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觉醒】搜索到相关结果 279 条
-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冲突与融合: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角度解读《觉醒》
-
作者:
李建霞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主义
觉醒
浪漫主义
冲突与融合
-
描述:
凯特·肖邦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向现实主义文学转型时出现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她的代表作《觉醒》是一部文学造诣很高的小说,写作手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觉醒》除了表现出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还存在着
-
分裂中的统一:对凯特·肖邦《觉醒》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郭磊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觉醒
双性同体
埃德娜
统一
-
描述:
凯特·肖邦的长篇小说《觉醒》一书以写实手法描写了一位生活在19世纪美国女权社会的妇女对个性和自由的大胆追求。小说一出版,舆论一片哗然。传统观念的卫道士对《觉醒》横加指责,不仅把这部小说列为禁书,并把
-
《人间天堂》的女性觉醒
-
作者:
李珍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气质
觉醒
双性同体
-
描述:
菲茨杰拉德是现代美国文坛中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人间天堂》是他创作的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大多数的评论家将眼光聚焦于小说中男主人公的心里成长历程,将他的成长视为一战后迷惘一代的真实写照。此外有些评论家更加关注小说中俄狄浦斯情结的表现,通过心理分析理论得出小说主人公阿莫瑞对其母亲的不当感情。小说《人间天堂》使作者菲茨杰拉德一夜成名,名利双收,但相比作者其他作品如《伟大的盖茨比》、《夜色温柔》,这本小说并没有得到其应有的关注。菲茨杰拉德的作品深受广大评论家的青睐,其中女性主义的
-
伊迪丝·华顿与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比较
-
作者:
张瑶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女性意识比较
张爱玲
觉醒
-
描述:
以女性的本能抵抗男性社会权威的过程中,产生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并在《欢乐之家》、《纯真年代》等作品中体现出对女性自
-
析谭恩美《灶神之妻》中的人物温妮
-
作者:
刘平丽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桥梁
载体
觉醒
《灶神之妻》
-
描述:
谭恩美擅长于描写华裔社会中的种种关系,包括家庭关系,男女关系,女性关系,尤其是母女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关系的探究,她再现了美国华裔女性及其后代的生存现状。谭恩美小说中的两代华裔女性生活在东方信仰和西方的价值标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中。她们不断努力寻求自己的身份,并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在《灶神之妻》中,谭恩美以母亲黛西·谭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塑造了一个女性人物温妮。本文旨在对温妮这一人物进行剖析,通过对温妮的剖析,本文一方面分析温妮这一人物的作用:在远离故乡的美国,温妮是中国传统与文化的载体,连接过
-
对托尼·莫里森的《宠儿》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黄玲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觉醒
解放
女性的
女性主义
-
描述:
据我所知,直到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哪一个作家或评论家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作一个全面详细的分析。他们的评论或是关于反种族主义,或是关于该作品的艺术特征或写作技巧方面的探讨。现在在人们的意识的深处,人类社会仍属于父权制社会。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种族或不同地区的妇女仍需为了获得工作的权利、教育的权利以及婚姻的自主权而斗争,显然,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并需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我希望能作一个崭新的尝试——从女性主义角度来分析该小说,以求使广大的读者能关注到该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女性意识的
-
觉醒中的女性自我意识:《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女性研究
-
作者:
崔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觉醒
女性自我意识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
描述:
。事实上,我们可以说整部小说就是露西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突破、有挣扎、有喜悦、也有困惑。本文意在解读露西是如何跨越那些可见的以及不可见的障碍,最终实现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
《妇女杂志》与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徘徊
-
作者:
黄慧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杂志》
女性意识
觉醒
徘徊
-
描述:
运动的高潮与低落,也见证了近代在萌芽状态的女性意识在觉醒中徘徊的历史,其中《妇女杂志》的明显分期倾向就是表现之一.
-
清末民初女子文化生活与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蒋勇军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女性意识
文化生活
觉醒
-
描述:
封建伦理道德,还通过文化意识形态的耳濡目染的渗透,内化她们的价值取向,女性意识完全泯灭。清末民初的女子教育思潮像一声春雷,震醒了沉睡已久的女性意识,这对唤醒女性意识的觉醒,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了
-
黑天使的觉醒:艾丽丝·沃克《紫色》中的妇女主义
-
作者:
胡松波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觉醒
和谐关系
-
描述:
艾丽丝·沃克是当今美国文坛最重要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很多作品来源于她的家乡—美国南部的佐治亚州,这些作品反映了在白人和黑人男性双重压迫下黑人妇女的生活,以及她们追求平等权利和个人完整生存的斗争。“书信体”长篇小说《紫色》是艾丽丝·沃克表达她独特黑人女权主义的代表作, 1983年沃克在她的论文集《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妇女主义散文》中提出了“妇女主义者”这个词,沃克在她的论文集的前言中对“妇女主义者”下了定义,她指出妇女主义者是来源于黑人母亲民间使用的词语,用于训诫其女儿行为不要太“女里女气了”,而沃克对这
<
1
2
3
...
17
18
19
...
26
27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