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迟子建作品的艺术特色
作者: 丁敏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底层女性   困境   超脱   迟子建  
描述: 迟子建的作品不仅得到了业界人士的欣赏,而且也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由于她出身于广袤富饶的黑土地,多彩多姿的生活环境给予了她最朴实,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她能够随心所欲地在这片土壤里汲取营养,积累、酝酿着创作情绪。迟子建随时都以饱满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给读者奉献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本文从取材于社会底层的女性形象;囚困于逆境里的挣扎;超脱与桎梏下的释放三方面来分析迟子建的作品。
生与死的悲鸣:迟子建《树下》中女性的茫茫前程
作者: 张丽萍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树下》   死亡   悲鸣   迟子建  
描述: 迟子建是一个北方作家,她将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树下》是迟子建的第一部长篇,在这部小说中到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小说中女性人物颇多,却是各有千秋,各有生死。当作者以淳朴、沉静的语气为她们安排着前程时,她们却爆发出更加深沉的悲鸣。
苦痛的吟唱——浅谈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作者: 戚萌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苦痛   底层人民   女性命运   迟子建  
描述: 在中国东北这片富有生机的黑土地上,孕育出了一位淡泊宁静的才女--迟子建。她自80年代以来,洋洋洒洒抒写了将近五百万的文字,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在写乡村中的底层人民,她以其温情的笔触,娓娓道来处在中国最底层劳动人民的苦痛,并深刻地挖掘了其产生的原因和社会背景。尤其是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各个都描述得极其丰盈,入木三分。本文就以她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为例,浅谈其中的女性角色及其苦难意识。
女性主义诗学视野下的迟子建创作
作者: 朱晓琳   来源: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性别写作   女性主义诗学   女性写作   迟子建  
描述: 阅读迟子建的作品,可以发现其创作风貌广博大气,作品内容丰富深厚,相较于女性意识张扬激越的当下,文坛呈现出不同的写作特点。在"超性别写作"的理论和创作背景下,迟子建从女性主义诗学的视角,展开其"超性别写作"下的女性书写,此外,其创作中还表现出独特的自然和社会视角。不管是在对女性人物塑造上的独特价值关怀,还是对于朴实纯净的大自然的诗意描绘,或对于广袤复杂的社会图景的写实揭露,迟子建都坚持站在"人"的视角以有节制的情感进行创作。
迟子建的诗意女性塑造浅析
作者: 王猛猛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意   迟子建   女性  
描述: 女性,是迟子建给予关注比较多的人物.在其作品里,“诗意”是生活在底层“沼泽”但内心植有芳草的女性人物的宣言,她们安贫同时也乐道,身体被生活所捆缚内心却能望得见生活里细枝末节而被忽视的美,并在这种美里享受生活感恩生活.
迟子建小说的女性文学视角
作者: 王萌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视角   迟子建   小说   女性  
描述: 迟子建是我国当代作家中比较优秀和突出的女性代表,她的小说主要以描写龙江地区的风土人情而获得文学界认可。在特殊的文学环境背景下,迟子建对两性关系的看法与理解与众多当代女性作家不同,两性平等融洽的相处理念是迟子建更加崇尚的社会化模式。迟子建的文学作品曾多次获得文学大奖,这主要是源于她独特的女性文学写作视角。为此,立足迟子建独特的女性文学思维,分析和研究其女性文学写作视角,希望可以通过作品解读帮助读者了解其写作意图,并深入体会作品内涵。
从个人哀痛走向公共伤怀:论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在艺术上的拓展
作者: 李红春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写作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迟子建  
描述: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具有双重突围的效果。在文本之内,主人公突破了私人庭院的限制,在旅途之中将丧夫之痛融入到矿区小镇这一开阔空间中的公共伤痛之中,增强了情感的批判力量;在文本之外,迟子建突破了近些年来女性文学的私人化、身体化写作倾向,为女性写作注入了更具活力的公共性内涵。第一人称的叙述模式使得这两种突围具有了一种相互阐释、彼此促生的关系。但这双重突围还不彻底,作品在艺术上的许多断裂之处与此相关。
新时期女性小说叙事的赓续与新变
作者: 郑越予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王安忆   女性叙事   迟子建  
描述: 女性文学在新时期再次觉醒,在与20世纪40年代女性叙事话语遥相呼应的同时也产生了赓续与新变。丁玲转向革命的独特姿态,使得很少有作家能对其独特的叙事话语进行更大的开拓;王安忆以现代城市为背景展现女性的欲望与挣扎,与张爱玲冷静叙述女性生存的小说创作形成隐隐呼应的态势;至于萧红那种诗意浓郁、旨归在美与爱的叙事追求,由迟子建在新时期后以温暖与爱相交融的乡土叙事继承并发扬光大。
迟子建小说的乡恋情结
作者: 王倩   来源: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迟子建   小说   乡恋情结  
描述: 迟子建小说有着浓浓的乡恋情结。这种浓浓的乡恋情结,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小说的乡恋情结缘于迟子建对乡土及乡人的热爱,因此,她的小说一以贯之地闪烁着一种人性的温情之光。
失落的小世界
作者: 张菡   来源: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童年视角   萧红   女性写作   迟子建  
描述: 通过比较两位相隔半个世纪的东北女作家的合作情况,展现了女性作家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创作风貌。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探索了二十世纪女性文学创作史上的延伸与对照。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