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教育欲破女人困惑
作者: 李径宇   来源: 新闻周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女性教育   高等教育   性别教育  
描述: 每年有数十万的女大学生走出校门,她们中绝大多数都会走上职业女性的道路。而实际上,此刻,除了专业知识和粗浅的情感体验外,她们对社会几乎一无所知。这向来是中国高校教育的薄弱环节,恐怕也是上海高校的“新女性学”爆棚的内在原因
二战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45-1965)
作者: 周梓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   二战后   高等教育   女性  
描述: 战后二十年被誉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数、资金和学院数量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特征是兴盛、威望和普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45-1965年间美国社会早婚早育风气
19世纪美国黑人妇女高等教育鸟瞰
作者: 李建萍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美国黑人妇女   社会影响  
描述: 黑人妇女在美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她们在这个最大的移民国家里是怎样挣扎,怎样获得受教育的权利而跻身于美国的大熔炉之中呢?对黑人妇女高等教育状况的考察是我们了解
民族院校女性学科建设势在必行
作者: 郑玉顺   杨玉   戴成萍   来源: 第三届妇女发展与进步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学科   高等教育   民族院校   学科建设  
描述: 本文对族院校女性学科的建设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中国高校女性学科建设的进程与特征、民族院校开展女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民族院校开设女性学和女性人类学教学的设想等进行了探讨。
略论二战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作者: 高惠蓉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   继续教育   女子教育   教育平等  
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在数量上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但其特征和轨迹相比二战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男女同校教育制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实施,曾经作为女子高等教育领头羊的美国女子学院出现
高等教育中学术参与和非学术参与之性别分析:女性主义的批判观点
作者: 刘国兆   来源: 学校行政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学术参与   高等教育   学术参与   女性主义的批判观点   性别  
描述: 的「男性特质」等优势条件,因此不仅仍然获致高薪工作,也趁此巩固了男性的优势地位。本文进一步针对高等教育中的资本主义市
高等教育中的跨学科研究及其对跨学科高等教育研究的启示
作者: 程静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方法论   女性研究   区域研究   跨学科研究  
描述: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发展史上与知识的发展相伴相随的概念,知识的发展史也就是研究方法的改革史,跨学科研究既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实践问题。这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知识的不断分化与学科门类的不断细化,学术研究在力求深度,专业的同时也走进了死胡同,视野不断缩小,研究术语逐渐“排他”。21世纪是个问题倍出的时代,现实问题并不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时代需要的不仅是“专”才,更加需要“通”才。不管从知识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现实意义上看,跨学科研究都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现实需要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跨学科研究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子院校的再兴及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林舟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女性学   家政学   女子院校   性别  
描述: 从世界第一所女子学院建校起,女子院校的存在与“女子要不要受教育”、“女子应受何种教育”两个问题相关。社会由于性别歧视,在男性普遍接受教育的时候,对女性是否要受教育基本上是否定的。在西方女性主义者的积极争取下,女性获得了受教育权;为了证明女子不但是可以接受教育的,而且是可以和男子学习同样难度的内容,西方女子院校开设与男子院校同等标准和内容相同的课程。当基督教会女子院校在中国开设女子学院的时候,她们秉持的正是西方女子院校办学理念。世界各地女子院校的设置成为人类向男女平等社会过渡的重要教育形式。中国在“强国保重
女子高等教育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
作者: 王翠艳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妇女文学   妇女教育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描述: 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诞生与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不仅同步,而且关系相当密切。不同于新文学第一代男性作家的多数负笈海外和传统女性作家的闺阁受教,现代女性作家的出现和女性文学的发生基本属于国内女子高等教育的产物。女子高等教育及其校园文化语境不仅为具有主体意识的“新女性”的产生准备了... >> 详细
大学、知识与课程的性别分析*——对中国精英大学各类商业化“女性课程班”的审视
作者: 王俊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学   高等教育   女性主义批判   课程   女性课程班   知识  
描述: 近些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功利化及实用主义的浪潮中,国内诸多知名高校纷纷开设了各类商业化的“女性课程班”,旨在通过传统国学、现代知识与时尚元素的浸润,将女人形塑为理想中的女性形象。这些明显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