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色研究
论文
著作
报纸
期刊
研究专家
特色文献
女性人物传记
女性社会研究
妇女运动与组织...
女性文学作品
特色资料库
图片
视频
信息查询
相关链接
湖南女子学院图...
中国知网
读秀知识平台
湖南高校数字图...
Open Menu
特色研究
返回上一级
论文
著作
报纸
期刊
研究专家
特色文献
返回上一级
女性人物传记
女性社会研究
妇女运动与组织研究
女性文学作品
特色资料库
返回上一级
图片
视频
信息查询
相关链接
返回上一级
湖南女子学院图书馆
中国知网
读秀知识平台
湖南高校数字图书馆
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首页>
根据【关键词:
革命叙事
】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6)
按栏目分组
特色研究
(5)
特色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3
(1)
2012
(3)
2005
(1)
1999
(1)
按来源分组
中华文化论坛
(2)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1)
天津社会科学
(1)
保定学院学报
(1)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1)
关键词
革命叙事与女性形象:从革命文学到十七年文学
作者:
游翠萍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革命叙事
女性形象
革命文学
描述:
早期的革命文学呈现出激情泛滥的状态,经过延安文学特别是十七年文学的改造,通过用革命/集体话语取代爱情/个体话语,将施虐/受虐模式从性别引到阶级,以及圣洁与淫荡二元对立的角色类型,建构出了经典革命文学叙事的基本模式。
革命叙事与艾性形象:从革命文学到十t年文学
作者:
游翠萍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革命叙事
女性形象
革命文学
描述:
早期的革命文学呈现出激情泛滥的状态,经过延安文学特别是十七年文学的改造,通过用革命/集体话语取代爱情价体话语,将施虐/受虐模式从性别引到阶级,以及圣洁与淫荡二元对立的角色类型,建构出了经典革命文学叙事的基本模式。
同样的家族抒写不同的叙事目的:《第二十幕》和《茶人三部曲》的比较阅读
作者:
秦法跃
来源: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事业
地域
革命叙事
性别
描述:
《第二十幕》和《茶人三部曲》是上世纪末出现的以描写百年动荡下家族事业的兴衰起伏和人物命运悲欢离合的长篇巨著。由于作家性别和生活场不同,两部小说对家族事业和革命历史的叙述目的、家族中男性和女性形象塑造上有很大的差异。
从女性形象的塑造谈孙犁创作方法的独特性
作者:
苏虹
来源:
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的极致”
孙犁
创作方法
女性形象
革命叙事
描述:
孙犁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纯美的乡村女性形象,展现了“美的极致”,这体现了孙犁独特的创作原则和创作宗旨,即在女性形象塑造中避免单纯的革命叙事而融入了对传统道德、个性解放等问题的思索.
文学启蒙与性别困境——对十七年文学女性形象的背景分析
作者:
刘日红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启蒙
《百合花》
革命女性
乡村女性
十七年文学
背景分析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革命叙事
日常生活
描述:
肇始于新中国成立的十七年文学对女性文学研究者来说是一个相对独异的时期,它一方面担负着某种“无性化”的指责,另一方面则以众多的革命女性形象塑造继承了“五四”启蒙主义传统,使一种“新社会意识”真正走向广大农村。基于以上考虑,本文试图在“革命”文化的背景上来考察“五四”启蒙主义与十七年文学中女性启蒙的关系,因为当革命话语抑制了知识分子的启蒙信念时,反而使性别问题更见突出。一女性成为革命作家的叙述中心并不是从十七年文学开始的,它在40年代的战争文学里已经有了明确的表露。钱理群在《“流亡者文学”的心理指归》一文中曾
巴金前期小说中的男性中心意识
作者:
李玲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中心意识
文学形象
巴金
革命叙事
男性世界
系列小说
女性主义
20世纪40年代
描述:
该文认为,巴金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小说,从总体而言,是以子辈男性青年为主体的现代启蒙叙事,现代革命叙事,巴金在这些小说中的正面女性文学形象主要集中于自始至终都以美好心愿对待男性世界的女生身上。她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受难的天使型女性,以鸣凤,瑞珏,梅为代表,主要出现在巴金前期的反封建系列小说中;另一类是新生的圣女型女性,以李静淑,张文珠,李佩珠为代表,主要出现于巴金前期的革命系列小说中。
<
1
>
Rss订阅
订阅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