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通俗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论《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石麟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淫妇
妇女问题
一丈青
通俗文学
女英雄
好女色
宋明理学
《水浒传》
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正如同《红楼梦》中的“女儿国”中也有男性一样,在《水浒传》这个男性的世界里也离不开对女性的描写。她们虽非这部英雄传奇小说的主角,但也形形色色、饶有意义。就出身而言,上至达官贵人的妻室,下至沦落风尘的艺妓,各社会阶层都有。就性格而言,有的软弱如羔羊、有的狠毒如蛇蝎、有的暴躁如虎豹、有的狡猾如狐狸。就审美价值而言,可叹、可怜、可悲、可喜、可恶、可恨乃至于可歌、可泣者亦各各有之。
-
林纾:中国新文学的先驱
-
作者:
蔡军
来源: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译小说
文学作品
通俗文学
翻译
中国新文学
言情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
五四时期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明清以降,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尤以晚清涌现出来的一大批福州籍精英人物为著,如林则徐、沈葆祯、严复、林纾、林旭、林觉民等,故有"晚清风流出侯官"之说.这其中,林纾更是一个复杂的文人.
-
男权社会中的理想女性:浅谈琼瑶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韩克祥
徐萍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经济独立
琼瑶
理想女性
通俗文学
爱情小说
言情小说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男性中心
-
描述:
顾名思义,“言情小说”是描写情的,但它并非一般地表现人的七情六欲,而是特别注重男女之间诚挚的爱情.当然,“言情小说”并不等于“爱情小说”.所有写爱情的小说我们都可以称为“爱情小说”;可是,“言情小说”是属于通俗文学的范畴,它专指通俗文学中描写爱情的爱情小说.
-
从传说到现代——琼瑶、梁凤仪小说创作比较
-
作者:
庄若江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注人生
情爱故事
琼瑶
生存境况
通俗文学
小说创作
读者群
创作比较
女性形象
梁凤仪小说
-
描述:
琼瑶与梁凤仪的小说创作,无疑地都可归入通俗文学的范畴.她们同样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和知名度;同样以女性的视野关注人生社会,关注女性的生存境况;同样以情爱故事作为主要的抒写内容,以女性形象
-
何谓“三从四德”中的“妇容”
-
作者:
吴存存
来源:
百科知识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女性美
女性观
通俗文学
审美趣味
程朱理学
明清时期
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社会
审美理想
-
描述:
“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社会普遍认可的女性行为道德规范,在明清时期尤其得到空前的强调。其中“四德”——妇德、妇言、妇工、妇容主要是指妇女的个人修养。妇德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贞节、敬夫、男女大防、孝敬公婆、鞠育子女等等,妇言妇工谈的主要是怎样处理人际关系及谋生手段等问题,其内容一般都很明白,不会引起人们的误解。
-
徜徉于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的广场:伊维德教授访谈录
-
作者:
霍建瑜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厢记
中国古代
通俗文学
中国文学史
元杂剧
说唱文学
中国古典戏曲
女性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
哈佛大学
-
描述:
伊维德(Wilt Lukas Idema)教授,汉学家与翻译家。1944年生于荷兰,1963-1968年在荷兰莱顿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68-1970年到日本北海道大学、京都大学访学。1970年夏在香港访学。1974年于荷兰莱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两年后被荷兰莱顿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系聘为教授,任教至1999年底,期间先后任莱顿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系主任、人文学院教育系副主任、人文学院主任、非西方研究中心主任、荷兰科学研究基金会人文研究委员会主任。2000年至今,任教于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
-
苦界·朗园·纸项链:从“布老虎”丛书看当下文坛的几点折光
-
作者:
蒋晖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作家
文学价值
通俗文学
新时期文学
河北教育出版社
老虎
图书发行者
女性文学
文化思考
-
描述:
“布老虎”丛书可以说是九十年代商业操作最成功的一套文学丛书,据竞人天地出版公司徐学华介绍,除了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女性文学丛书堪与之媲美外,迄今仍无出其右者。我们生活在北大,除了终日与书为伍,更是日益感受到图书市场的空前繁荣,沿着北大的南墙你去数数吧,在近一两年内,新林立了多少家书店,再走进去看看,那些装帧美仑美奂、弥漫在里巷杂谈里面的书籍不由令人感慨万千:一个图书的帝国似乎正在悄然崛起。然而,那些开创帝国的图书发行者们与我们书呆子看法迥异,他们认为,纯文学与市场的结合并不完善,尽管市场上已经出了无数
-
姚鹓雏小说研究
-
作者:
沈玉慧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小说
民国
姚鹓雏
近现代小说
通俗文学
言情小说
南社
自著
短篇小说
-
描述:
被称为“南社巨子”的松江人姚鹓雏(1892—1954),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高雅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通俗小说作家。他的长短篇小说创作颇有成就,在清末的谴责小说之后,开启了一个新的境界。柳亚子评价他是“说部才无敌,文章鬼亦愁。”郑逸梅也评价道:“他的文笔,宗法林畏庐,我认为姚鹓雏的风华轶宕,蓄韵幽妙,有出蓝之誉。”在中国近现代小说史上,姚鹓雏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的作品在民初的作家群中是非常突出的,但是长期以来,他被遮蔽在晚清小说家和五四新文学作家之下,其面貌并未为人熟知,其价值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亦如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