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黑人“妇女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紫色》
作者: 李敏杰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紫色   种族歧视   黑人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创作的小说《紫色》以其新颖的主题构思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作品深刻的思想主题及其社会意义,并分析了作者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创作手法以揭示其主题的。
《寻找母亲花园》的黑人女性主义传统--兼谈爱丽丝·沃克的黑人女性主人观
作者: 曾竹青   来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寻找母亲花园》   爱丽丝·沃克   传统   黑人文学  
描述: 爱丽丝·沃克在《寻找母亲花园》中揭示了奴隶制和种族歧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约束,历史性地扼杀了黑人妇女的创造性这一事实,追寻了黑人女性主义传统,用动人的笔调把黑人妇女受到压制的创造力追溯到像缝制被子和培育鲜花这种无语的艺术形式,运用这种无语的艺术形式所蕴含的隐喻来寻找黑人文学母系,沃特对传统的挖掘这一工作对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黑人文学以及整个美国文学都具有重大意义。
托尼·莫里森创作主题研究
作者: 吴敬辉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种族苦难   自我身份   创作主题   黑人文学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当今世界文坛上一位杰出的黑人女作家,于一九九三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笔者认为她能够问鼎世界文学的最高桂冠跟她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民族意识是分不开的。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莫里森自觉地将非洲裔美国黑人过去和现在的生存境遇融入文本,以期展现被殖民制度和种族歧视扭曲、异化的黑人的生活。不仅如此,莫里森还力图通过文学话语修正历史记忆,治愈黑人民族的心灵创伤,并呼吁黑人民众寻求失去的文化之根,重建民族意识。 本文通过分析莫里森的三部小说《最蓝的眼睛》、《秀拉》、《宠儿》,对莫里森创作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从艾丽丝·沃克的《紫色》看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海琰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   沃克   黑人文学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从艾丽丝·沃克的《紫色》看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中黑人女性形象的重构
作者: 丁涵   高文晏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地位   黑人女作家   赫斯顿   女性意识   新黑人   黑人女性   女性形象   黑人文学   美国黑人   珍妮  
描述: 赫斯顿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是美国众多黑人女作家中争议颇多的一位。她有谜一样的人生,让人无法解答。她一生都致力于黑人传统文化的整理与保护,《他们眼望上苍》是她毕生四部小说之一,也是她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这部作品打破了男性主导文学世界的传统,标志着黑人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在黑人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成为世界公认的黑人文学经典。它在打破美国黑人文化歧视、振兴黑人文学的过程中意义非凡。
淡化肤色意识,强化黑人种族意识
作者: 雷华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赫斯顿   美国文学史   黑人女性   黑人文学   女性形象   黑人文化   黑人女权主义批评   传统文化   珍妮  
描述: 引言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黑人文化获得了空前的繁荣,该文化活动的中心是纽约市的哈莱姆区,在美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哈莱姆文艺复兴”,又称新黑人运动。这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当属左拉·尼尔·赫斯顿。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是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家们经常引用的经典著作。本文认为珍妮形象的塑造具有深刻的意义,不仅颠覆了传统的黑人女性形象,还通过珍妮的形象反映了弘扬黑人传统文化,重建黑人民族意识的重要性。 一、颠覆传统黑人女性形象
《紫颜色》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构建
作者: 王海燕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颜色   自我意识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黑人女性   自身价值   黑人文学   女性形象   男性   代表作  
描述: 1982年,爱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面世,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83年,该作品获普利策文学奖。《紫颜色》是美国妇女文学和黑人文学的里程碑。小说主要取材于黑人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树意象
作者: 刘晓琳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赫斯顿   梨树   哈莱姆文艺复兴   表现主题   意识觉醒   黑人文学   女性形象   意象   珍妮  
描述: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黑人女作家、民俗学家佐拉·尼尔·赫斯顿一生致力于本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她对自己的非裔美国人的身份非常自豪,其作品旨在唤醒黑人对自己身份的肯定和热爱。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是黑人文学中第一部充分展示黑人女子内心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在黑人女性形象的创造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该作品中,"树"这一意象对表现主题起着重要
当代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女勇士》中华裔女性属性解析
作者: 王雪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属性   美国文学   犹太文学   美国华裔文学   两种文化   汤亭亭   美国亚裔文学   女勇士   女性形象   黑人文学  
描述: 一、美国文学中华裔文学在亚裔文学上的地位美国文学有极强的包容性与多民族性。它除了包括以白人为主的主流文学以外,还包括发展强劲的黑人文学、犹太文学及亚裔文学。美国亚裔文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壮大趋于成熟。它虽然暂时不能与黑人文学或犹太文学媲美,但是在某些领域(比如小说)也毫不逊色。当然,这也体现出了美国文坛的包容性与自流性。亚裔文学主要包括华裔文学、
论女性主义译者的翻译语境与原则
作者: 李佐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叙事角度   汉译本   译者   书信体小说   翻译语境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文学   黑人文学   艾丽斯·沃克  
描述: 一、引言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创作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色》一经问世就吸引了大量瞩目的眼光,并且也为黑人文学开辟了全新的天地。其语言遣词造句风格独特,叙事角度别具一格,可谓是黑人女性文学的经典,因此也被世人翻译成多个版本。本文对这部作品的主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其在中国的汉译本翻译中的女性视角语境与原则进行研究,以便更为深入地展现其文学价值。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