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解放思想研究
作者: 高苑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论局限   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妇女解放   理论价值  
描述: 关于妇女受压迫和解放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对妇女解放问题表达了深切的关注。在后来的一系列著作中,经典马克思主义都把妇女解放问题纳入到人类解放的总体意境中进行探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包括妇女在内的被压迫阶级的解放问题。通过对妇女解放问题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的题中之义,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人类普遍解放的基本尺度,只有在人类解放的进程中,妇女才能真正实现解放。 西方女性主义同样表达了对被压迫妇女的深切关怀。女性主义者
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解读我国五四以来英美女性文学的译介
作者: 王靖涵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美女性文学   多元系统理论   译介   翻译史  
描述: 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女性文化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言说女性独特体验的女性文学是女性文化交流的最直接的载体之一。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兴起及发展,女性主义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化的各个领域。女性主义理论的蓬勃发展使得女性文学再次引起学界的重视。英美女性文学的译介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然而,外国文学译介研究中的英美女性文学的译介在我国至今未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对这一主题所做的研究很少。本文从翻译史的角度出发,结合多元系统理论对中国自五四以来译介的女性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发展
作者: 段平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妇女观   发展  
描述: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用以指导妇女运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妇女观。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弥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关注妇女命运、把握妇女解放和正视妇女发展的科学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阶级、性别与民族关系交融的多重身份: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妇女的阶级分析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重身份   阶级划分   无产阶级妇女  
描述: 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对中国妇女的阶级划分可知,无产阶级妇女是凝聚阶级、民族与性别多重关系的概念;阶级分析是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进行革命动员的方法,是制定妇女解放方针政策的依据;无产阶级妇女的概念对当时中国妇女主体身份的建构具有一定意义。
从教材中三个女人的形象看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
作者: 王超   来源: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祥林嫂   相互补充   中国妇女   高中语文教材   传统美德   荷花淀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翠翠  
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小说单元)前三篇课文《祝福》《边城》《荷花淀》,分别以祥林嫂、翠翠、水生嫂这三个女人作为主人公。仔细探究这
川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所表现的传统美:以《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为中心
作者: 张书杨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川端文学   文本读解   传统美   女性形象  
描述: 众所周知,1968年秋,川端康成作为日本作家,首次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川端以其独特的文学美,赢得了全世界读者的欢迎,一跃成为日本文学传统美的旗帜。他在斯德哥尔摩获奖时演讲的《我在美丽的日本》以及续稿《美的存在和发现》、《日本文学之美》中直接阐述了日本文学传统美所给予自己的滋养。这种美似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川端文学中所描写的女性美,“因为女性比男性美……女性将永远成为作品的基本主题。因为它不会改变” 。但是,这些作品中清纯美丽的女性无不显得悲凉,命运多舛,令人怜悯。她们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爱,
父权制度下的女性悲剧:《德伯家的苔丝》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乐晟霁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   悲剧   女性  
描述: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后期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通过象征、巧合等创作技巧真实地描绘出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现实图景,生动刻画出苔丝这一不朽女性艺术形象,深刻揭示了维多利亚时代宗教思想在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对女性的迫害,在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爱情、婚姻等女性价值观念的深刻认识与反叛。由于年代的局限性和作者的男性身份,哈代对苔丝形象的刻画未能完全走出父权思想的影响,在作品中充满着悲观的宿命论。 本文在苔丝形象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哈代笔下女性悲剧的根源。
争取女性的权威—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分析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
作者: 王海红   来源: 聊城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叙事策略   理智与情感   女性权威  
描述: 《理智与情感》,作为简·奥斯汀第一部被正式出版的小说,与之前那些大胆激进的作品相比,无论在叙事策略还是写作风格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朝着一种更加隐蔽、更加含蓄的风格发展。奥斯汀利用她独特的叙事方式,通过描写那“乡镇三四户人家”的琐事来积极争取女性的社会权威,达到了叙事艺术和性别政治的完美结合。本文即是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入手,以理论与文本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奥斯汀在《理智与情感》中为争取女性的权威而采取的一系列独特的叙事策略以及她想要表达的一些女性主义思想。 <br> 论文共分
我国“女性与媒介”研究路径探析
作者: 李珊珊   来源: 消费导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与媒介   女性受众   女性形象  
描述: 在有关媒介群体的研究中,性别研究是媒介研究中最为持久的关注点之一。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起步较西方国家较晚,却在20余年的时间中取得了重要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理论框架下的媒介与性别研究在我国具体的研究实践中,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拓宽了我国媒介性别相关研究的理论路径,推动了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媒介研究的进程;另一方面,对西方理论的普适性提出新的质疑。本文选取我国新世纪以来的女性与媒介研究成果为分析对象,回顾了我国女性与媒介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分析探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为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一些新的
悲哉!挣扎于男权文化和战争漩涡中的女人们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三国演义》以写政治、军事斗争为主。作者采用由文入史、虚实结合的笔法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军事冲突和政治风云,塑造了一个个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男性主人公,也描写了为数不少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在男权文化的重压下,在错综复杂、波澜壮阔的政治斗争中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无尊严,命如草芥;沦为政治的附庸,成为统治者争夺、玩弄、交易的道具;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为背景,采用由文入史、虚实结合的笔法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军事冲突和政治风云,其中一个个鲜活的男
< 1 2 3 ... 110 111 112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