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有关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
作者: 张岩冰   来源: 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解构主义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理论   女权主义批评   父权制文化   女性形象   反本质主义   文学理论   女性传统  
描述: 有关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
永恒的是情感——《静静的顿河》人物漫谈之二
作者: 邓九刚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葛利高里   《静静的顿河》   作家   创造力   哥萨克   娜塔莉亚   敢做敢当   爱情故事   肖洛霍夫   女性形象  
描述: 永恒的是情感——《静静的顿河》人物漫谈之二
悲美·丑美·凄美——论川端康成的《美丽与悲哀》
作者: 刘劲予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美   凄美   虚无思想   丑美   文子   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本女性   女性形象   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   川端康成  
描述: 悲美·丑美·凄美——论川端康成的《美丽与悲哀》刘劲予(广东教育学院)1961年月,川端康成的长篇小说《美丽与悲哀》在《妇人公论》杂志连载,直到1963年10月结束。小说吸引了日本各阶层妇女的注意,也引起关心妇女问题的各界人士的重视,这是一部在社会上...
《东方的故事》并非现实主义文本
作者: 周德梅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倾向   作家   女性独立   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植物人   非现实   女性自我价值   男人与女人   女性形象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东方的故事》并非现实主义文本
《玛纳斯》史诗中女神形象的典型──阿依曲莱克
作者: 托汗·依莎克   阿地力·朱玛吐尔地   来源: 新疆社科论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节发展   白天鹅   《玛纳斯》   女神形象   民间文艺   艺术形象   柯尔克孜族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史诗  
描述: 《玛纳斯》史诗中女神形象的典型──阿依曲莱克
性别视角:文化变迁中的女性艺术与艺术女性专题论坛综述
作者: 雨砚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女性艺术家   文化变迁   女性主义研究   西方女性主义   性别视角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艺术   “女性艺术”  
描述: 性别视角:文化变迁中的女性艺术与艺术女性专题论坛综述1998年3月3日,《世纪·女性》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3月6~7日,作为与展览相关联的一项学术活动,“性别视角:文化变迁中的女性艺术与艺术女性”专题论坛也在京城一隅热烈进行。本次论坛旨在...
《离骚》:原型追索——兼论求女之本真意涵
作者: 梅琼林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骚》   原型   “求女”   《九歌》   屈原   求女情节   女性形象   抒情主人公   楚辞学   性别角色  
描述: 作为楚辞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离骚》文本充满难以索解的巨大疑难。其中最为独特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莫过于抒情主人公屈原在诗篇后半部分邀游天界的求索历程(Questprocceeding)中设置了三次求女的奇异情节。如果说诗章前半部分是情感的直抒性表露,是诗人内在世界的自然呈现,那么其后半部的求女情节应该如何理解把握呢?作者为何求女?所求之女指寓什么?在整篇弥满着浪漫意绪的文字中,求女情节的性质归属为何——是实写,还是虚写?这些处于隐喻象征体系与现实人物之间的暖昧难解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自秦汉以降数千年的楚
随便谈谈
作者: 陈思和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狂人日记》   中国文学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研究对象   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思潮   果戈理   女性形象  
描述: 随便谈谈
甘泪卿悲剧的意义
作者: 刘敏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完善的人   《少年维特的烦恼》   《浮士德》   爱情悲剧   黑格尔   梅菲斯特   个人爱情   德国启蒙运动   女性形象   宗白华  
描述: 甘泪卿悲剧的意义刘敏甘泪卿是德国伟大作家歌德的毕生代表作《浮士德》中一位令人难忘的少女,也是欧洲古典文学画廊里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她出身于规矩、守旧的平民家庭,天真、单纯、善良、美丽,在与浮士德相遇后,全然不计后果地献身于爱情,给自身带来了一连串的...
谁是21世纪名留青史的艺术家
作者: 王秋凡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1世纪   沃尔特·惠特曼   文化信息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艺术语言   女性形象   评论家   美术馆   艺术评论  
描述: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注意到今年台湾《艺术家》杂志一月号登出了一篇很有噱头的文章,名为《2O22年谁将名留青史》。文中称美国《艺术新闻》杂志邀请15位艺评家、策展人、美术馆长和艺术家对现今的艺术作品,汰芜存菁,谨慎挑选出一些他们认为到公元2020年仍会不断被鉴赏、提及和讨论的结果。且不问这种意见调查的可行性和可信度,因为就连大部分被要求做评论者,也都承认无法为新一代的艺术家做出定论,原因是多方面的。罗伯·罗森布伦就感慨道:“想找出能持续至2020年的艺术家,像是选
< 1 2 3 ... 9 10 11 ... 61 62 6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