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拉斯普京主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何欢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德   道德代表   拉斯普京   女性形象  
描述: 本论文旨在从道德角度研究拉斯普京的四部重要中篇小说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这四部中篇小说分别是——《最后的期限》(1970)、《告别马焦拉》(1976)、《活着并且记住》(1974)以及《伊万的女儿,伊万
论明治时期的女性:以《女人坡》中的道德观为中心
作者: 路方飞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治   道德   女人的路   白川伦  
描述: ,但是对于其它女性以及这些女性所持有的道德观的研究并不多见。本论文以主人公阿伦为重点,将其角色分为妻子、母亲、管理
女性主体的颂扬:论亦舒的小说创作
作者: 王雷雷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薪酬   女性意识   道德   话语权  
描述: 本文以亦舒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小说文本出发,来探究亦舒写作中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论文将从三个部分进行深入阐述。第一部分从婚姻与家庭中的两性关系入手,从亦舒对家庭与婚姻中女性地位的态度展开,来讨论女性在家庭和婚姻状态下的两性关系中如何获得较高的地位和主体性的价值归属。其中,亦舒强调了薪酬的重要作用。在她看来,薪酬是女性取得话语权并获得较高的利益的必要条件。第二部分将以典型的女性形象为案例分析,揭示亦舒在作品内外所强调的绝对的女性主体地位。亦舒所强调的女性的主体地位带有强烈的颠覆色彩。在处理两性关系问题时,亦
论三维伦理视角下的海丝特·白兰
作者: 陈了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道德   伦理   海丝特·白兰  
描述: 纳撒尼尔·霍桑是最早一个以他的全部作品演绎人类社会道德问题的美国作家,作为十九世纪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代表,“美利坚民族第一位伟大小说家”,他对人类道德的许多思考反映在其小说创作中。他作品中
叙事背后的道德质询:评伊迪丝·华顿三部作品叙事中“隐含作者”的体现
作者: 王芳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隐含作者   道德   叙事  
描述: 关于伊迪丝•华顿的国外评论中,曾把她与托马斯•哈代、亨利•詹姆斯、维拉•凯瑟、赫尔曼•麦尔维尔、西奥多•德莱塞等多位现实主义作家对比。华顿对美国上流社会的批判,人性弱点的揭露,婚姻主题及作品中浓重的悲剧色彩,是评论的主流声音。 国内的评论者则把目光集中在人物的悲剧命运和意识觉醒方面。无论是女性形象分析,还是爱情悲剧探究,都以社会现实入手,着重批判社会现实对人性的扼杀。 以叙事学剖析华顿的写作,开启了新的诠释角度。詹姆斯&#
浅析《石榴石手镯》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魏红梅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   爱情   婚姻   女性形象  
描述: 库普林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最后代表之一,受到托尔斯泰、契诃夫和高尔基文学思想的影响。他善于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鲜明的人物性格,揭示社会矛盾,烘托环境气氛。题材广泛,几乎触及俄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抨击沙皇专制制度的残酷与愚昧。《石榴石手镯》这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让人记忆犹新,也是库普林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最鲜活最耐人寻味的,库普林赋予女主人公薇拉独特性,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代都能找到薇拉的影子。
解析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作者: 朱晓东   来源: 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   列夫·托尔斯泰   爱情   女性形象  
描述: 中都存在的极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的鲜活描写,来阐述自己的妇女观。为了浅析其笔下形象各异、个性鲜明的女主人公形象,本文试图从托尔斯泰的生活、家庭背景、所处历史背景以及作家的道德标准观方面入手。
女性-符号-道德:论《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林夕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情欲   道德   女性形象  
描述: 《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表现了崇德的倾向。其中的女性或者用慷慨激昂的言语、或用自杀的激烈行为成了封建政治、道德的传声筒,她们不外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工具,道德的标签,忠义的符号,泄欲的工具。而其中重情不重德的女性就成了反面形象。这生动反映了男权文化下古代小说女性形象发展的一个阶段。
论《史记》中的平民女性形象
作者: 吴美卿   林序娜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平民女性形象   道德   人格  
描述: 、惟利是图,趋炎附势四类。其中大部分平民女性形象具有跨越时空的人格魅力或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一些优秀的题材。而少数势利的市井妇人的行为既反映了市民阶层普遍的利益观,也为人物传记增添了许多滑稽、幽默的色彩。
事业的强者,爱情的逃兵:张欣小说"病态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刘付娟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   张欣   知识女性  
描述: 张欣在小说中塑造了身体有疾病或残缺的女知识分子的形象,她们都是曾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因病痛、事故等原因,面对死亡或受疾病、伤残折磨.她们勇敢面对生活,但在爱情面前却退缩了.女性因身体残缺而在爱情表现出来谦让到底是崇高还是一种女性的悲哀,在本文中试图探讨这些女性的婚姻家庭观和道德观.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