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萧红】搜索到相关结果 163 条
-
谈谈《生死场》里挣扎着的女性群体
-
作者:
殷路辛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生育权
劳动妇女
生存权
中国现代文学
生死场
萧红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以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审视现代社会中女性的沉沦和挣扎的,应特别推出冰心、丁玲和萧红。冰心笔下的“淑女型”女性形象,“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冰心《诗的女神》)。丁玲笔下
-
身体符号/物种拟态书写:萧红文本的女体/母体寓言
-
作者:
林幸谦
来源:
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女性
书写策略
文本
怪诞现实主义
物种
中国现代文学
萧红
生死场
拟态
女性人物
-
描述:
一物种拟态策略与女体形构:隐喻化的女体寓言从女性身体书写视角而言,萧红文本中许多不同身份的女性人物,不论是未婚或已婚,女儿或母亲,妻子或寡妇,少女或孕妇等形象的身体铭刻,在整体上显示出作家都以其独特的女性叙事,结合怪诞现实主义手法刻划了中国乡土农村女性群体图像。这些女
-
宋佳:片场就是我的战场
-
作者:
耿耀
来源:
创新作文(初中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艺术表演
爱岗敬业
工作人员
女演员
电视艺术
传记
萧红
电视剧
战场
-
描述:
的女性传记电影《萧红》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被评为爱岗敬业的娱乐圈劳模,宋佳毫不谦虚,欣然接受:"我是一个演员,我的战场就是片场。"
-
女性文学研究的新突破:评韩立群《现代女性的精神历程》
-
作者:
李玉明
秦丽萍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精神历程
苏青
基本脉络
娜拉
女性文学研究
现代中国
萧红
庐隐
女性主体性
-
描述:
韩立群的《现代女性的精神历程》(下称《历程》)一书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女性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这是一个新的视角,也是一个有待深化的课题,它关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其背后更是观念更新和变革的问题,为此,作者构建了一个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坚实而严谨的结构框架,并力图梳理、辨析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而其探究的重心则是中国现代女性的发展和出路问
-
鲁迅文学院系列学术研讨会(四):“关于当下女性及女性文学”研讨纪要
-
作者:
郭艳
宋明珠
海嫫
朝颜
沙玉蓉
左小词
青鹤
来源:
青年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文学院
职业女性
女性个体
文学世界
主体性建构
身体写作
女性主义文学
女权主义者
萧红
感情生活
-
描述:
主题:成为自己依然比什么都重要——关于当下女性及女性文学时间:2016年6月19日地点:鲁迅文学院二层会议室郭艳:今天是一个关于女性和女性文学的沙龙。对于当下的中国女性来说,自身性别的主体性和作为现代个人的主体性,都前所未有地进入了一个难以清晰表达的状态。"良家"被"五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启蒙所解构
-
探析中韩女性文学对比研究
-
作者:
徐珊珊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硕士论文
近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
文学比较
中韩
现代文学
萧红
生死场
人间问题
姜敬爱
-
描述:
一、引言在中国,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但是其终点在文学界有两种看法,大陆学界倾向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港台、海外学界倾向于延续至今。而韩国文学界将文学史分为古典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以1898年甲午战争为分界,甲午战争之前为韩国古典文学,1898年甲午战争到1916年为韩国近代文学,韩国现代
-
论茅盾与女性文学
-
作者:
陆文采
来源: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作家
评论
中国女性文学
茅盾
《遥远的爱》
萧红
现代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呼兰河传》
-
描述:
在现代作家中,茅盾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塑造了“时代女性”美的群像,丰富了现代女性文学的园地,而且对女作家的创作给予极大关注,并予以精当的评论。他论冰心,论庐隐,。论丁玲,论萧红,论郁茹,体现了茅盾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休戚相关之情,也使人们看到了女性文学在艰难曲折中前进的轨迹。
-
“对话”的艺术——评张莉《姐妹镜像——21世纪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
-
作者:
景欣悦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著述
张莉
文学传统
盛可以
实证化
女性写作
当代文学研究
萧红
性别研究
迟子建
-
描述:
研究的重要收获之一,同时也为处于“困顿”期的性别研究、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可能,是当前文学研究日趋实证化、“知识论”和“制度化”1倾向中尤为珍贵的异质之音。一学术场域的传承与僭越《姐妹镜像》整本书的讨论紧紧围绕女性写作与社会现实之间关系而展开,
-
两篇演讲
-
作者:
徐坤
来源:
江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男同学
西班牙文学
伊琳娜
《生死场》
文学格局
中国现代文学史
萧红
铁凝
《呼兰河传》
-
描述:
鳄鱼与母老虎在首届"中国—西班牙文学论坛"上的演讲2010年11月3日马德里自治大学欢迎在座诸位女作家,女教授,女同学。当然,也同样欢迎诸位男作家,男教授,男同学。(笑声)很不幸,"女性文学"的议题被放在最后,现在已经严重超时,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笑声)从会议的安排上,就可以看出,女性文学在整个文学格局和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笑声)首先,我要向诸位承诺两点:第一,保证在5分钟之内阐述完我的观点,不耽误大家吃午饭。第二,借此机会,我要向前面那
-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女性创作
-
作者:
丰杰
苏敏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经验
池莉小说
文学创作领域
学术话题
地域文化
学史
萨满文化
女性创作
文学写作
萧红
-
描述:
俗语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文学创作领域,地域特征与文化属性也在深深地影响着作家的秉性与创作,而作家也理所应当地成为本土文化的表达者与代言人。正是丰富的地域文化写作,成就了文学史上“京派”和“海派”的学术话题,为当代文坛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和文学滋养。与男性创作的地域文化特征相比,女性作家以其特有的敏感细腻,沉积着更加浓厚的地缘情结。本期热点话题聚焦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女性文学写作,在地域界限和精神维度领域,分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