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名作欣赏·学术专刊】搜索到相关结果 12 条
-
亨利·詹姆斯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伊莎贝尔?阿切尔
女性形象
黛丝?米勒
卡罗琳?斯潘塞
-
描述:
本文对亨利•詹姆斯作品中几个典型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詹姆斯本人的哲学理念及道德标准在其作品中的反映。研究发现,詹姆斯描写的女性符合亚里士多德的伦理道德标准和柏拉图的有关“好人”的哲学理念,堪称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种“恢宏大度的人”。她们的遭遇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美文化冲突的缩影,从中可以看出詹姆斯本人在欧美文化冲突中的真实感受。
-
试论凌叔华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不同
-
作者:
薛双芬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笔下女性形象分现代女陛和传统女性。虽然类型—样,但存在着差异。 1.侧重点不同 就新女性而言,她们
-
男性叙事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湘西小说
男性叙事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中,女性常常被物态化为自然的替代物,来抚慰和呵护男性在现实环境压力下焦躁不安的灵魂。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身上潜藏着男性作家难以言说的欲望化的深层意旨,带有男权文化的标记。
-
独特的关注 成功的刻画:谈凌叔华小说中的两类女性形象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独特的关注 成功的刻画:谈凌叔华小说中的两类女性形象
-
悲哉!挣扎于男权文化和战争漩涡中的女人们:析《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的社会地位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悲哉!挣扎于男权文化和战争漩涡中的女人们:析《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的社会地位
-
《力士参孙》中女性形象之浅析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耻辱情结
大利拉
弱化
-
描述:
大利拉是《力士参孙》中起着非常作用的唯一的女性形象。她的背叛与出卖造成了参孙心中不灭的耻辱情结。经过弥尔顿的精心设计,这个女性形象在突出这一耻辱情结的同时还起到了减轻、弱化及排解这个耻辱情节的作用。
-
《色·戒》中“美色计划”的女性读者视角诠释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短篇小说《色·戒》是我国著名女性作家张爱玲的重要作品之一。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解读作品《色-戒》中“美人计”故事。作品是写给读者看的,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有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才能体现。“美人计”故事塑造了传统男权思想文化中的“女性的性玩物”形象。“美人计”的失败的寓意在于告诫女性,女性要获得事业的成功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戒掉“色”。作品《色·戒》让读者感受到了张爱玲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对女性性别意识觉醒的期待。 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初写成于1950年,后经屡屡修改。它是张爱玲比较重要的作品。不同的读
-
元散曲的瑕疵与遗憾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式化
市民化
元散曲
-
描述:
本文结合作品分析了元散曲作家塑造女性形象时所出现的市民化、模式化的倾向,探讨了其形成的原因。 翻开我国古代文学作品,诸多个性鲜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活跃其中,堪称文学画廊中光彩夺目的奇葩。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民歌到唐诗、宋词,女性题材的作品数量多、质量高,一直被后人称道。在元散曲中,表现女性生活和男女爱情的作品为数也同样不少。元代散曲作家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从整体上看具有许多不同以往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元散曲是一种市井通俗文学,为“街市小令,唱尖新倩意”,故在女性的描写对象上,散
-
火中的凤凰:厄秀拉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厄秀拉
《虹》
现代女性
-
描述:
英国著名作家D•H•劳伦斯在他一生的文学创作生涯中成功地塑造了无数形象各异的女性人物,其中小说《虹》中的主人公厄秀拉的形象最为动人。她在男权统治的社会里,敢于冒大不韪,追求男女平等,追求自我独立,追求婚姻自主,百折不挠地探索人生真义,是劳伦斯所塑造的现代女性的杰出代表。本文从社会和婚恋两个方面探讨厄秀拉这一人物形象的现代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形成。 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在他一生的文学创作生涯中成功地塑造了无数形象各异的女性人物,其中小说《虹》中的主人公厄秀拉的形象最为动人。她在男权统治的社会里,敢于冒大不韪,追求
-
月色式苍凉 宿命式荒凉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宿命
月亮
《金锁记》
意象
女性
-
描述:
月亮,是张爱玲在《金锁记》中反复出现的艺术意象。月色,在张爱玲的笔下,没有被营造成一片温馨与柔和的氛围,只有彻底的阴暗、残缺与苍凉。正如《金锁记》中女性人物的轮回命运,这就是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