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917 条
-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
-
作者:
刘伯红
卜卫
来源:
青年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报
女性美
男性角色
电视广告
性别歧视
女性角色
两性角色
女性形象
性别观念
性别平等
-
描述:
11.3元。而电视广告又以其形象逼真、接受感强、直接刺激消费等特点,倍受商家青睐,电视广告的营业额1993年已占全国广告营业额的22.0%。 至1992年,中国女新闻工作者发现,在日益崛起的广告业中,女性形象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广告=商品+女人,女性成为广告创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于是,《中国妇女报》
-
选择中的反叛——对两个女性形象的剖析
-
作者:
项滨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西方文化
女作家
反叛意识
中篇小说
《纪念》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小说月报》
传统文化
-
描述:
在一位女作家的笔下,叙说着一个已婚女人心中所企盼所爱慕的是什么样的男人,怎样以感情的冒险背着丈夫进行婚外恋,最终被情人抛弃,受到丈夫与儿子的冷漠,感情的失落使她陷入深深的悲剧命运之中;在一位男作家
-
试论凌叔华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不同
-
作者:
薛双芬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笔下女性形象分现代女陛和传统女性。虽然类型—样,但存在着差异。 1.侧重点不同 就新女性而言,她们
-
先秦至两汉女性文本研究
-
作者:
李晶
来源:
法制与社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汉书》
“女祸论”
女性形象
《列女传》
-
描述:
先秦时期是"女祸论"形成的时期,期间经过长时间的演变,直到刘向的《列女传》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为女性而写的"史",对女性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其中大篇幅描述的是正面的、积极的女性形象,偏离了自从
-
文学启蒙与性别困境——对十七年文学女性形象的背景分析
-
作者:
刘日红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启蒙
《百合花》
革命女性
乡村女性
十七年文学
背景分析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革命叙事
日常生活
-
描述:
广大农村。基于以上考虑,本文试图在“革命”文化的背景上来考察“五四”启蒙主义与十七年文学中女性启蒙的关系,因为当革命话语抑制了知识分子的启蒙信念时,反而使性别问题更见突出。一女性成为革命作家的叙述中心
-
论《围城》中唐晓芙形象的文学意义
-
作者:
李昊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抗战时代
唐晓芙
女性形象
-
描述:
,仍然坚持自己对恋爱和婚姻的原则,这也正是唐晓芙这一女性形象与众不同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并且唐晓芙这一形象对于同时期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虽然唐晓芙在《围城》中出现的时间极短
-
这些女人不寻常——韩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瑞
来源:
电影画刊(上半月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主人公
电影节
韩国电影
韩国人
女性话语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女性主义
性别
-
描述:
审视韩国电影中多元化的女性形象的影片!并且很多影片更在本土或国际电影节上得到了认可与嘉奖:《种女》(1986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漂流欲室》(第19届布鲁塞尔电影节大奖).《密阳》(第60戛纳
-
《左传》与《战国策》女性形象塑造比较
-
作者:
张凤秋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左传
形象塑造
战国策
女性
-
描述:
事迹分散于各个篇章比较零散,战国策则开始有集中写一位女性人物的篇章。左传纪人笼统朦胧不具体形象,而战国策开始有生动的外貌描写。此外战国策还善于运用比较烘托等侧面描写的方法突出人物,体现了我国史传文学在人物塑造技巧上的日益成熟,从而成为后世小说之滥觞。
-
长女情结与人生悲剧:论毕飞宇笔下的玉米形象
-
作者:
霍蓉光
任丽娟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利益
玉米
权力
王家庄
三部曲
人生悲剧
毕飞宇
社会伦理
女性形象
家庭成员
-
描述:
毕飞宇的《玉米》三部曲自发表以来,围绕玉米这一女性形象研究者做了许多探讨。许多论者认为玉米人生悲剧的根源在于她的“唯权意识”与“权力崇拜”,比如有论者指出,“玉米用一种封建愚昧的‘唯权主义’思想
-
谌容女性形象塑造潜隐的超性别意识及其暗色的存在
-
作者:
左佳馨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性别意识
人文关怀
悲剧意味
女性自我抒写
-
描述:
作为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位女性作家,谌容在其文本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人物形象,其所陈列的女性人物画廊正体现了她的一种以女性为写作中心的走入状态.而又因其女性形象中蕴藉着作家自身的人文关怀,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