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三个女性主义诗学范畴的比较考察
作者: 胡湘梅   肖胜旗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比较   身体写作   女性气质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通过对“女性文学”、“女性气质”、“身体写作”三个基本概念的语境变异,以思维和行为主体的方式,给予其女性主义的理解和宽容。揭示了现实语境中当代女性主义疏离情境,在追求与困惑中隐现着作家自身的女性意识
身体写作:女性意识的张扬与迷失
作者: 姚馨丙   来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张扬   迷失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描述: 女性意识包含作为女人的性别意识和作为人的社会意识两个层面。20世纪末中国女性文学中出现的“身体写作”张扬了女性性别意识,它以女性肢体话语的自由表达,丰富了女性文学的内涵,突破了男性中心文化的长期禁锢。但另一方面,“身体写作”中呈现出的勃发——放纵的女性欲望、反叛——媚悦的两性关系、自恋———封闭的生存状态,足以说明女性社会意识的迷失。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损于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真正繁荣,也在一定意义上有碍于21世纪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健康发展。
身体写作的两类文本——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与卫慧《上海宝贝》作品内涵的一种比较
作者: 朱宪云   来源: 理论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卫慧   内涵比较   丁玲   女性文学  
描述: 丁玲《莎非女士的日记》和卫慧《上海宝贝》以它们对私语空间中女性隐秘经验的描写取得了写作姿态上的形似,但却遮掩不住内在的差异。两者内涵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男权的反叛与回归、灵肉统一与灵肉分离、写作的深度与平面化等方面。后者使女性写作发生了断裂甚至倒退。
90年代女性小说中的自恋情结
作者: 廖莹莹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镜像呈现   身体写作   自恋情结   女性形象  
描述: 自恋情结创作曾以各种模糊含蓄的形式存在,并最终在上世纪90年代由个别的小说文本凸显在现实文化的场景中,如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瓶中之水》《日午》,陈染的《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私人生活》,海男的《迷幻花园》《双鱼星座》,卫慧的《上海宝贝》,棉棉的《糖》等等。大规模自恋现象集体亮相在90年代的女性小说中,这既是个人自恋情结氤氲了时代的自恋场景,又是多元化的时代促生了个人的自恋情结。女性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恋情结较之于男性,更加复杂和深刻。自恋情结是女性寻找自我、发现自我、挖掘复杂、微妙的女性内心世界,
新移民女性小说身体写作研究
作者: 李姗姗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移民小说   身体写作   跨文化   比较研究   女性文学  
描述: 海外的新移民女性作家写作可看作是中国当代文学出离本土经验的快速出走,她们体验着生理和社会差异的同时,更感受着多重文化的复杂体验。当代文学研究热点之文化身份、族裔与性别的纠缠,都在她们跨文化写作的“身体写作”中得到了更为独特的阐释。本文意欲突破空间对中国女性文学整体的限制,发掘出全球化语境中女性“身体写作”具有流动性的现实存在,以此考察“移位者”的文化立场与文学的交互影响,希望能对中国女性“身体写作”版图起到些许填补空白之用。论文分三部分展开,第一章整体评述海外华人文学身体意象的写作脉络,同时,分析新移民女
女性叙事与身份建构:以建国以来女性写作为中心
作者: 黄鹄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身体写作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欲望叙事  
描述: 从1949年至今,女性文学在短短六十年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女性文学和女性写作、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议题之一,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已有的研究大多把目光聚焦于80年代后的女性文学,对80年代之前的女性叙事关注不太多,有学者甚至提出从建国后到80年代初没有真正的女性文学;同时,对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作家或作品的个案研究上,在宏观层面上关注度不够。本文力图以女性主义理论为背景,立足于具体文本分析,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对建国后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的演变轨迹进行
新时期文学中的女性性意识
作者: 王丽红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性意识   身体写作   女性言说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在新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不仅呈现出了许多种写作方式,而且作品的内容也更是丰富多彩。尤其是在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中更是有不少作品把身体写作作为主要的写作类别,而且把性意识作为其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女性文学的界定入手,阐释了对身体写作的多元理解,认为身体写作是对近年出现的一种特定文学形式或言说方式的概括,是女性表达自身价值与体验的一种特殊的他人不能替代的言说方式。女性性意识是一个不同于身体写作和性文学的概念,是更合适于概括当下女性文学作品中身体写作内容的一种说法,也是对当下这种言说内容的一种提升式诠释。文章通过
论陈染的个人化创作
作者: 吉喆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体写作   陈染   个人化写作   女性主义   存在意识  
描述: 20世纪末期的中国女性文学的写作占据着较为独立的话语权,在其繁乱复杂的写作实践过程中,女性作家们试图营造着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而陈染就是其中一位不可估量的重要作家。她的写作试图通过相对私密的话语空间来展示不同的女性生命意识,并且利用女性之躯这一探讨主题,从女性身体这一角度对男性话语的封锁进行突围和围剿。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阈下的“身体写作”
作者: 坑娟娟   来源: 燕山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身体写作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身体”逐渐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作家加入了“身体写作”中。在这当中,女性主义文学创作迅速升温,性别意识大面积苏醒,“身体写作”俨然成了一道重要的文学景观。但是,像很多西方社会思潮在中国的命运一样,“身体写作”也在被误读和滥用,从法国女性主义者的源头开始偏移,并发生了严重的变异。拟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解读“身体写作”现象,力求澄清“身体写作”性质的双重性:一方面,“身体写作”张扬了女性性别意识,以对女性肢体话语的自由表达,丰富了女性文学的内涵,突破了男性中心文化的长期禁锢。这一最
新时期以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流变
作者: 陈静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域性   身体写作   女性文学   本土化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新时期以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流变
< 1 2 3 ... 6 7 8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