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 】搜索到相关结果 113 条
论严歌苓小说中“残缺”的男性形象
作者:
翟羽佳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残缺
雌性
严歌苓
隐蔽的女权主义
描述:
目前对严歌苓小说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三类题材的探讨上。一类是表现作者独特女性体验的“雌性”主题,一类是具有浓郁“边缘意识”的表现移民的历史、文化冲突等的主题,一类是反映文革时期记忆的人性主题。然而对女性作家的研究一般都走入关注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这一思维定势,对作者笔下的男性形象却缺乏应有的关注。本文试图采用逆向思维,反观女性作家作品中设置和描述刻画出的男性形象,并考察这些男性形象与女性之间复杂的关系,通过这个独特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作家的女性观乃至人性观。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选取几部具有典型意义的作
《逃离》主题的认知诗学循迹
作者:
蒋瑛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题踪迹
意象图示
《逃离》
背景
图形
意象
描述:
加拿大英语女作家爱丽丝·门罗凭借作品《逃离》获得了2009年国际布克奖。该书由八个具有同样主题——逃离的短篇小说构成,其中的3篇互有关联。在每个故事中,女主人公或因为对目前生活的不满,或因为对不同生活的向往选择了逃离。但经历逃离的过程后,她们开始明白自己所处的境地:欲逃离却最终选择回归,对生活也有了新的思考。在门罗的笔下,这些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被展现在读者面前:对现实生活的迷茫、初逃离时的激动、逃离途中的挣扎以及回归后的沉思。《逃离》中女主人公们的出逃与回归究竟是女性对男权社会反抗过后的不了了之,还是女性
《公开的秘密》的成长母题--叙事空间研究
作者:
覃青芝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艾丽斯·门罗
真实空间
第三空间
想象空间
《公开的秘密》
描述:
艾丽斯·门罗(1931-)享誉加拿大文坛,于2013年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十三位女性作家,同时也是获此荣誉的第一个加拿大作家。门罗专注于短篇小说,也促进了加拿大短篇小说的发展。她的创作根植于现实生活,赋予了小说本身一定的空间基础,突显了女性作家特有的洞察力,女性独特的感受和视角,展现女性形象的复杂多样,敏感多思且独特的个性,揭开了女性的成长历程。短篇小说集《公开的秘密》(Open Secrets,1994)是门罗的第八部作品,是其南安大略哥风格的典型作品之一。对于该作品,国内尚未有相关研究。国外主要研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珀涅罗珀记》:神话改写与加拿大
作者:
张威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解构
珀涅罗珀记
加拿大
改写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ret Atwood,1939-)是当今世界文坛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之一,享有“加拿大文学女王”之誉。2005年出版的中篇小说《珀涅罗珀记》是一部根据荷马史诗《奥德赛》改写的作品,是作者多次改写神话小说后的集大成之作。小说颠覆了传统神话故事的叙事模式和内容,让珀涅罗珀和十二女仆发声,探索十二女仆之死的正义性。通过神话改写,阿特伍德颠覆了神话中男性和女性人物原有形象,格外补充了被神话刻意忽略的一些事实。阿特伍德在让读者从一个新角度了解奥德赛的同时,也让加拿大的女性斗争史、加拿大民族
《紫色》中的概念隐喻研究
作者:
段姣弟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紫色》
主题
概念隐喻
世界观
描述:
《紫色》(The Color Purple)(1982)是艾里斯·沃克(Alice Walker)最有名的长篇小说,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主要视角有妇女主义、黑人女性主义、心理分析、酷儿理论、比较研究等。概念隐喻视角尚不多见。目前的研究要么只对作品中的概念隐喻进行了简略分析,要么仅将作品当作语言材料。本文运用概念隐喻视角研究《紫色》,发现两个能够反映作品主题的概念隐喻:“人生是战争”和“妇女主义是紫色”。“人生是战争”反映了小说的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等主题。“妇女主义是紫色”反映了小说的妇女主义主题。其中,
在黑夜里穿越与飞翔
作者:
李萱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梦
自我
失语
逃离
女性写作
描述:
“梦”作为人类的一种复杂的精神与生理现象,是文学文本中一个重要并值得重视的现象,它完全可以成为文学研究者打开文学的一扇新的窗口。我在阅读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小说的过程中,发现“梦”在其中经常出现,并且衍化为很多与“梦”的特质相类似的梦幻、象征、隐喻以及梦呓化的语言和形式等与“梦”相关的变体,这些微观之“梦”充斥文本,与女性的思维方式、生活体验以及文化层面的宏观之“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梦”可以说是一把解读新时期以来女性小说以及打开女性心门的钥匙。沿着“梦”的通道,我们不仅可以从女性生活层面的微观之“梦”顺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冲突与融合: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角度解读《觉醒》
作者:
李建霞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主义
觉醒
浪漫主义
冲突与融合
描述:
凯特·肖邦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向现实主义文学转型时出现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她的代表作《觉醒》是一部文学造诣很高的小说,写作手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觉醒》除了表现出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还存在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等多种解读的可能。这部小说不仅仅在表现女性意识的觉醒、推动女性运动的发展方面意义重大,而且,它更是一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典范。小说描写了一位富有的克里奥尔商人的妻子埃德娜·庞德里埃夏天去格兰岛度假期间所发生的事情。在那里,埃德娜认识了贤妻良母型的阿黛尔,性格怪癖独立自主的钢琴家芮兹小姐以及年
《秋水堂论金瓶梅》研究
作者:
李运萍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慈悲
《秋水堂论金瓶梅》
身体
田晓菲
描述:
哈佛学者田晓菲立足当代女性读者的视角对《金瓶梅》进行了区别于传统视角的解读,她不拘泥于专业学术对论文的要求,不受制于文本原作者的思想倾向,更多的是尊重于文本本身,关注文本的细节和情节设置,从新批评之文本细读的解读方法、立足女性视角及感知女性身体三个方面揭示并展现了《金瓶梅》中众生的悲哀之处,尤其是书中女性人物的可怜之处,从而唤起读者的同情及慈悲情怀,进而希望读者能从书中人物的际遇和命运联想到自身,从书中人物的作为和结局下场中省思自身,以达到修身、净化的目的。本文选择田晓菲的评述文章《秋水堂论金瓶梅》为论析
突破与固守
作者:
郑欢欢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侦探小说
人物塑造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阿瑟·柯南·道尔(1859-1930)和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是英国侦探小说界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体现了鲜明的性别意识。探讨他们的性别意识能够有助于加深对他们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理解。论文首先对女性主义的发展作了一个概括性的综述。然后着重分析了两位作家通过人物塑造所反映出的性别意识。道尔固守着父权制社会男性作家的创作特点,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均是男性人物的附属;而他笔下的福尔摩斯则是虽具有英雄气质、学识渊博但却轻视女性。道尔对女性的歧视性描写和对男性
谈谈中国古代藏书楼建筑的性别审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作者:
朱常红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特征
建筑美学
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藏书楼
建筑
性别
描述:
这篇论文从性别研究理论出发,认为中国图书馆建筑经历了古代藏书楼和现代图书馆两个不同的阶段,其中,古代藏书楼主要呈现的是中国古代女性美及其文化特征。 “性别”是人们用以自我定义的最为基本的成分之一。性别研究始于西方60年代的妇女运动,80年代后,性别研究者常用“gender”(侧重性别的社会性)替代“sex”(侧重性别的生物性),以显示男女之间的平等。这篇论文从性别(gender)的人类学、社会学意义出发,探讨其在中国古代藏书楼建筑中呈现的性别美及其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藏书楼的建筑大约开始于周代,19世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