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职业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40 条
-
让女性成为社会的和谐之花——访广西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主任、女性学教授乌尼日
-
作者:
师小玲
来源:
传承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两性的
政治理论课
家庭角色
教学部
社会性别意识
女性学
乌尼
女性问题
蒙古语
-
描述:
我国每年有数十万的女大学生走出校门,她们中绝大多数都会走上职业女性的道路。而实际上,除了专业知识和粗浅的情感体验外,她们对社会所知甚少。怀着这样的忧虑,我采访了广西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主任、女性
-
纺织女工节日快乐
-
作者:
李歌
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巾帼建功
这一天
劳动妇女
“三八”节
国际妇女年
女职工工作
妇女组织
女性职工
三八节
-
描述:
"三八"节与纺织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纺织行业,女工占据很大比例,她们用一双双纤细的手撑起了波澜壮阔的纺织业。她们中有全国巾帼建功女杰,有纺织操作比赛中获奖的操作能手,更有默默奉献的女性们,她们为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男权回潮:当代美国的反女权思路
-
作者:
张宽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男权
当代美国
八十年代
女权运动
妇女解放运动
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者
妇女运动
七十年代
-
描述:
八十年代末在美国读书的时候认识的一位教授,观念非常之传统。每星期四下午,他总是风雨无阻地举起自制的标语牌,上面写着“你不可以杀人”,到学校所在小镇公立医院的门口进行两个小时示威。教授本着基督徒热爱生命的信念,反对医院为女生实施人工流产。他示威时的模样虔诚,方式平和,曾使我这个非基督徒的学生感动不已。可
-
女子拳击放异彩
-
作者:
汉水
来源:
祝您健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减压
同胞
女子拳击
工作领域
背景
妇女组织
生活压力
日本家庭
男性
-
描述:
日本家庭,通常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现在当然也有很多女同胞成了职业女性,参与到男性工作领域中。但不论哪类职业的女性,她们或多或少承受着来自家庭或社会的压力。因此不断有妇女组织出来呼吁,要为女性同胞减压。就在这种大的背景下,
-
“三八”红旗手岗位成才的调查与思考
-
作者:
李汉琳
陶薇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心理素质
党政领导
智力开发
家庭环境
妇女组织
红旗手
女大学生
岗位成才
女性成才
-
描述:
“三八”红旗手岗位成才的调查与思考李汉琳陶薇“三八”红旗手是选拔女干部的重要来源之一,上海市大多数走上领导岗位的女性,包括先后担任过市级领导的9位女性,都曾荣获过市“三八”红旗手的称号。为探索新时期职业女性岗位成才的有效途径和规律,市妇联综合部最近对...
-
呼唤女性的“半边天”
-
作者:
帕特里莎·梅
李江红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半边天
性别歧视
创造性
妇女地位
妇女运动
男子
女性气质
淑女风范
男性
-
描述: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把男子看作强者,而将女子视为弱者;总是认为妇女生就感情脆弱,作事不果断,认为女性天生不如男性聪明,缺乏创造性。表面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实则不然。研究表明:女性与男性的情绪化程度基本相同,且女性与男性有着同等的智慧和创造性。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指出:各种传统习惯总是教导女孩的言行应遵守许多既定的模式,以显示所谓"女性气质"、"淑女风范",而正是这些习俗人为地限制了女性的发展,从而使"女性天生是弱者"的偏见沿袭至今。
-
最初的日子
-
作者:
寿沅君
来源:
电视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职业女性
中国妇女
国际妇女运动
“蒙太奇”
妇女节目
国家电视台
收视率
工作经验
社教节目
-
描述:
对于我来说,每年的“三·八”节是怎么过的,可以说是毫无记忆。因为中国的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还不习惯从性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总是自豪地接受“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女同志也办得到”的说法。但是,1994
-
鲁迅文学院系列学术研讨会(四):“关于当下女性及女性文学”研讨纪要
-
作者:
郭艳
宋明珠
海嫫
朝颜
沙玉蓉
左小词
青鹤
来源:
青年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文学院
职业女性
女性个体
文学世界
主体性建构
身体写作
女性主义文学
女权主义者
萧红
感情生活
-
描述:
主题:成为自己依然比什么都重要——关于当下女性及女性文学时间:2016年6月19日地点:鲁迅文学院二层会议室郭艳:今天是一个关于女性和女性文学的沙龙。对于当下的中国女性来说,自身性别的主体性和作为现代个人的主体性,都前所未有地进入了一个难以清晰表达的状态。"良家"被"五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启蒙所解构
-
看到牛桥大学的玛丽-贝登:良家、知识、女性——兼谈当下女性的文学表达
-
作者:
郭艳
来源:
广州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职业女性
男性作家
大英博物馆
不公平待遇
女性精神
主体性建构
道德品质
文学叙事
玛丽
-
描述:
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子》中杜撰了一个牛桥大学,以此说明妇女在以男性为中心的高等学府遭遇的不公平待遇,而玛丽-贝登则代表着徘徊在牛桥大学之外不得入的女性们。与此同时,玛丽们还在大英博物馆看到由大量男性作家撰写的论述女性的作品,某些教授认为女性的智力、体力和道德均低于男性。这些政治上非常不正确的观点,其实在现代日常生活中依然流行。在中国当下的现
-
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对女性命运新的关注与探索——兼与八十年代女性文学比较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职业女性
八十年代
经济改革
女作家
女性价值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命运
女性自我价值
知识女性
-
描述:
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从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共存,兼容并包的兴旺景观。八十年代女性文学致力于寻找的各个阶段性衍进特征,均在九十年代或呈平面状,或呈辐射状,或表现为一种新的流向,全面铺开。如果十年也称一个轮回的话,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发展在精神意蕴和艺术品格上,都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八十年代的简单延续和重复,而是一种具有九十年代鲜明时代特色的超越性显示。