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喧嚣与骚动的女性文学能走多远——对当下女性写作的再思考
作者: 朱唐林   来源: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女权主义   消费文化   女性文学  
描述: “身体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消费文化的一个明显征候。这种现象与西方女权主义、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现时的消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挖掘它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社会文化内涵,对其作出客观的和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女性文学走出目前面临的尴尬与困境的关键所在。
舞者的镣铐——浅论女性写作的生存困境
作者: 黄小娥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困境   身体写作   女性文学   异化  
描述: 女性文学成为九十年代批评界关注的重点。在九十年代之前的女性写作,仍然受到菲勒斯中心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还是承担了男性对女性文学的一贯审美期待;九十年代的女性主义作家则提倡以身体来写作,作为突破男性中心话语霸权的最好方式。但是,当过分强调身体写作的同时,女性主义写作也在传媒炒作下发生了异化,主体意识逐渐消退。以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的女性写作在异军突起之后,是否面临着后继无力的困境?
当代文学教学中的新女性主义文学及其解读
作者: 郭剑敏   来源: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当代文学   新女性文学  
描述: 在当代文学教学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女性文学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女性主义文学的写作延展开来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潮流中的私人化写作、欲望化写作、身体写作等一系列紧密关联的重要现象和命题。
身体写作与女性文学
作者: 姜敏   王玉鹏   来源: 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身体写作   女性文学  
描述: “身体写作”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第一代作家,卫慧、棉棉代表的第二代,春树、木子美代表的第三代。在阐述她们的“身体写作”时,着眼于“身体写作”和男权文化的关系,结合她们的作品对她们的写作动机、文学品格、审美追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女性文学视野中的“身体写作”
作者: 潘延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70年代后”   身体写作     女性主义批评  
描述: “身体写作”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关键词,是在“身体”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语境下形成的。西苏的“身体写作”理论与当下的女性写作存有隔膜,以“身体写作”聚焦文学批评,引发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资源本土化的反思。“身体写作”在文本中有着多样的、个案的呈现,应避免简单化认识。
来自生命的独白:林白小说的个人化叙事和身体写作
作者: 李鑫   来源: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林白   个人化叙事  
描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林白的横空出世,将个人化的叙事融入到女性文学写作中,她特立独行的身体写作颠覆了传统的宏大叙事。她天然的性别立场决定了她的个人化叙事必然要以女性的身份展示女性。她笔下女性的生命体验,感情经历以及来自灵魂的焦虑不安更为真实动人。林白始终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审视着男权中心社会,以独特的话语模式建构起她的个人化叙事立场。
行走在边缘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窘境   身体写作   消费文化   女性文学  
描述: 五四文学革命为我国文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文化氛围,最初的女性文学开始萌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我国经济文化呈现开放宽松的格局,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译介到国内,对我国的女性文学有较深的影响。90年代,随着商业进程的全球化,中国女性文学一度出现了高潮,令人们欣慰的同时,女性文学也走入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窘境,也引发了人们深层的思考。
女性主义批评本土化进程中的困境
作者: 陈静   来源: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丽丝镜中奇遇   身体写作   对话性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当下文学批评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之一。但这种批评在与本土语境和批评实践碰撞后,也产生了许多难以回避的困境:缺乏理论梳理和建构而引起批评的混乱;缺乏与男性的对话、难以与创作形成互动使得批评始终沉溺于女性学者的孤芳自赏;关注西方理论资源、漠视本土资源。
本土和异域:女性主义诗学范畴的比较
作者: 顾晓玲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女性气质   话语疏离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过程中遇到了完全不同于其理论源头的接受环境,这带来了一些理论范畴的理解差异,文章通过女性主义的女性气质、女性文学、身体写作三个基本概念的语境变异,揭示了本土现实语境中当代女性写作对女性主义话语的种种误读或疏离情境。
身体写作在中国:别有一番滋味的感性呈现
作者: 姜泳   来源: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女权主义   下半身写作  
描述: 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埃莱娜·西苏、波伏娃等为代表的女权主义者提出的身体写作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以一种男女平等的信念,旨在反对包括性别歧视在内一切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在这种浪潮的影响下,我国女性文学迅速发展,充分的挖掘了女性躯体的革命性,同时也让身体写作成为一股女性文学的重要潮流。
< 1 2 3 4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