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以妇女组织反战大游行
作者: 郭磊   来源: 闽西日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以妇女组织反战大游行
救赎之道:T.S.艾略特诗歌中的创伤主题研究
作者: 郭磊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救赎   创伤   T.S.艾略特   复现   规避  
描述: 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T.S.艾略特开创了一代诗风,其对当时影响之大甚至被评论者冠以“艾略特时代”的称呼。艾略特在抒写自己的同时,也抒写了一个时代。而他最为读者熟知的作品恐怕非《荒原》一诗莫属,在这首里程碑似的长诗里,诗人为众生量身刻画出一个真实而又恐怖的荒原背景。荒原上的芸芸众生如同行尸走肉,过着欲孽横流、生不如死的生活。究其根源,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发轫的时刻适逢变革当道、创伤横行,各种矛盾危机加速了现代社会的衰退与混乱。“荒原”也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其深层原因是各种创伤合力的结果。当
分裂中的统一:对凯特·肖邦《觉醒》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郭磊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觉醒   双性同体   埃德娜   统一  
描述: 凯特·肖邦的长篇小说《觉醒》一书以写实手法描写了一位生活在19世纪美国女权社会的妇女对个性和自由的大胆追求。小说一出版,舆论一片哗然。传统观念的卫道士对《觉醒》横加指责,不仅把这部小说列为禁书,并把肖邦也逐出当地的文化圈。这使正值创作高峰的肖邦骤然止笔,并在五年后默默死去。肖邦和她的作品在以后的几十年间几乎被人遗忘。直到半个世纪后,评论界对肖邦及其作品才给予重新评价。现代评论家们已注意到肖邦出色的细节描写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并认为这部曾给她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小说实为一部经典作品。 本文作者认为,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