、军事思想、人才思想、文学著作等。在诸多研究中,王
韬的文言小说研究始终是个薄弱环节。这几十年来,研究文章只有4篇:陈汝衡《王
韬和他的文学事业》、李景光《王韬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龙绪江《略论王韬
的<后聊斋志异>》,陈建生《论王韬和他的<淞滨琐话>》,而且这些研究文章仍然停
-
冲出围城的艰难与女性命运的变异
-
作者:
李海燕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神话
叙事模式
话语系统
女性命运
-
描述:
张爱玲与张洁都是以写婚恋题材小说闻名于中国文坛。二张虽然处于不同年代,但都对女性的生存、命运、前途备加关注,是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主义小说家。二张小说的婚恋叙事已多有研究,但从以往研究资料来看,大都是对二者单独研究。本文试图把她们放到一个逻辑框架里,从女性主义视野进行对照性的共时性的研究,表现出女性突破重重围城的艰难,探讨中国女性的生命欲望、解放程度、女权状态。全文共四章节。
第一章:女性命运的体认
张爱玲的婚恋叙事给我们唱一首葬送附体的挽歌,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在现代都市欲望街车
<
1
2
3
...
14
15
16
...
23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