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探春协理荣国府之我见
作者: 许卫全   来源: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夫人   《红楼梦》   李纨   荣国府   赵姨娘   大观园   女性形象   协理   曹雪芹   探春  
描述: 探春是《红楼梦》中颇具个性的一个女性形象,作为出生于贾府这样一个钟鸣鼎食的封建大家庭之贵族小姐,她锦衣玉食,优悠有加;但她亦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或说先天不足,那就是她的庶出的身份.这使她非常敏感,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而《红楼梦》第五十五、五十六两回关于探春帮助李纨料理荣国府的描写、可谓神来之笔.王熙凤因常年劳累,操心过度,再加上贾府年事忙碌,这位一向“自恃强壮”的二奶奶终于倒下了.王夫人只好命大奶奶李纨接管凤姐差事,暂时代理府中诸事.偏偏这位大奶奶是菩萨心肠,“尚德不尚才”,王夫人不放心,于是又让探春协助
对《提高与拔高》一文的意见
作者: 莫乔峰   来源: 剧本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反抗   历史题材   封建社会后期   包办婚姻   讽刺小说   盐商   儒林外史   女性形象   南京  
描述: 读了《剧本》第九期刊载的柯文辉同志写的《提高与拔高》一文,颇有启发,而在拜读之余,有的地方实难苟同。该文涉及了一个对编写历史题材戏剧需要弄清楚的问题,就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妇女不满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以出走表示对包办婚姻的反抗,是“不可能发生的举动”,到了“五四”运动时期“一个讨厌丈夫的新娘子要出走,都是不可思议的事”。这是有悖史实的。在封建社会里,在婚姻问题上,展开对父母包办婚姻的反抗,或不惜重大牺牲,甘心与自己爱幕的男性出走,脱离家庭桎梏,这是在“五四”运动以后才是习见的事,但在封建社会里还是有的。我国古典
当代艺术信息
作者: 郭翠筠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文学   流行音乐   文化模式   文明社会   文学创作   原欲   文学评论   文化背景   当代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情与欲的对立--当代小说中的精神文化现象 蔡翔在《文学评论》88年4期撰文说:“情与欲的分离正是文明社会的共同趋向。人的原欲在文明的规约和导引中,蒸发为爱,爱而生情,情又净化着人的原欲,由粗鄙转为优美。人生倍尝爱欲之甘苦,上演了无数的悲剧和喜剧。情与欲的分离,也划出了人与兽的区别。然而,在我们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这种分离却演化成一种伦理上的对立,扬此而抑彼,在文明社会中,构成一种特殊的文化模式,直接规范着人的日常心理和行为方式,并且影响到具体的文学创作。文章例举了我国古典文学中女性形象,指出这种含有男权色
尤小刚情怀:和感兴趣的事纠缠
作者: 杨沐   来源: 电影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生涯   《孝庄秘史》   尤小刚   理性思维   人文主义   电影导演   女性形象   历史风格  
描述: 尤小刚不是一个乐于造势的导演。而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给了世人颇多的谈资,似乎是一种更招人待见的表达自我的方式:用作品说话,以变化赢得观众……而作为一名颇有建树的大导演,他又以一个男人的胸怀和埋头做事的生活态度书写着自己的精彩……随着《孝庄秘史》的迭宕起伏、荡气回肠,似乎他身上又凭加了一股气贯长虹的英雄豪气和柔美凄迷的儿女情长的神秘元素而引人联想。其貌不扬,予人亲和的尤小刚给了我一种沉稳自信的感受,而看似闲谈的采访中细心领会还是暗藏玄机。一个比较灵性,不迷信,凭兴趣做事的成功男士,一切的状态都体现在喜欢做的事情
黑客的爱情
作者: 慧字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Slashdot   凯瑟琳   黑客   电脑   编写者   女权主义者   无能之辈   人的系统   互联网   女性形象  
描述: 当Gigabyte遇到Nostalgic 这是一段特别的网恋,他们是互联网上最火热的一对情侣,然而他们又来自于真实世界里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第一个用C#编写病毒的女权主义者Gigabyte和曾经参与了侵入白宫网站行动的超级黑客Nostalglc。这是一场发生在两个敌对家族的爱情故事。 黑客们希望能够攻击进入别人的系统,而病毒编写者们则希望自己的代码被广泛传播,这种纷争使得黑客阵营和病毒阵营一直格格不入。他们互相都认为对方是无能之辈,而自己才是电脑世界的最
从两个“赫本”说起
作者: 嘉年华   来源: 大众电影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女性视角   好莱坞电影   女性世界   审美情感   男人和女人   西方女权主义   奥斯卡   活化石   女性形象  
描述: 2003年6月29日,被誉为美国银幕第一夫人的凯瑟琳·赫本在自己的家乡康涅狄格家中逝世,享年96岁。凯瑟琳·赫本生前堪称好莱坞电影的“活化石”,在60年的演艺生涯里共出演了50多部电影,凭《惊才绝艳》(1933)《猜猜谁来吃晚餐》(1967)《冬狮》(1968)《金色池塘》(1982)四获奥斯卡影后桂冠,并12次获奥斯卡提名,成绩骄人功名卓著。好莱坞电影史上还有一个赫本,即奥黛丽·赫本,同样也是技压群芳星光四射,凭借其在《罗马假日》,《窈窕淑女》等片中的杰出表演,更是家喻户晓蜚声影坛。但两个“赫本”又有诸
林黛玉的诗化人生
作者: 尹春霞   来源: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性之美   诗化人生   诗美理想   林黛玉  
描述: 林黛玉,无疑是曹雪芹笔下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之一。纵观林黛玉的一生,不论是体态神貌、举止言行,还是吟诗作赋、赏花弄月,无不体现出诗人的气质,焕发出诗性的光芒。诗性之美,才是她的美之为美的根源。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论述林黛玉的诗化人生:首先,从林黛玉的待人处世等外在表现来看;其次,从林黛玉写的大量诗作中体现出的诗美来看;再次,从曹雪芹塑造这样一位诗化人物所寄托的审美追求来看。由此得出结论:林黛玉的诗化人生其实是曹雪芹诗美理想的结晶。
[阿信]已成一种象征
作者: 夏瑜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观众   大和民族   占相   一九   女英雄   分表   极商   日本女性   日书  
描述: 每当日本电视连续剧《阿信》播放时,荧屏前就挤满了观众,人们的感情随着阿信的喜怒哀乐变化而变化。毫无疑问,对阿信这样一个日本女性形象,我国观众是欣赏的,并产生了一种亲切感。 一九八三年四月一日清晨,《阿信》开始与日本观众见面,此后便在全日本掀起一股“阿信热”。这股热潮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电视剧本身的浓厚兴趣。据日本方有关机构统计,每天清晨播放《阿信》时,全国约有五六千万观众,创造了日本广
历史使命感与艺术形象——关于茅盾作品中的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
作者: 史瑶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民族资本家   中国社会   历史命运   抗日战争   中国革命   买办资产阶级   民族工业   半封建半殖民地   社会性质  
描述: (一) 茅盾塑造了一系列“时代女性”形象以后,再经过《路》和《三人行》的创作,从《子夜》开始,塑造了一系列民族资本家形象,如吴荪甫、唐子嘉、何耀先、王伯中、阮仲平、林永清、严仲平等,达成了茅盾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有贡献。冯雪峰曾说:“要寻找一九二七年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形象,除了《子夜》,依然不能在别的作品中找到。”我们不妨进一步说,在现代文学史上象茅盾这样以深沉的思想和非凡的艺术才华塑造出一系列民族资本家形象的,还找不出第二个人。
自由与忠贞:古老的爱情主题:《诗经》中的爱情诗
作者: 卫厚生   来源: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求爱情   女主人公   中国文学   《卫风·氓》   《诗经》   爱情诗   爱情主题   婚姻制度   爱情自由   《国风》  
描述: 爱情主题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主题之一。当欧洲文学还处于英雄史诗和神话时代的时候,取材于现实人生的爱情主题已成为中国文学最常见的主题。《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除热烈讴歌和赞美爱情的美好与欢乐外,还集中反映了两个鲜明的主题,即对于爱情自由的向往追求与对爱情忠贞的赞美歌颂。《诗经》爱情主题是对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从本质上讲,同《诗经》揭露和控诉统治阶级罪恶的重大主题是完全一致的。《诗经》爱情主题的揭示,大都是通过对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完成的。
< 1 2 3 ... 1649 1650 1651 ... 1690 1691 16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