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萧红】搜索到相关结果 163 条
-
精神生态视域下的萧红小说女性形象
-
作者:
何冬梅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物性
男权社会
精神生态
奴性
萧红
女性形象
-
描述:
从精神生态的角度解读萧红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指出萧红小说中的女性生命呈现方式具有明显的动物性,其生命本真意义的失落折射出精神生态的扭曲与荒芜,而造成这种精神劣根性的主要原因是被男权社会的放逐.
-
丁玲与萧红比较论
-
作者:
张丽丽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意蕴
丁玲
萧红
女性形象
小说
女权意识
-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丁玲与萧红是两位女权意识非常鲜明的女性作家。在对女性的书写中,显示出不同的个性特色。两位作家在创作中不约而同地坚守着女性的写作立场,表现出极其鲜明的女权意识,真实地传达出中国妇女
-
概念整合理论对萧红文本中动植物意象建构的解释能力
-
作者:
侯颖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悯
动植物意象
整合
萧红
人物形象
悲愤
-
描述:
近几年,随着认知诗学的逐步发展,认知语言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文本的阐释,概念整合理论在文学文本的阐释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成为解释文学文本的重要认知工具[1]。萧红作品自问世以来,就备受评论界
-
现代小说家新释五题
-
作者:
吴福辉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废名
丁玲
茅盾
萧红
老舍
小说
-
描述:
本文选取茅盾、老舍、丁玲、废名、萧红五位小说家进行“经典”新释。茅盾的《幻灭》和《虹》形象饱满,结构宏大,把个人命运有机地组织到历史大事件中去,使历史材料中深藏了“人”的主题,具有饱满的历史感;老舍
-
现代化进程中忧愁致死的小城女子形象拾零:以《小城三月》、《徙》为例
-
作者:
姚康康
来源:
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雪
忧愁
汪曾祺
翠姨
萧红
《小城三月》
《徙》
-
描述:
萧红的<小城三月>和汪曾祺的<徙>分别塑造了翠姨和高雪两位女性形象,她们一个住在江南小镇,一个住在哈尔滨的乡下小城,一南一北,共同经历着人生的不如意,且都在最美好的年纪,忧愁而死.
-
萧红早期小说中的女体书写与隐喻
-
作者:
林幸谦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叙述
身体
病体铭刻
怪诞现实主义
萧红
妊娠体验
-
描述:
本文试图从萧红早年未婚怀孕的经验 ,考察萧红书写女性人物的特色。在萧红早期的写作生涯中 ,一些极为私密的女性经验 ,成为她建构文本的资源和推动力量 ,在独有的女性书写中完成中国现代文学中极为复杂
-
绝响之萧红和萧红之绝响——论中国现当代背景下的萧红及当代女性文学对农村和农村女性的疏离
-
作者:
肖南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女性
弱势群体
中国
萧红
女性文学
现当代
-
描述:
农村是中国的主要腹地,也是城市的边缘;历史上,农村女性是边缘当中最边缘的弱势群体,常常被社会所遗忘,也常常被作家们所忽视。
-
悲情女儿国——萧红笔下的女性世界
-
作者:
马春娟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死场》
写作
悲剧
萧红
《小城三月》
女性文学
《呼兰河传》
-
描述:
出生在北中国边缘黑土地上的萧红,以其独特的写作享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一个个悲剧命运的女性展现在我们面前。
-
三位女作家笔下的女性意识——对丁玲、萧红、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探讨
-
作者:
马忠莉
来源: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丁玲
萧红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三位女作家丁玲、萧红、张爱玲对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意识、超越"自我"的理想意识和风格各异的独特意识表现了她们以女性意识为核心的小说创作特点。她们
-
女性的发现与自我言说:以丁玲、萧红、张爱玲为例
-
作者:
李晓凤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张爱玲
女性的自我言说
文化
丁玲
萧红
作品
-
描述:
在中国女性的发现与自我言说史中,丁玲、萧红和张爱玲具有特殊的阶段性意义。她们在“五四”落潮后登上文坛,与第一代女性作家不同,她们是一群正视历史、解构历史的女作家。她们敢于写女性个人的苦闷、女性对于
<
1
2
3
...
12
13
14
...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