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作者: 杨兴梅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封建   革命   生产   反缠足   中共  
描述:革命与生产动员外,缠足对妇女自身的影响,继续受到中共的关注。1945年后,中共的反缠足运动逐渐与土改、生产及支前运动结合起来,放足最终成为解放生产力的手段,而非目的,即使是在以解放妇女为己任的妇女运动领导者眼中,亦复如此。
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对妇运政治伦理价值取向的建构
作者: 万琼华   来源: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民革命时期   革命   妇女运动   女权   政治伦理价值取向  
描述: 国民革命时期,“革命”话语呈压倒之势,国共两党经由历次党代会以及政党领导者和妇运领袖对妇女运动的新诠释,建构出“革命先于女权”的政治伦理价值取向,在将妇女运动推向高潮的同时,也打上了政党政治的烙印,使妇女运动的性质和内容发生根本性转变,自此以后,妇运领袖在国民革命及后来的革命中始终处于边缘位置。
孕育中的苍凉负重——对30年代有关女性孕育的文学阐释
作者: 赵亚宏   来源: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负累   传统   孕育   革命   女性  
描述: 孕育 ,是女性文学的主题之一。 3 0年代左翼文学中对女性孕育方面也广有涉猎。女性曾被作为一种失语的存在 ,一种无意识 ,并承担着严重的精神负累 ;女性在加入血与火的革命中 ,在面临孕育与革命的重大矛盾时 ,需要忍受更多的身心痛苦和做出更大的牺牲。女性是用生命去书写人生的
论王蒙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真真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蒙   小说创作   革命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的内心情感与思想流变历程。本文第一章主要展现了王蒙笔下三类不同的女性形象:一类是具有进步思想意识的革命女性,二类
左翼小说中女性形象的颓废性研究
作者: 邬非非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革命   左翼文学   复杂性   女性形象   颓废  
描述: 颓废的定义以及中国颓废文学的发展历程,探究左翼文学颓废性的渊源。以左翼作家蒋光慈为例重点探讨革命以及外部环境带给
女性形象的“在场”与性别“失语”:《人民画报》(1950—1976)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赵金钿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摄影   意识形态   革命   视觉规训   女性形象  
描述: 妇女解放是中国革命的题中之意,而呈现在视觉上却是一种去性别化,即去掉女性的性别特征,而用一种符号化的“劳动妇女”形象取代之,这种劳动妇女形象体现了革命意识形态对于新中国妇女形象的建构。本文以《人民
茅盾和丁玲小说中都市女性形象的对比
作者: 万潇潇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   恋爱自主   革命   男强女弱   “女”性  
描述: 。由于作家性别及生活经历的不同,导致他们作品中的女性在革命观、择偶观、婚恋观上存在差异。本文以茅盾和丁玲小说中都市女性形象的对比为出发点,通过二人笔下都市女性“性征”的不同;贞操观念和爱情观念的不同
丁玲延安时期文学创作研究
作者: 陈腾   来源: 深圳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革命   丁玲   知识分子   女性  
描述: ,始终交织着个性主义者丁玲、知识分子丁玲、革命者丁玲以及特殊年代的女性主义者丁玲等多重身份的碰撞和冲突。因此延安时期的丁玲以及丁玲的文学创作成为我们理解丁玲和其文学创作的一扇窗口,同时也成为我们观察
女性·身体·革命——茅盾在革命背景下的女性讲述
作者: 李玉荣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革命   身体   茅盾   女性  
描述: 作为二十世纪的文学大师,茅盾生动再现了经受了“五四”退潮到大革命失败的双重刺激后的新女性们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的多种人生演变轨迹。他希冀通过对女性之身的书写拨开笼罩在他自身及整个国家之上的迷雾,从中
左翼小说中的革命女性
作者: 郑晓天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妇女解放   革命   左翼文学   恋爱  
描述: 本文通过对“五四”以来各类文本和二三十年代左翼小说文本的分析,力求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历史背景下,探明茅盾、白薇、丁玲等作家的小说文本关于革命女性的表述。论文着重探讨这些文本如何表述性别、如何建构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